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黑点蠹蛾成虫图雌成蛾体长18至30毫米,翅展33至46毫米,体被灰白色鳞片。触角丝状。胸背具近圆形黑斑点6个。前翅上有10个椭圆形黑斑点。后翅前半部也有黑斑,较小。腹部赤褐色,每节均生宽的黑横带,腹部各节有3块黑斑。雄蛾体长18至23毫米。末龄幼虫:体长35至65毫米,头部黑色,体黄褐至黑褐色,胸部浅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1横脊状几丁质突起,边缘有具齿状黑色刺突。[1]
六星黑点蠹蛾幼虫图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蛀道内越冬。翌年5月出现成虫,有趋光性,日伏夜出,卵产在伤口、粗皮裂缝处,卵期约20天。幼虫较活跃,有转移为害习性,先绕枝条环食,然后进入木质部蛀成孔道。由于地区不同及11月份的气温变化,该虫发育有异,则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蛀道内越冬。咖啡木蠹蛾生活习性与六星黑点蠹蛾相似,5-6月出现成虫。初孵幼虫先食嫩芽和叶柄,以后转蛀1~2年生枝条。资料报道,咖啡木蠹蛾在华南地区1年发生2代,翌年2~3月成虫羽化,8~9月为第二代成虫羽化期。
六星黑点蠹蛾蛹图(1)人工防治。人工捕捉成虫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剪除虫枝、枯枝。[2]
(2)消灭虫源。及时修剪严重受害虫枝,并烧毁虫源木。
(3)生物防治。如招引啄木鸟等;释放天敌。
(4)药剂防治。成虫期喷施40%菊马合剂2000倍液,兼杀卵和初孵幼虫;或用20%灭蛀磷乳剂50-100倍液防治。幼虫为害期采用新型高压注射器,向树干内注射10倍内吸性杀虫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