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1960年代安哥拉独立运动期间,情况复杂化了。1963年5月, 非洲统 一组织(2002年7月9日,更名为非洲联盟)将卡宾达列为第39个待非殖民地化地区,安哥拉则为第35个。基于1975年1月签署的关于安哥拉从葡萄牙独立的阿尔沃协议(Alvor Agreement,承认安哥拉于1975年11月11日正式独立),认为“安哥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这一环境下,卡宾达是安哥拉完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众多推进其独立的组织中,卡宾达飞地解放阵线(FLEC)被排除在独立谈判之外,并在金沙萨建立卡宾达流亡政府,1975年8月1日宣布独立,但葡萄牙和其他独立组织均未予以承认。于是,安哥拉解放人民运动(MPLA,为独立签约方之一)军队在1975年11月11日经由黑角(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第二大城市,经济中心,重要海港;南临卡宾达)进入卡宾达,并将其并 入安哥拉本土。
卡宾达的面积有7283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约26万人,主要是巴 刚果人。主要城市有伯利兹(人口17,693)、布科扎乌(人口40,019)、卡宾达市(人口185,924)和 加刚果(人口20,948)。卡宾达的北边是 刚果共和国,东边及南边是 刚果民主共和国,西边是 大西洋。首府卡宾达港。 东北部为马扬巴山地,其余大部是平原,海岸线长90公里。南纬5°线横穿境内。属 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茂密,盛产木材。19世纪80年代被葡萄牙殖民者侵占,后划入葡属安哥拉。独立后,仍归属安哥拉。居民多从事农、 林业,主要作物有 可可、 咖啡、 油棕、 橡胶以及 热带水果等。还有捕 鱼业。除有 金矿和 磷灰石矿外,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了近海 石油,藏量丰富,以马隆戈油田和塔库拉油田最大,现由卡宾达海湾石油公司( 美国海湾石油公司和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合资经营)开采,原油产量约占全国70%。卡宾达港为人工港,后改建、扩建为石油专用港,有专用油码头和全套管道系统和附属设备,年吞吐能力达 500多万吨。主要输出原油和 木材。有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工业。
卡宾达以前又称葡属刚果,是在1885年的柏林会议将刚果王国分成法属刚果(现在的刚果共和国)及比属刚果(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时分给葡萄牙的一小块土地。在 柏林会议的前夕,卡宾达当地人与 葡萄牙签署了条约,同意将卡宾达置于葡萄牙的保护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