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克切塔夫,哈萨克语意为“微带绿色的山”。哈萨克斯坦北部城市,科克切塔夫州首府。在科克切塔夫高地的北缘,科巴湖沿岸,哈萨克纵贯铁路和中西伯利亚铁路的交会处,公路四通八达,铁路纵横,有飞机场2个。人口12万(1985)。1824年建为哥萨克镇。1862年建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行大规模垦荒,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建有仪表、输氧设备、汽车修配、乳品、鱼品加工等厂及肉类加工联合企业等。设有师范学院和方志博物馆。
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为地处中亚的内陆国,西濒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多为平原和低地。属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19℃至-4℃,7月平均气温19℃至26℃。西南部属图兰低地和里海沿岸低地。中、东部属哈萨克丘陵,东缘多山地。半荒漠、荒漠地带约占全境面积的60%。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原地区年降水量约100~300毫米,山区可达800~1,500毫米。河网稀少。主要河流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在中国阿勒泰)、锡尔河、伊犁河、楚河等。有巴尔喀什湖等湖泊。铀、铜、铅、锌、铬的储量丰富,还有煤、铁、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磷灰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