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普遍担忧国内经济2006年存在诸多 不确定性的时候,中国股市却连续不断地持续攀升。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在上市公司业绩预期持续下降的情景下,而股市还要走“牛”。估值水平低是个原因,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经过2004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有望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轨道,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自主创新,开展“新农村”运动等,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一个持续、健康与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要把这个美好的预期变成现实,一个重要的杠杆就是要发挥国内证券市场的作用。现在,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不到10%,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股权分置问题解决之后,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保持证券市场繁荣,已是刻不容缓。无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营机制的转换,还是深化国内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都必须依赖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且这种依赖性越来越强,越来越迫切。在特定的环境下,短期内公司业绩的好坏不是决定股市涨跌的首要因素,如果股市向好能促进上市公司基本面得以长期改善,我门没有理由阻止股市上涨。这种在数学上证明已经存在的事物之间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在中国股市依然存在。因此,保持国内股市繁荣,不仅政府有这个愿望,而且市场有这个要求。
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是下降的,但上证指数从500多一点上涨到2001年的2240多点,历时五年,上涨4倍。2006年的情况与1996年大体相似,但存在更好的基础,第一,1996年,中国股市从试验阶段转向发展阶段,而2006年,中国股市从股权分置阶段转向全流通阶段。第二,经过自1993年起的三年经济治理整顿,1996年,中国经济从两位数的高通涨走向一位数的通涨,而2006年,通过2004年以来的“有保有压”的点刹式宏观调控,中国经济转向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的阶段。“以史为鉴,可以明智”,对中国股市,我们依然坚持2005年的判断:2005年是调整年,2006年是复苏年,2007年是成长年。从历史经验看,有人说中国股市是反经济周期的,对此姑且不予评论,但股市向好,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好处,这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