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枯叶蛾

杨枯叶蛾

拉丁学名 GastropachapopulifoliaEsper
节肢动物门
杨枯叶蛾
中文学名 杨枯叶蛾
枯叶蛾科
目录导航

地理分布

朝鲜、日本、前苏联、欧洲;东北、

  杨枯叶蛾 薛进泽供照

华北、华东、

  侧面看酷似枯叶

西北、江西、江南、河南、河北、北京、广东、广西、新疆、西南、南昌、张掖(肃南)、临夏(康乐)、庆阳(庆城、正宁、宁县、合水)、陇南(徽县)等均有分布

杨枯叶蛾杨枯叶蛾

昆虫形态

成虫;为中型蛾子。雄虫翅展40~60毫米;雌虫翅展57~

77毫米;体翅黄褐色,前翅顶角特长,外缘呈弧形波状纹,后缘极短,从翅基出发有5条黑色断续的波状纹,中室呈黑褐色斑纹;

后翅有3条明显的黑色斑纹,前缘橙黄色,后缘浅黄色。前翅散布有少数黑色鳞毛。以上基色和斑纹常有变化,或明显或模糊状,静止时从侧面看形似枯叶,故名为枯叶蛾.

幼虫:体扁平,青灰色,密被纤细长毛,

白天常常紧贴在树皮上不易发现。

蛹红褐色,茧灰白色

杨枯叶蛾图册杨枯叶蛾图册(23) 杨枯叶蛾图册杨枯叶蛾图册(7)

生活习性

杨枯叶蛾图册杨枯叶蛾图册(23) 杨枯叶蛾图册杨枯叶蛾图册(7)

防治方法

幼虫主要寄生杨、柳、栎、苹果、梨、杏、桃、 李、樱花、梅花等。

1~2龄幼虫群集取食,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3龄以后分散危害,老熟幼虫吐丝线叶或在枝干上结薄茧越冬。

一年发生3~4代,以幼龄幼虫在树枝、枯叶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取食叶片危害,4月中旬至5月中旬结茧化蛹。

各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孵化危害。

  杨枯叶蛾 薛进泽供照

各代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7月上旬至8月上旬,9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羽化。

卵多产在叶面上,11月幼虫开始越冬。

此幼虫为园林危害较严重,猖獗时,短期内能将整个林木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1]

杨枯叶蛾杨枯叶蛾

词条图册

人工摘除卵块,于幼虫发生期,掌握在幼 虫3龄以前尚未分散时,喷90%敌百虫晶体或5 0%敌敌畏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杀灭幼虫。

虫卵虫卵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