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劲

沈劲

字号 世坚
本名 沈劲
目录导航

生平

  其父沈充因随王敦造反,兵败后被属下吴儒所杀。乡人钱举将沈劲藏匿而免死。沈劲长大后为父报仇,杀死吴儒。吴兴太守王胡之很看重他,举荐沈劲补为冠军长史。不久慕容恪侵逼洛阳,沈劲奉命前往洛阳守城。兴宁三年(365年),沈劲被慕容恪所俘虏,慕容恪见其神气自若,打算重用他。中军将慕容虔忌说:“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今若赦之,必为后患”,沈劲遂被杀害。

  

其父沈充

  沈充(?-324年),字士居,晋代武康人。

  少习兵书,深得王敦器重,荐为参军,任宣城内史。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上表讨伐刘隗,沈充招募响应,任大都督,统率东吴军事。又荐同郡钱凤,王敦以为铠曹参军,二人支持王敦反叛。孝元帝太兴年间,沈充曾铸钱,史称“沈充五铢”。

  后来王敦造反,太宁二年(324年)以兄王含为元帅,合沈充、钱凤等率兵五万进攻建康,晋廷当时以五千户侯悬赏斩钱凤,以三千户侯悬赏斩沈充。王敦病死,沈充兵败回到吴兴,故将吴儒把沈充诱骗到屋内夹墙,笑说:“三千户侯矣!”沈充曰:“封侯不足贪也。尔以义存我,我家必厚报汝。若以利杀我,我死,汝族灭矣。”吴儒杀沈充,并传首京师。后来沈充之子沈劲竟灭吴氏[1]。

  

沈姓起源

  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 图片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 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为 周天子的司空,因平叛有功,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 聃国。季载又称 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 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春秋时, 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出自 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