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叶

灰叶

小叶数量 7~17
别名 野蓝靛、野青树、假靛青、山青
中文名称 灰叶
高度 30~60cm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灰叶 半灌木,高30~60cm。幼枝被白色疏柔毛。茎圆柱形,近直立,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7,小叶片椭圆披针形,长2cm,宽0.5cm,先端钝或略凹,有小锐尖,背面有白色平伏短柔毛,侧脉多而密;托叶线状,锥尖。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序轴、花萼及旗瓣外面均有白色柔毛;花冠淡紫色,长约7mm。荚果扁条状,先端外弯略似镰刀状,长3~5cm,宽约4mm,疏生短柔毛。种子4~10颗,肾形,黑褐色。花期7月,果期9~10月。

豆科灰叶属植物灰叶Tephrosia purpurea (L.) Pers.,以根、茎、叶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微苦,平。有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以根部毒性较大。人中毒主要以腹泻为主。还能毒鱼和杀虫。

分布范围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主要价值

解表,健脾燥湿,行气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慢性胃炎;外用治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

全草或根3钱。外用适量,全草煎水洗患处。

备注

全草有毒,以根部为最毒,含有灰叶素(tephrosin)和鱼藤素(deguelin)。中毒症状:腹泻。按一般中毒急救原则处理。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