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震1923年,出生于山东菏泽一个贫困的家庭,两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刚满十岁,父亲又在贫病中去世。父母早亡,生活贫寒,常过着朝不饱夕不暖的生活。仅读了两年私塾,就辍学回家,和哥哥一起下田劳动。十四、五岁时,抗战爆发,蒋震随哥哥离乡背井来到四川。初到四川,他白天为人干力气活,晚上自学。不久后,他又参军,加入了抗战行列。抗战胜利后,内战又爆发。蒋震稀里糊涂地上了战场,侥幸捡了条命,流浪来到香港。 初到香港,蒋震举目无亲,又不懂广东话,只凭年青力壮,替人干苦力讨口饭吃。少年时曾参加国民革命军,曾参加南麻战役。 他后来回忆说:“苦力、矿工,能够赚钱的工作我都干过。也曾失业流落街头,尝过饿肚皮的滋味。”
1949年,只身南下香港,初抵时,曾从事码头工人、纱场杂工、矿工等苦力工作,历尽艰辛, 蒋震来港后,曾参加自由中国运动,到塞班岛受训,准备被空投到山东,但随着韩战旳结束,自由中国运动亦被终结,蒋震得以留港继续发展。蒋博士百折不挠,勤奋克俭,对人生始终充满信心。
1956年,在友人的介绍下,进入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他以诚恳认真的态度,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终能够逐步掌握机械维修的诀窍,为日后事业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1958年,蒋震博士以十分有限的资金,毅然创业,拿着二百港元资金,与友人谭雄创立“震雄机器厂”,发明了全球首部十安士螺丝直射注塑机,初期生意几起几落,但是在极度艰难的岁月中,蒋震博士仍能保持坚强的意志。当时他洞察先机,看准了塑料业的发展潜力,于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资金,锲而不舍地钻研制造塑料用品的注塑机。
1966年,发明了全球首部 10 安士螺丝直射注塑机,并获得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颁发的“最新产品荣誉奖”。从此,事业稳步发展。至今,震雄集团规模宏大,产品精良,口碑卓著,已成为企业界的翘楚。震雄集团今日的成功可以说是蒋震博士克服无数困难,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的结果。
1990年,蒋震把其集团名下的全数股份,成立“蒋氏工业慈善基金”(现改名为“蒋震工业慈善基金”),赞助多项内地及本地工业研究、培训及讲座,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典范。
1991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3],为表彰蒋震对香港工业发展贡献卓著。
2005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是香港主权移交后获此殊荣的工业家。蒋震亦曾任港事顾问。蒋震博士仅受过四年正规教育,但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自我不断钻研学习,在企业经营及工业发展上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当代企业家的优秀典范。先后获颁授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工程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香港公开大学荣誉工商管理学博士,并获聘为香港理工大学顾问委员会创会成员及香港大学校董会成员、中国同济大学荣誉教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名誉教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名誉教授、复旦大学校董、重庆大学名誉董事、北京大学高级荣誉顾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及山东省行政学院兼职教授等。除了获得学术界的荣誉外,蒋震博士亦获委任为多个省市和政府机构的咨询顾问及荣誉市民。由于他对促进香港制造工业现代化作出的贡献,获英国政府颁予OBE勋衔。这些是社会对蒋震博士大半生努力进取和成就的充分肯定。
2022年3月13日,蒋震逝世,享年100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