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丝镶嵌

竹丝镶嵌

地区 浙江省
中文名 竹丝镶嵌
目录导航

简介

竹丝镶嵌是福建省一项重要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所谓竹丝镶嵌,就是在竹丝方格纹样上拼贴出以白桃木剔出的主题形象,通常有山水、花鸟、博古、人物,凸现浮雕效果。制成客堂屏风或挂屏,是高雅的家居陈设。清代多以名家书法做成条屏或挂屏悬于中堂,因颇具书卷气而赢得世人青睐。由于画面素色洁净,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随着收藏时间久远,篾丝篱底纹的本色还会逐渐由黄而红以致棕红呈现古董色,显得特别珍贵。

制作工序

一、制作篾丝篱底板:

1、取毛竹剖篾;

2、锯篾条,分长短两种,凿出等距离凹槽;

3、拼搭长篾,镶嵌篾纹几何底板;

4、嵌短篾,以正反两面嵌成篾丝篱底板,暗榫紧扣。

二、在底板上镶嵌白桃木:

 1、将画面各部形状用薄纸勾摹下来;

2、将勾好的外形粘贴在白桃木上;

3、按白纸勾摹的外形线条,锯出画面形象;

4、把白桃木板片按原画稿位置胶着于篾丝篱底板上;

5、在胶着的白桃木板片进行深浅层次不同的浮雕。这是精工细刻的一着,决定作品的成败。

与珠宝镶嵌

竹丝镶嵌

就是在竹丝方格纹样上拼贴出以白桃木剔出的主题形象,通常有山水、花鸟、博古、人物,凸现浮雕效果,制成客堂屏风或挂屏,是高雅的家居陈设。

珠宝镶嵌

珠宝镶嵌是德珥珠宝通过精湛的珠宝镶嵌[1]工艺,利用钻石、玉石、翡翠、贵金属等材料通过镶嵌工艺制作成戒指、吊坠、手镯、耳饰、翡翠玉配等珠宝产品的过程,通过这精湛的镶嵌工艺,让珠宝活灵活现地成为艺术品,佩戴在人们的颈间、手腕和指间。

历史遗留

现存最早的竹丝镶嵌在故宫倦勤斋,是与建筑相配套的家具陈设。古建筑中,装修最豪华的是清代。清代装修最豪华的是乾隆时期,而乾隆时期最豪华的就是故宫东北角的倦勤斋了。倦勤斋所有的门扇均为紫檀木雕刻而成;图案里填的都是竹丝,称之为竹丝镶嵌。图案中间还嵌着数百块玉石。倦勤斋内壁是紫檀木,外面贴以翻黄(翻黄又称贴黄,即取用竹子内壁黄色表层,劈片、整平、软化,在上面刻饰山水花鸟人物等)和镶嵌,1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几乎都是精美的竹编工艺,床和书架也有竹丝镶嵌和雕刻。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故宫进行全面修缮,特邀请东阳竹编工艺大师何福礼领衔作业。倦勤斋的竹丝镶嵌和翻黄,历经240多年沧桑岁月,没有霉蛀腐蚀,只是脱落而已。可见竹子和木材一样,只要处理恰当,可有数百年使用寿命。

北京颐和园宜芸馆的家具珍品中也有竹丝镶嵌。宜芸馆是慈禧侄女隆裕在园中的住处,光绪迫于慈禧太后的压力不得不接纳与隆裕这样的婚姻安排,但是帝后两人感情始终不和。宜芸馆内的家具陈设均系宝石和竹丝镶嵌拼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