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集

李集

中文名称 李集
目录导航

江苏省睢宁县李集镇

  李集镇总面积63平方公里,可耕地56764亩,总人口5.33万人,是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商贸重镇。李集镇历史悠久,有6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道光年间这里就有水码头,各地大商巨贾纷至沓来,建会馆、开商行,市井繁华为当时县城所不及,颇具影响的有“山西洪洞会馆”、“安徽徽州会馆”、“福建福州会馆”和“湖南洞庭会馆”等四大会馆,享有“小南京”美誉。目前李集镇城镇化进程较快,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人,镇区街道五横三纵呈网状格局,镇区内电话、宽带网、有线电视、自来水全部普及。

  李集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地处睢宁县城西南25公里,与安徽省泗县、灵璧县接壤,东接104国道,北倚宁宿徐高速公路,官灵省道穿境而过,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40公里,距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80公里,东离亚欧大陆桥头堡连云港120公里。

  李集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年产值300万元以上企业35家,超500万元以上2家。其中有年产值5000万元的徐州重型机械厂结构件分厂、永华木业公司、1000万元的鑫德木业、和平工业布厂, 2004年全镇工业产值达到6.6亿。镇内有外地客商投资企业10个,其中有投资近5000万元的永华木业公司、3000万元中恺特种钢有限公司,2800万元的比思特棉业。

  李集镇能源供给条件较好,县内有热电厂一座,电力资源充沛,镇内有35千伏安自动配电设施,架有工业专用线路,2000伏安以下用电所有线路都可驳接,执行峰谷电价政策(0.199元—0.78元/W)。全年用电达到500万度的,电价更优惠。煤炭供应充足,距煤城徐州近,煤炭价格低(白煤650元/吨,烟煤500元/吨)。

  李集镇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1100毫米,水资源丰富,长江水、骆马湖水可进入镇内潼河,李南河、李北河、老濉河、张刘大沟、轴山大沟、柳圩大沟等沟河配套相通,为工业用水提供充分保障。同时本辖区有6座深水井,能满足居民生活用水。

  李集镇有劳力半劳力3.6万人,每年有初、高中毕业生3000人,镇内有技术培训学校8所,技校在校生4650人。本地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月工资为600元左右,每天工作12小时月工资800元左右。

  李集镇土地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镇工业园规划用地3000亩,园内实现三通一平。在县高科技开发园区拥有工业用地500亩,适用各种项目投资。在镇工业园区内投资各种项目土地可租可征,租用土地年租金500元/亩左右,征用土地价格40000元/亩左右。在县工业集中区投资项目土地采取征用方式,征地价格48000元/亩左右。

  李集镇投资政策优惠,凡到李集投资的外地客商,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各类企业均可享受县委35、36号文件的所有优惠政策,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元以上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享受特殊优惠政策。

  秦以前,李集周围方圆百里尽为湖泽,秦时因开挖“潼河”泄洪,始称“潼泽”,西汉时改为“潼滤”,安史之乱时,山西曲沃人迁陡至此,且王姓人众,于唐乾元三年更名为“王集”,元初经商潘姓势力渐盛,改称“潘王集”。明嘉靖年间,山西洪洞县李氏三兄弟携巨资至此经商发家成旺族,遂改为“大李集”并延用至今。民国17年(1928年)改称三山市。商业活动盛极一时,扬名南北,素有“小上海”、“小南京”之誉。民国33年前后,泗灵睢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置李集区、李集市。1949年仍为李集区,1957年撤区并乡为李集乡。1958年改为李集人民公社,1983年复称李集乡,1987年改为李集镇。

  商业发达是李集镇特征,历史上有山西、洞庭、福州、徽州四大会馆。当地粮油土产经商人运销上海、南京、镇江、扬州,商人又运回外地杂货,在李集集散销售。建国后,商业更有发展。目前镇区有大型专业超市4个,全封或半封专业市场6个,个体工商户2000多户,集市日流量10万人次以上。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影响辐射方圆百里之外。

  李集镇商贸发达,镇区现有专业超市4个,全封或半封专业市场6个,个体工商户2000余户,集市日人流量10万人次以上,年成交额亿元以上,李集是方圆百里以内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河南省夏邑县李集镇

   李集镇地处 豫东平原,系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下辖 张老家村、 阎庄村、小 王庄村、 李楼村、 司营村、 黄堂村、 杨老家村、班楼村、道口楼村、段集村、 牌坊庄村、李集西村、前司集村、 关庙村、 刘庄村、 尹营村、 骆集村、 徐楼村、小 司庄村、洪刘庄村、王庄村、 段古同村、 孟楼村、梁庄村、 杨楼村、关楼村、李 油坊村、李 集中村、张楼村、于庄村、 曹楼村、后司集村、李集东村、涂 关庄村、 刘古同村、孟朱庄村、东 杜集村、杜集村、 王营村、杜娄村、司庄村、 郭庄村、高 双庙村、黄付集村、前 王楼村、 后王楼村、 程集村、 张集村、 张庄村49个 行政村,4.3万人。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依 陇海铁路及 310国道,西临 京九铁路和 105国道,徐商、永商、刘毫公路纵横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镇内交通、通讯、电力、文化、娱乐、服务等 基础设施齐全,柏油路及 程控电话贯穿全镇各村,移动通讯与全国并网运行,电力充足,镇区街道和文化娱乐设施已达到较高水准,初具现代化城镇规模。九二年被商丘地委、行署命名为“明星乡镇”,是国务院批准的商丘地区“农村流通体制特别改革试验乡镇”,在体制、经济、人事、税收等方面赋予了较大的优惠政策。尤其是九六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大力弘扬“团结拼搏、开拓创新、高效务实、勇创一流业绩”的李集精神,自加压力,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超常规发展,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先进乡镇”,市级“ 文明乡镇”、“科普工作先进乡镇”、“信访工作先进乡镇”等20多项 荣誉称号。2000年被确定为 商丘市 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并被推荐申报 河南省 中州名镇,综合 目标管理连年在全县名列前茅,其他各项工作均处于先进行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