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新

吴元新

中文名 吴元新
毕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
职务 中国民协第十届副主席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儿时的记忆总是鲜活的。那时,南通百姓铺的、盖的、穿的、用的,小至孩子的围兜,大至结婚整套的铺盖,都是蓝印花布的。临睡前,小元新看着那被面上有趣的图案,听父亲讲蓝印花布的传说故事。讲到高兴处,父亲就把布上的纹样画下来,有时还手把手地教他两下。从那时起,小元新对蓝印花布有了朦胧的喜爱。这儿时记忆,也是最初的艺术熏陶。吴元新吴元新

中学毕业后,16岁开始学艺。南通是纺织之乡,家家纺纱,户户织布,自己种棉花自己纺纱,自己种兰草作染料,完全是一种自给自足农民染坊经济。

工作经历

1977年,在启东工艺印染厂从事蓝印花布刻版设计工作。吴元新吴元新

1979年,作为青年工艺家,刻版工作照在日本被制成明信片发行。

1982年,考入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美术设计专业学习。

198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1987年,调入南通旅游工艺品研究所任设计室主任。

1988年,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蓝印花布》系列产品获部级奖,在第22届全国旅游工艺品博览会上《蓝印花布时装》获优秀奖。

1989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学习。

199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大专《专业证书》班学习。

1991年,设计的民间工艺品《仿古彩陶》、《蓝印敦煌飞天》分别获江苏省第三届轻工美术设计一等奖和二等奖。

1994年,南通旅游工艺品研究所蓝印花布分厂,任厂长。

1997年,创办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任馆长。

1998年,应台湾文化中心邀请,赴台参加“亚太地区工艺家交流展”。收藏蓝印花布的古旧精品在日本日中友好会馆展出。

1999年,在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工艺品博览会上,设计的《纺织图》壁挂系列荣获金奖。12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蓝印花布收藏设计作品个展“中国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展”。

2000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第六届艺术节,并作为工艺美术专家代表在南京文化中心献艺。

2001年2月,应美国亚利桑那州中国文化中心的邀请,吴元新蓝印花布作品展赴美展出。

2002年,参加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年年有余”系列饰品荣获金奖。同年五月在中国民俗艺术节活动中,“蓝艺”系列作品再获金奖。

2004年6月,创办“苏州江南蓝印花布艺术馆”,参加北京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创作的“蓝印花布工艺品系列”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度荣获了中国优秀文艺奖项一等奖。

2005年2月,荣获江苏卫视“我爱我家”江苏民间艺术家最具人气奖。

2007年,吴元新全家参加了在北京世纪坛由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并且荣幸地为温家宝总理演示了制作蓝印花布及绞缬的工艺流程。总理鼓励他们要传承好蓝印花布这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6月15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连任中国民协第九届副主席。

2017年,吴元新蓝印花布工作室被认定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

2020年9日25日,拟任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

2021年7月,任中国民协第十届副主席。[1][1]

主要作品

工艺作品

喜鹊登梅、“蓝印花布工艺品系列”、“年年有余”饰品、“凤戏牡丹”台布、“喜相逢“桌旗系列等。蓝印花布的印染工艺蓝印花布的印染工艺

出版图书

《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发行,是吴元新先生集数十年收集、研究和开发制作蓝印花布的经验精心编著而成的一部总结性著作。

荣誉记录

时间 荣誉
2012年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
2011年 作品《夹缬系列》荣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蓝染作品《喜鹊登梅》获得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 《真丝夹缬》荣获江苏省民间工艺“迎春花”荣誉奖

作品《夹缬真丝系列》荣获第五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08年 作品《百子状元图》荣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银奖
2007年 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2006年 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个人成就奖
作品《狮子滚绣球蓝印花布台布》荣获“第三届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作品《桌旗、靠垫系列》荣获第八届“山花奖”
2005年 设计的“蓝印花布工艺系列”荣获金奖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
“蓝印花布四件套”荣获第二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成就奖
2004年 “蓝印花布工艺品系列”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 “山花奖”金奖

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全国优秀文艺奖项一等奖

主要成就

时间 荣誉
2012年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
2011年 作品《夹缬系列》荣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蓝染作品《喜鹊登梅》获得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 《真丝夹缬》荣获江苏省民间工艺“迎春花”荣誉奖

作品《夹缬真丝系列》荣获第五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08年 作品《百子状元图》荣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银奖
2007年 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2006年 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个人成就奖
作品《狮子滚绣球蓝印花布台布》荣获“第三届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作品《桌旗、靠垫系列》荣获第八届“山花奖”
2005年 设计的“蓝印花布工艺系列”荣获金奖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
“蓝印花布四件套”荣获第二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成就奖
2004年 “蓝印花布工艺品系列”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 “山花奖”金奖

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全国优秀文艺奖项一等奖

社会任职

2002年初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在南通考察时勉励吴元新把蓝印花布私营博物馆办成最具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亮点。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2001至2003年两次考察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并高度赞扬该馆在抢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的成绩。吴元新吴元新

2004年6月,吴元新创办的苏州江南蓝印花布艺术馆开馆。在世界遗产大会上,江苏省及苏州市领导陪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参观了蓝印花布馆,并观看纺纱、织布等工艺流程演示,受到了与会官员一致好评。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吴元新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为本次评选中江苏省唯一获奖的民间艺术家。

2005年至200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联邀请在民间工艺上有杰出贡献的民间艺术家,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春节联欢会。吴元新作为民间艺术家之一,连续两年在联欢晚会上为全国电视观众演示传统民间印染工艺,讲解蓝印花布艺术,受到全国文学艺术界领导的称赞。

2006年初,应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邀请,吴元新在该院创办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分馆,其目的是在大学中传播民族民间艺术为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努力。同年12月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

2006年6月,由吴元新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部的专家李绵璐、朱培初这样评价的:南通蓝印花布有今天的成果,这是吴元新带领印染技艺一班人30年来坚持不懈的收藏、研究、传承、创新的努力结果。

2006年11月,“吴元新蓝印花布收藏设计艺术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院历任院长出席开幕式,吴元新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传承人,被邀请走进清华讲堂讲授蓝印花布图案艺术,传授蓝印花布传统技艺,展览结束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王进展为展览所取得的成效,写信向吴元新表示感谢,并祝贺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吴元新代表作品“年年有余”饰品、“凤戏牡丹”台布、“喜相逢“桌旗系列应邀参加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其代表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吴元新蓝印花布艺术馆,在民间艺术遗产的抢救、传承中,已走在全国前列,受到国家领导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已成为全国社会文艺事业的“光彩之星”。南通蓝印花布南通蓝印花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