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
, 湖北省文化厅组织专家学者对“呜嘟”作出鉴定,是“湖北特色的土类 古乐艺术”;1992年 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呜嘟”作为湖北的唯一代表参选。大会特别撰文评价呜嘟是“对中国民族艺术的重大贡献”;1995年,中央电视台 《 东方时空》栏目专题介绍了“呜嘟”,被喻为“来自人类 最初的声音”;2004年,“呜嘟”荣誉 武汉市政府“优秀外宣礼品奖”;2007年,“呜嘟”被列入首批湖北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鱼县志》[2]曾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簰洲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它最初只是顽童撮土而成,“呜嘟”二字就是由其发音而来。这件从荆楚文化遗存中发掘出的乡土乐器,已有2700余年历史。呜嘟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如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古呜嘟为泥土烧制,所以制作简单但是难以保存,所以历代都没有古呜嘟流传于世。现在呜嘟经楚文化研究者反复研究楚文化及呜嘟资料后制成现代呜嘟,现代呜嘟泥土烧成,鱼形中空,腹背共10个孔,口指并用可吹出圆润悠长的声音。
湖北的嘉鱼县牌洲湾位于长江中游冲积平原,江堤与河床之间有着片片长蒲芦苇与青草的野洲,是放牛的好牧场,这里泥土湿润,粘性极强,当地人形容这里土质是“下雨一团糟,天晴一把刀”。牧场与粘土,是呜嘟——叫叽儿产生的条件;不知哪个时代的放牛娃,就是呜嘟——叫叽儿的第一个制作者。
叫叽儿的制作很简单,随地抠一撮泥土,捏成一个形似如今小学生的橡皮擦状,内壁掏空,用芦苇杆子戳一个吹孔和出气孔即成一个“单音叫叽儿”。若在内壁再捏一个间隔层,成为两个共鸣腔体,戳两个吹气孔和两个出气孔,即成一个能吹两个和音的“双音叫叽儿”。
牌洲江边野洲很大,在天未亮“赶露水草”放牛或天色太晚牧归伙伴间相互看不见时,牧童们就吹起各自的叫叽儿与伙伴们打招呼相约到什么地方去放牛,时间长了,谁的叫叽儿是什么样的音,一听都知道。其中年纪稍大较有心计者,自然成了这群牧童中的小头头。他认为要到哪里去玩,玩什么或到什么地方去放牛,就用他的叫叽儿“发号施令”。牧童们聚在一起玩时,常让牛群任意吃草“抛放”,待要转移牧场或回家时,牧童又各自以叫叽儿召唤自己的牛群。
古代,男人们留长发,把头发拧成发髻盘在头顶,清代男人留辫子,有的头发少了要安假发,有的人头发多了剪掉卖发,于是那些街头买卖头发的小贩用以招徕生意的叫具,在牌洲就用叫叽儿。过去牌洲有人为谋生,将叫叽儿加以装饰,插在麦草把上卖给小孩子作玩具。叫叽儿到了成人手里,逐步演变,一些青年人会唱民歌,就想用它吹民歌调儿,叫叽儿的音域就不够用了,叫叽儿在他们手中逐渐捏成了鱼形,腔体扩大,增加了音孔,于是就有了如今牌洲许多人都会制作也会吹奏的“三音孔呜嘟”和“六音孔呜嘟”。何以名呜嘟?因扩大成鱼形腔体的叫叽儿音色起了变化,长音似“呜”,短音似“嘟”,象声而得“呜嘟”其名。三音孔呜嘟音乐如哨,音域六度,可吹奏四个音。六音孔呜嘟音色明亮,音域九度,可吹七个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