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基础

汽车运用基础

书名 汽车运用基础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114655
目录导航

编辑推荐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反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内涵建设,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倡导和组织下,按照高职高专院校汽车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要求,编写了紧密结合当前汽车后市场职业岗位对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际要求的《汽车运用基础》(叶新娜、刘景春主编)教材。 本书共分为10章,内容包括:汽车运用基础知识、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的合理使用、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汽车维修制度、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汽车公害及防治、汽车的户籍管理与保险、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及汽车的运用效率和成本等。

内容简介

由叶新娜、刘景春主编的《汽车运用基础》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实际出发,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又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内容上则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且运用了大量的图表,便于读者对于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方便教学,配套电子教案。 全书共分为10章,内容包括:汽车运用基础知识、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的合理使用、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汽车维修制度、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汽车公害及防治、汽车的户籍管理与保险、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及汽车的运用效率和成本等。 《汽车运用基础》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培训机构用书,并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汽车运用基础知识1

1.1 汽车的分类及识别代号1

1.1.1 汽车的分类1

1.1.2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及技术状况6

1.1.3 汽车和内燃机产品型号编制规则10

1.1.4 车辆识别代号(VIN)编码的识读13

1.2 新车及二手车的选购18

1.2.1 新车的选购原则及方法18

1.2.2 二手车的选购原则及方法24

小结28

思考与练习28

第2章 汽车使用性能29

2.1 概述29

2.1.1 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性29

2.1.2 技术经济性30

2.1.3 劳动保护性30

2.2汽车动力性32

2.2.1 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32

2.2.2 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33

2.2.3 汽车的行驶条件39

2.2.4 汽车动力性分析41

2.2.5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45

2.3 汽车燃油经济性48

2.3.1 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48

2.3.2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及提高措施50

2.3.3 发动机功率与传动系统参数的选择54

2.4 汽车制动性58

2.4.1 制动性评价指标58

2.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59

2.4.3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61

2.4.4 制动时制动力的分配63

2.4.5 影响制动性的因素及提高措施67

25汽车操纵稳定性68

251汽车行驶稳定性的评价68

252轮胎的侧偏特性69

253汽车转向特性70

254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73

26汽车行驶平顺性74

261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74

262提高平顺性的措施75

27汽车通过性76

271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76

272提高通过性的措施78

小结80

思考与练习80

第3章汽车的合理使用82

31汽车在一般条件下的合理使用82

311汽车运行条件82

312汽车在一般条件下的使用要求83

32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合理使用87

321汽车走合期的使用87

322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合理使用89

323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合理使用92

324汽车在高原山区条件下的合理使用94

325汽车在坏路、无路条件下的合理使用97

326汽车合理拖挂99

小结100

思考与练习100

第4章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101

41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分析101

411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特征与原因101

412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102

413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影响因素103

42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与评定106

421汽车技术状况等级的划分106

422车辆平均技术等级107

423车辆技术等级的评定107

小结114

思考与练习114

第5章汽车维修制度115

51汽车维护制度115

511汽车维护的原则116

512汽车维护的类别116

513汽车维护的周期117

514汽车维护主要内容118

52汽车维护工艺118

521日常维护技术规范118

522一级维护技术规范119

523二级维护技术规范121

53汽车修理制度127

531汽车修理制度的发展127

532汽车修理的分类128

533汽车和总成的送修129

534汽车修理方法130

54汽车修理工艺131

541进厂检验131

542外部清洗132

543汽车及总成的拆卸132

544零件清洗133

545零件检验分类134

546零件修理134

547总成装配134

548总成试验134

549汽车总装134

5410竣工检验134

5411出厂验收135

55汽车维修质量控制135

551汽车修理技术标准136

552汽车维修质量检验136

553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137

554提高维修质量措施139

555质量投诉处理规定140

小结140

思考与练习141

第6章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142

61汽车燃料及其使用142

611车用汽油及其使用142

612车用柴油及其使用150

613汽车使用中的节油措施156

614汽车燃料新能源158[1]

62汽车润滑材料及其使用162

621发动机润滑油的使用162

622车辆齿轮油的使用174

623汽车自动变速器油的使用177

624汽车润滑脂的使用179

63汽车特种液及其使用182

631汽车制动液及其使用182

632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及其使用性能185

633汽车添加剂及其使用187

64汽车轮胎的使用190

641汽车轮胎的基本知识190

642汽车轮胎的不正常损坏及预防198

643延长轮胎寿命的措施200

小结203

思考与练习204

第7章汽车公害及防治205

71汽车排放污染及控制205

711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其危害205

712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205

713汽车排放标准207

714汽车排放检测技术209

715汽车排放污染物的防治211

72汽车噪声污染及控制212

721汽车噪声及危害212

722汽车噪声的来源213

723汽车噪声的检测及防治214

73汽车电波公害220

731汽车电波概述220

732汽车电波的防治221

小结221

思考与练习221

第8章汽车的户籍管理与保险222

81汽车的户籍管理222

811车辆管理概述222

812车辆的注册登记223

813车辆的异动登记225

82汽车的年度检测和审验230

821汽车的年度检测及审验规定230

822汽车年度检测及审验的分类230

83汽车的保险232

831汽车保险的项目及范围232

832车辆投保的程序234

833保险的索赔与理赔235

834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238

小结241

思考与练习242

第9章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243

91汽车的行驶安全及影响因素243

911交通行为人与行车安全243

912车与行车安全246

913道路条件与行车安全246

914交通环境与行车安全247

92汽车的安全驾驶249

921汽车的安全设施249

922驾驶员的安全意识252

923驾驶员的驾驶技术253

924驾驶行为与习惯253

93道路交通事故与处理254

931道路交通事故概述254

932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256

933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257

934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258

小结260

思考与练习260

第10章汽车的运用效率和成本262

101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和运输工作条件262

1011汽车运输工作过程262

1012汽车运输效果和运输质量262

1013汽车运输工作条件264

102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264

1021速度利用指标264

1022时间利用指标265

1023行程利用指标266

1024载质量(客位)利用指标266

103汽车运输生产率267

1031载货汽车运输生产率267

1032载客汽车运输生产率267

1033出租汽车运输生产率268

1034使用因素对汽车运输生产率的影响269

104汽车运输成本270

1041汽车运输费用270

1042汽车运输成本270

1043使用因素对汽车运输成本的影响271

1044降低汽车运输成本的途径272

小结272

思考与练习272

参考文献273[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