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生

张太生

中文名 张太生
逝世日期 1981年5月20日
出生地 江西省吉安县官田乡西山村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参加红军

1913年5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读了一年私塾。1929年在家乡参加了少先队,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1932年2月,由少先队组织介绍参加红军,在第三军团教导营当战士。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先后担任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团部侦察员、班长、排长。

抗日战争

1938年8月,张太生奉命来到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筹建抗日武装。在彭雪枫的领导下,张太生任新四军抗日游击支队第一中队长。

1939年初,部队整编,张太生任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一团团长,取得了数次抗日战斗的胜利,并开展了历时近一年的剿土匪战斗,建立和巩固了抗日政权和抗日武装,扩大了根据地。

1940年6月,张太生任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旅副旅长兼十三团团长、政治委员。8月,取得反“扫荡”战斗重大胜利。

1941年2月,八路军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张太生任下一旅副旅长兼三十一团团长。2月上旬,在彭雪枫统一指挥下,四师各部和豫皖苏边区人民在日、伪、顽敌夹击中顽强奋战,历时三个多月的残酷斗争,张太生率部进行了几十次激烈的战斗,消灭了大量敌人,狠狠打击了顽军的反共气焰,粉碎了日伪顽的围攻。

1942年6月,张太生调任宿东游击支队支队长。12月底,任宿东地委书记,同时任游击支队队长兼政委。粉碎了日军对宿东的夏季“扫荡”,打跑土顽刘元政部,铲除了土匪许大岔部。取得了一系列反日伪战斗的胜利。1943年11月,淮北第四军分区成立,张太生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后改任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

1945年6~7月,成功指挥了睢宁战役,此役,俘伪县长夏硕武以下2000余人,解放国土1200余平方公里。为此,新四军军部、四师师部和淮北军区通令嘉奖,延安《新华日报》作了专门报道。8月,淮北三分区改编为第四师十二旅,张太生任政委。

解放战争

1946年5月,张太生任华中八地委书记兼十二旅旅长,华中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11月8日,以冀鲁豫六分区和华中八分区为基础,成立新的豫皖苏军区,张国华任司令员,张太生任军区独立旅政委。1947年,奉命到汝南、上蔡、新蔡、息县一带开辟豫皖苏第七军分区,张太生任七地委书记,七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8月,张太生调任开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

1950年2月,调湖南任二十一兵团五十三军政治部主任,五十三军是参加湖南和平起义的原国民党将领陈明仁率领的部队,张太生在该部队官兵中做了大量的思想改造工作。

1951年,他主动要求到中南军区高级干部文化速成班学习。

1954年5月,学习结束后,张太生到桂林市任中南军区第三文化速成中学校长兼政委。

1956年7月,调任第一公安军干部学校政委,后任第二人民警察干部学校政委。

1965年6月,张太生因病离职在吉安干休所休养。

1981年5月20日,张太生因病在吉安逝世。

人物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