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庄村村委会驻地雅庄。1992年有256户,768人,其中男377人、女391人。以从事农业为主,其余为 工、林、畜牧、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业及机关学校职工等,外出50余人(侨居海外3人)。
雅庄村民大部分姓张,据宗谱载,始祖鼎新公,住澄潭,祖籍洪都(今江西南昌)。元大德年间中进士,来新昌任县尉,于大德九年(1305)病逝于任所;墓葬于西区龟岩山,生三子。幼子伯庭随父在新昌,定居澄潭原南宋丞相王?旧宅,生五子,其四子智之孙斯德生四子,次子钢居澄潭,下分七房,三房?分居穿岩。?生于明永乐六年(1408),出继濑石徐姓舅氏,长大复姓张,明永乐、成化年间,张、徐、王三姓结邻睦居,号其地为仁义里,生五子,后裔有十五孙,四十曾孙,世代繁衍,遂成雅庄大族。现花坟前有王姓,徐氏已全迁蔡家。
雅庄村雅庄村东的穿岩山为全国罕见的丹霞地貌。宋时王火龠来往穿岩,见其地山川秀丽,赋诗赞美,为十九峰立名。明清以来文人墨客陆续题咏甚多。其间峰峦挺秀,洞穴深广,谷壑幽邃;岩奇石怪,泉清瀑逸,步移景异。村后山之香炉、缆船、马鞍、新妇、棋盘、卓剑、望海诸峰,霞壁千寻,岚光插天;穿岩洞高悬玉宇琼楼;百郎洞深藏广寒月殿;摆旗峰迎风招展;狮子峰雄伟壮丽;各具神韵。峰巅有大小台地,大者数百亩,构成高空田园。峻岭盘旋于峭壁间,剑门天梯;峰与峰间,鸟道相连,悬崖云栈;江流绕行山麓,辉映山光。河谷平野,阡陌纵横,沟渠错综,竹柳桃李掩映,小桥流水人家,情趣盎然。1978年起,省市县镇各级领导和专家多次到村考察,赞为不是阳朔,胜如阳朔。1991年评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成立旅游管理处,全村居民积极参加旅游开发建设工作。
雅庄村有耕地517亩,其中水田426亩;人均0.92亩;粮食复种面积1155亩,亩产700公斤以上,人均产粮 400公斤以上,以种植稻、麦、玉米、黄豆、番薯、马铃薯为主,耕作制度多样化,合理搭配轮作。缓坡旱地栽桑种瓜菜。栽桑养蚕为传统副业,过去优选蚕种,畅销杭嘉湖,现推广改良种,年产茧15000余公斤。沙地西瓜,名闻遐迩;家制冬菜,销路甚旺。余有甘蔗、荸荠、茭笋、花生等,山地多为茶园,间种菸叶、杂粮,穿岩茶可与天台山云雾茶媲美;穿岩烟色质全县最优。果木有柑桔、桃、李、葡萄、板栗等,油料有油茶、乌桕、油桐等,效益较好。户户搞养殖业,年养生猪500余头,家禽千余只,年产兔毛700公斤以上,牛羊与绿化有矛盾,控制发展。溪潭原生鱼类较多,适时捕捞;库塘水渠养鱼,年产1吨以上。
村办水电站已并入华东电网,实现初级电气化;村区无工业污染,按规划保持良好环境。近年兴办基本建设有穿坂大水渠、石拱桥、护岸江堤、跨溪海底坝(通车)、车道、古式木板桥等总长约3500余米,村前大水池约千余平方米,村民造新房2200余平方米。村区商店2家,供应日用百货。距镇近,大多上市赶集,购销商品。村校创办于1928年。现有学生百余。曾多次举办县区观摩教学。每逢假日,常组织学生作穿岩义务小导游,游客交口赞誉。村合作医疗所2家,一般病不出村。建有自来水站,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老人之家十分兴旺,备有娱乐用具、报刊,供应茶水,老人们踊跃参加活动。
朱阳九峰雅庄村坐落在省级风景名胜区穿岩景区中心,背倚十九峰,面对镜岭江,村南是平展的河谷盆 地,呈五山一水四分田格局。风景秀丽,田园佳美。春夏盛行东南风,秋冬盛行西北风。植被以松、杉、壳斗、樟、金缕梅等科为主,林下有六月雪、杜鹃、蕨类、南天竹等,坡地为成片茶园、桑园及果木林,河岸植枫杨、河柳、竹类,峭壁裸岩盛长石斛、卷柏等药材及猕猴桃、山楂等野果,春来繁花似锦,秋至满山红叶,景色绚丽。有江南小桂林之誉。
雅庄古名濑石,后名雅张,俗称下张。境内出土文物与古迹证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如方格纹印纹陶器碎片及原始青瓷碗、钵碎片等,屡有发现,表明春秋战国时已有先民居住。村后山出土五铢钱一罐,鉴定为汉代遗物;建水电站时挖出晋代盘口壶;砖瓦厂取土挖出古墓,其形制与古钱铭文,确系唐代墓葬;另有大铜镜、漆器、盘龙罂、龟砚等,显示唐代工艺水平。又出土宋元、八卦铭文镜,为中国国内发现的十八面同类镜中第四面。此外清理出北宋时的并连砖室墓,推测另有古墓群。早年在老穿岩台地上出土古兵器箭镞等,传为宋时响应方腊义军在穿岩占山立寨或明末高太监据守穿岩驻军遗物。南宋丞相?之太祖王徽所生二子,均系伯母徐氏抱至穿岩徐千口(今雅庄上龟山脚四泉塘上首)娘家养育成人,念徐氏为祖上抚孤之恩,在雅庄村建有思忠之所--俗称两脚台门,其遗址可见当年恢宏规模。并在狮子峰背建有高川庵。庵旁有明司礼监秉笔太监高起潜墓(高起潜曾受命提督江北各藩镇兵马并沿江一带水师),墓前有石牌坊,叙其官衔,年款为弘光乙酉年捌月,旁有神道碑及古柏。石栏杆头镌有立体透雕狮子,显示了明代石雕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