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安徽大学经济系建立。[3]
1951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安徽大学经济系调整到复旦大学。[4]
1978年,安徽大学经济学专业设立。[5]
1979年,安徽大学经济系复建。[6]
1988年,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建立,下设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两个系。[3][7]
1989年,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设置企业管理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
1990年,学院获批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点。[9]
2006年,学院获批政治经济学博士授予点、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0]
2011年,学院成立统计系。[11]
2014年,获批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同年2月,学院成立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9][12][13]
2015年,建立安徽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9]
据2020年3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5个教学系,开设6个本科专业。[3]
教学系 | 专业 |
---|---|
经济学系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学系 | 金融学 |
财政学系 | 财政学、税收学 |
统计学系 | 经济统计学[3] |
教学系 | 专业 |
---|---|
经济学系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学系 | 金融学 |
财政学系 | 财政学、税收学 |
统计学系 | 经济统计学[3] |
据2020年3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4个。[3]
省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金融学[3]
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9]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3][14]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税务[3]
滕茂桐像据2020年3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21人,其中专任教师103人中,教授22人,副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21名;具有博士学位5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讲席教授3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3]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徐亚平[15]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徐亚平[15]
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徐亚平、李光龙、江永红[15][16][17]
省级教学名师:蒋长流[18]
省级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三良、金泽虎、郑小玲、郑兰祥、戴玲[19][20][21][22][23]
注:名单不全
据2020年3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育部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1个;校级创新团队5个,教学平台5个。[3]
2019年,学院有1个专业入选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24]
教育部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3]
据2020年3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9个学术研究平台。[3]
科研平台: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生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财政税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世界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现代金融研究中心、新微商成长研究中心、兴泰金融租赁研究中心、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3]
据2020年3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横向课题10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重目标下我国货币政策优化与预期管理研究》《金融危机后我国资产价格、通胀预期与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研究》《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民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低碳发展的转型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研究》[15][17][18][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因素评估及健康服务政策研究》《论海外投资国家风险的防范》[18][21]
省级科研项目:《安徽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思考》《安徽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策略研究》《安徽外贸发展的差异优势研究》《安徽对外贸易中的循环经济战略研究》《安徽省财政科技支出动态绩效的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新时代安徽省五化发展水平及系统耦合动态评价》[21][26][27][28]
注:项目名单不全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29]
学生活动(8)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学生组织设有青年成长中心、团学新闻中心(易班学生工作站)、体育中心等三个部门。每年开展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秋季运动会、“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新生杯”篮球赛、短剧小品大赛、礼仪模特大赛等学生活动。[30][31][32][33][34][35]
职务 | 名录 |
---|---|
党委书记 | 顾广玲 |
院长 | 李扬 |
执行院长 | 徐亚平 |
党委副书记 | 夏杰 |
副院长 | 田淑英、华德亚 |
职务 | 名录 |
---|---|
党委书记 | 顾广玲 |
院长 | 李扬 |
执行院长 | 徐亚平 |
党委副书记 | 夏杰 |
副院长 | 田淑英、华德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