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设 分水镇,1956年改 分水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更名分水岭公社,1992年置分水岭乡,1996年由泸县划归江阳区。
全乡幅员面积69平方公里,辖 观音阁、石踏边、常乐寺、马双、黎山、石壳嘴、楼子山、回龙寺、青春、肖祠、石佛、曹河、肖嘴、沙鹅、连坡、青锋、火炬、大悲、红卫、大南20个行政村和1个街村,总人口3.52万,场镇人口0.75万。
该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也适宜豆类、油菜、茶叶、蚕桑生长。近年来,该乡大力发展种草养畜、蔬菜水果生产,建有 稻田养鱼基地、蔬菜基地、黑山羊和 肉牛养殖基地。2002年总产粮食16,468吨,蔬菜10,019吨,水果68吨,水产品343吨,牲畜出栏40,093头,家禽出栏369,000只。
该乡是著名的竹产业之乡,分水伞厂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一家纸伞厂,有400多年生产纸筒纸伞的传 统工艺。多种风格的纸伞、绸伞畅销国内外。1993年生产的一把“千斤巨伞”被誉为“中国伞王”,被国内外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分水岭乡有7,000多人长期从事竹筷生产,年产竹筷8亿双。近年来该乡还开发了竹压板和竹编工艺生产,以“泸州市 江阳区四峰山竹木专业技术协会”带动农户的竹业生产,发展势头很好。竹筷、竹编、竹压板等竹制品畅销全国各地。
该乡还有化工、建材、酿酒、制茶等企业353个,该乡的乌蒙茶、茉莉花茶、纯高粱白酒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分水岭乡属干石山区,崇山连绵,峻岭环列,沟壑深邃,形势绝险,平均海拔1400米。主要山脉有秦王头、寿礼圪垯、云盖山、大官寨、 虎头山、尖子山等;主要河流有 昌源河, 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分水岭乡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7℃,无霜期150天, 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左右,灾害性气候有干旱、 霜冻、 冰雹等。
分水岭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28268 |
男 | 14714 |
女 | 13554 |
家庭户户数 | 9035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8250 |
家庭户男 | 14701 |
家庭户女 | 13549 |
0-14岁(总) | 6011 |
0-14岁男 | 3171 |
0-14岁女 | 2840 |
15-64岁(总) | 19418 |
15-64岁男 | 10151 |
15-64岁女 | 9267 |
65岁及以上(总) | 2839 |
65岁及以上男 | 1392 |
65岁及以上女 | 1447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7503 |
近年来,分水岭乡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实现了广播、电视、电话、公路 村村通,场上水、电、气、教育、卫生设施齐全。除场镇上新修了四条高标准的街道以外,该乡还规划建设4个 中心村。
总人口 | 28268 |
男 | 14714 |
女 | 13554 |
家庭户户数 | 9035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8250 |
家庭户男 | 14701 |
家庭户女 | 13549 |
0-14岁(总) | 6011 |
0-14岁男 | 3171 |
0-14岁女 | 2840 |
15-64岁(总) | 19418 |
15-64岁男 | 10151 |
15-64岁女 | 9267 |
65岁及以上(总) | 2839 |
65岁及以上男 | 1392 |
65岁及以上女 | 1447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7503 |
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 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全乡8个行政村,村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和健身广场;村村吃上了自来水;村村通电、通公路;还有5个行政村的6个自然村移民脱贫65户,建起居民点5个,新建砖木结构的住房325间。
该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辖区内有 208国道和省道220纵贯全乡,过境19公里。208国道穿越南北,平(平遥)榆( 榆次)高速横贯南关、西郊、司庄三个行政村,是太原通往南部城市的重要门户。
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电信网络实现村村通 程控电话,拥有 固定电话105部。移动通信覆盖率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