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馆新馆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

建筑面积 41380平方米
中文名称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
目录导航

藏品概述

安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的文化遗存使得安徽位居全国文物大省之列,安徽省博物馆也因此得天独厚,收藏甚丰。现有各类文物、标本、文献、古籍藏品23万多件,具有

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出土文物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历年来在安徽出土的青铜器,收藏品多达4000余件,其中吴越铜器、蔡国和楚国铜器尤为突出。这批青铜器,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

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宣纸、徽墨、宣笔和歙砚,闻名遐迩,著称于世。安徽省博物馆是收藏文房四宝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古代书画是馆藏品中的重要部分,藏品上万件。其中以明清时期新安画派为代表的安徽地方书画流派的作品最为丰富,代表人物有渐江、查士标、汪之瑞、程邃等,他们的作品笔墨高秀,格调清逸。此外,汪士慎、石涛、梅清、萧云从、孙逸、包世臣、邓石如等名家的作品均有大量入藏。

所藏古代工艺品中,以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最有特色。其作品造型奇巧、镌刻精细、内容广泛、风格特异。

明代中叶兴起的徽派版画在世界版画史上独树一帜,并成为中国版画史上一个高峰,奠定了我国民族版画艺术的基础。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名画家、名刻工的大量佳作。

明、清时期徽州契约文书,也是安徽省博物馆最具特色的藏品之一,对于研究历史上徽州地区政治经济状况、土地关系、思想文化、社会变迁、民俗风情以及明清时期著名的徽商,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古生物化石标本也是馆藏品重要部分,其中中生代、新生代动物化石及古人类化石、石制品、骨制品,对于研究中国古生物演化、环境变迁和古人类及其文化的起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馆藏现代艺术品中,收藏了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油画、国画、素描、版画、雕塑等作品4000余件,为国内外所瞩目。

设计理念

新馆整体风格体现“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文化内涵。四“水归堂”即下雨时水从四面流向中庭,中庭开阔的空间营造出富有文化意味的动态景观。而“五方相连”则通过全玻璃建造的水堂序厅连通东、南、西、北四方,营造一种“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空间格局。

参观指南

地理位置

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268号(天鹅湖南500米) 安徽博物院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交通路线

乘13路到祁怀路口下,向南直行500米到安徽博物院。

乘129路到安徽合肥体育中心下,向北直行600米到安徽博物院。

乘166路到五爪塘站下,向西行100米至怀宁路再向北直行500米到安徽博物院。

免费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起停止取票、入场);星期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闭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