白岩溶洞白岩溶洞位于县城南15公里处,洞口呈喇叭形,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栩白岩溶洞栩如生。入洞后经左侧深入其间为阴河,地下阴河曲折蜿蜒,流水环佩叮咚,由于阴河幽远而不可测,过往探险游人皆叹而观止。
达州位于秦巴山系沿东北--西南方向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理阶梯之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区气候受地理因素的影响较大,区域间的气候差异也非常大,往往东北部的山区还寒冷如冬,但西南部的平原丘陵地区已经温暖如春。因此,出行达州则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地而选择出行时间,一般情况,夏初和秋末是达州气候较好的时节。
白岩洞在半山腰上,地处开江县严家、明月、白杨三乡交界处。溶洞作为一种地下世界,展现在游人面前,给人以幽静、粗犷的自然美的感受,洞中各种溶蚀形态和钟乳石堆积物,塑造出五颜六色、光怪陆离的奇妙景致,被称之为“梦幻世界”、“人间仙境”。洞中时宽时窄,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有如兽蹲状,或似体态各异的罗汉。阴河两岸有珊瑚、石英遍及,色泽斑斓,貌似水晶宫殿。至右拐前行,便到了‘龙王洞’。窟顶高达二十余米,底有深潭。洞壁有由岩浆风化形成的龙王庙,顶端一怪石下垂,形如龙头。山泉从龙嘴中喷泻而下,水声哗哗,汹涌湍澈,险似迷宫。
达州市
达州市现辖通川区、达县、宣汉、开江、大竹、渠县5个县和代管万源市,全市幅员面积16591平方公里,人口573.6万人。全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雄奇逶迤。达州人民早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白岩溶洞,即为中国革命作出过无私奉献,徐向前、李先念、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赤色土地上留下的动人事迹,至今碑于众口。新中国成立后,老区人民发扬红军精神,艰苦创业,使具有光荣历史的达州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和独特的文化风情。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达州交通便捷,商贸活跃。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的交通枢纽。国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达渝高速公路直达重庆,达陕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该路全线将在2011年底竣工,从达州到西安只用一天便可往返一次,从成都经达州到西安约需要9个小时。2009年12月23日达州至巴中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工期3年,2012年建成通车;2009年9月10日达万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工期3年,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2010年7月19日,南充至大竹至梁平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南充至渠县段建设工期3年,渠县至石桥段建设工期5年。达州到营山高速公路列入省规划,该线路长约100公里,建成后,达州至成都的高速公路里程将缩短为350公里,时间仅需3.5 小时。达州市河市机场直达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的交通枢纽。渠江航运直通重庆。共有通航河流9条,分别是渠江、巴河、州河和前河、后河、中河、铁溪河、清溪河、林岗溪,基本形成以渠江、州河、巴河这主干流的水路运输网络,流域覆盖全市四个县(市)。 达州铁路网线十分发达.现有达成,襄渝,达万铁路,在建达巴铁路。
达州火车站有开往重庆、成都、万州、贵阳、西安、北京西、汉口、郑州、福州、广州等地的列车,集客运,售票,行包,后勤等服务项目,车站始终以信誉第一,宾客至上,优质服务为经营宗旨,尽心尽责,为每一位顾客服务。达州火车站为西南第五大火车站,西南第三大编组站。
2010年9月20日,达州至成都开行“CRH和谐号”动车组,全程运行时间最短2小时39分,目前,达州至成都间每日对开5趟“和谐号”动车组。 达州,位于四川省东部,辖5县1市1区,幅员1.66万平方公里,人口680万,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
达州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为州、郡、府、县所在地。距今约4000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汉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渠县汉阙存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汉阙群。达州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当年13万巴渠儿女参加红军,2万多人英勇捐躯,孕育了王维舟、张爱萍、魏传统等50多位共和国将帅。
达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四川重点建设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达州是全国179个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和全省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城市之一,达州火车站是西南第三大火车站,达州机场可直飞成都、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渠江航运直通长江,境内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达州物产丰饶,资源富集。是全国、全省的苎麻、商品粮、油料、生猪、肉牛、中药材、茶叶生产基地,享有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的美称。境内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28种,天然气资源量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6600亿立方米,是国家“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煤炭储量7.3亿吨。达州自然景色绚丽多姿,森林覆盖率达到39.9%,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10余处。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而创造出来的杰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在自然界,溶有二氧化碳的雨水,会使石灰石构成的岩层部分溶解,使碳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中国现知最长的溶洞是湖北利川县腾龙洞,长约40千米;最深的为贵州水城吴家大洞。深430米。
中国是个多溶洞的国家,尤以广西境内的溶洞著称,如桂林的七星岩、芦迪岩等。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附近的上方山云水洞,深612m,有七个“大厅”被一条窄长的“走廊”相连,洞的尽头是一个硕大的石笋,美名十八罗汉,石笋背后即是深不可及的落水洞,也有一定规模。周口店的龙骨洞,洞虽然不大,但却是我们老祖宗的栖身地。云南镇雄县的鸡鸣三省白车溶洞,宛若扣碗,上悬溶锤,极为美丽。
白车溶洞位于鸡鸣三省云南白车,老鹰洞斜对面,渭河上半公里。隔坡头大约12公里,县城100公里,下车后需步行二十分钟左右。沿白车小路向下,到名为“小梯子”处往右走,路十分艰难,需要翻越很高的石梯子。岩脚不远处即为“白车溶洞”。此洞有双重洞口,门口洞口可以清晰看到鸡鸣三省交界处的白岩溶洞景象,洞口上的岩壁上有一小缝,即为白车溶洞的二重洞口。洞里十分狭窄,非身材细小者不能如里。里面路途黑暗无光,无光源不能进入。洞里路途崎岖,处处碰壁。非爬而不能进入,有一关卡很小,为一个坎,爬上坎脚先入。蠕动一两分钟,方能到达美丽迷人的溶洞大厅。厅里温度稍比外面高,冬天也可让人出汗。洞里金碧辉煌,恍如置身于人间天堂。
云水洞洞口有赵朴初先生亲笔所题写的"云水洞"三个大字。走进洞来,便见洞内石钟乳,石笋目不暇接。云水洞洞深六百多米,自然形成六个大厅。第一大厅高五十多米,宽三十米、厅内景物有卧虎岩,黑龙潭,二龙把门,半悬山,起火洞等景致。第二大厅有南佛、盐山、枣儿栗子山、狮子望莲、石人、二龙戏珠、攀天大柱、卧佛等景致。厅内的攀天大柱最引人注目,这是一个高三十七米的石笋,比桂林的七星岩中最高的石笋还高出十米,不仅是我国石笋中的魁首,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第三厅、四厅、五厅、六厅的景致也十分赏心悦目,那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自然景色千姿百态,实为稀奇。“十八罗汉堂”,一群石罗汉前呼后拥,错落有致,形态各异、俨然是一座庄严肃穆的道场,让人不可思议。
白岩溶洞 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往往呈奇特形状,有洞穴、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此种地貌地区,往往奇峰林立。 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有这种地貌。著名的桂林山水所呈现的奇峰异洞就是这样形成的。 旧称喀斯特,源于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地名。
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既包括水动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运,又包括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弯曲的沟壑、高高的冰蚀悬谷、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滴水穿石”也是水的化学侵蚀作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