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图为著名环保人士廖晓义。
1954年出生于重庆 巫溪。 1977年毕业于 四川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 1986年毕业于 中山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 1993年在 美国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 国际政治专业做访问学者,并自费拍摄《地球的女儿》。 1995年回国,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非营利性的民间环保组织—— 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建立了面积为2800亩山地的北京地球村 环境教育培训基地。 1996—2001年中央电视台“环保时刻”专栏 独立制片人。 1998年美国 总统 克林顿访华期间,廖晓义作为 中国七位民间环保人士代表之一参加了总统的 圆桌会议。 2005年12月6日至16日,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2005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年度人物奖”20名候选人和“年度社会公益奖”5名候选人参加在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和 上海交大举行的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2005年廖晓义当选中央电视台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人物,2006年当选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之一,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聘为环境顾问。
十七年来,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作为中国文化的坚守者、环保事业的守望者,廖晓义亲手创办了中国本土化的NGO——“地球村”。在艰难的创办道路之后,她提出了影响中国的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社区”、“绿色传媒”、“绿色奥运”,鼓励人们一起来倾听“地球村”背后的故事,一起踏上绿色生活之路。
廖晓义认为节约是最大的环保,而节约就是减少没有必要的消耗。在节约型社会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曾专门提到过“26度空调节能行动”,这个影响全国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就是廖晓义等人首先发起的。
廖晓义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先行者、守望者,她以具体细微的角度,从身边小事实施环保大题,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国际政治专业做访问学者,并自费拍摄《地球的女儿》。1995年回国,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非营利性的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建立了面积为2800亩山地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培训基地。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廖晓义作为中国七位民间环保人士代表之一参加了总统的圆桌会议。
2005年12月6日至16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年度人物奖”20名候选人和“年度社会公益奖”5名候选人参加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举行的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图为著名环保人士廖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