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李官庄村

后李官庄村

目录导航

简介

  后李官庄明、清时期属 青州府 临淄县端智乡。1930年废社改区后,先后属临淄县二区、 牛山。 新中国成立后属临淄县龙池区 龙池乡。1956年6月撤销龙池区,属五路区 孝陵乡。1957年2月属临淄县直辖孝陵乡。1958年9月属齐陵公社。1984年4月社改镇,属 临淄区 齐陵镇。2003月12月属临淄区 齐陵街道。

发展

  “后李文化遗址”位于该村西北500米处,东西约400米,南北约5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后李文化遗址”是山东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存,距今约7800~200年左右,其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堪称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源头。20世纪6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系、山东省考古队的考古专家在该村发现了“后李文化遗址”,试掘后又获得了一些别具特色的陶片。

  为配合济青高速公路的建设,山东省文化厅济青高速公路工程文物工作队于1988年10月至1990年6月对遗址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共开探方179个,发掘面积约6500平方米,清理小型墓葬189座,大中型春秋墓各1座,大型春秋车马坑1座,另有灰沟、水井、陶窑、房基计40多处。大型春秋车马坑分为“一号坑”和“二号坑”,“一号坑”中拥有10部战车和32匹马的庞大车队。“二号坑”中拥有3部战车和6匹马。临淄区政府投资800万元,于1994年9月9日建成“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这是中国首家最完整、最系统、以古车马遗址发掘现场为依托、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古车博物馆。

  “后李文化遗址”的突出特点是文化层次多而丰富,文化堆积厚达2至5米,由上到下共分12层,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物到清代的器皿,跨越8000多年。是淄博地区唯一以本市地点命名的古文化,将山东文化的发源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同时,整个海岱地区史前文化谱系脉络也从此清晰显现出来。即: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1992年6月,遗址被山东省政府定为“后李遗址”。2006年6月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后李文化遗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