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南省澧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
撤销闸口、洞市、杨家坊、中武、车溪、涔南、澧东、大坪、九垸、宜万、官垸、道河12个乡以及小渡口、方石坪、张公庙、火连坡、码头铺、澧南、盐井7个镇,新设立火连坡、码头铺、盐井、城头山、涔南、小渡口、官垸、澧南8个镇;将原车溪乡车溪河居委会和翊武、城头山、成功、王坪、焦田堰、牌楼、詹家、大河口、花园桥、万兴、陶家、孙家、车溪、群英14个建制村,以及张公庙镇张公居委会和兔子口、黄河、通行、新联、白鹤、合群、柳荫、国富、联合、护国、建楼11个建制村成建制与原大坪乡的全部行政区域合并,设立城头山镇。
新设立的城头山镇辖玉成、车溪河、张公3个居委会,红星、大庙、群乐、大新、白塘、大杨、新生、大坪、黄堰、东岳、孟坪、中涔、翊武、城头山、成功、王坪、焦田堰、牌楼、詹家、大河口、花园桥、万兴、陶家、孙家、车溪、群英、兔子口、黄河、通行、新联、白鹤、合群、柳荫、国富、联合、护国、建楼37个建制村,总面积101.61平方千米,总人口6.95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周家坡(原大坪乡人民政府驻地)。
城头山(6) 城头山旅游景区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西北10公里的城头山村,大坪乡玉成村、太平村。包括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澧阳平原史前遗址博物馆、城头山农业大观园和城头山风情小镇四大部分。[1]
城头山这座神秘的古城,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西北10公里,在澧县城头山村境内,占地18.7公顷,是国际知名的“中国第一城”(早于距今6000年)。城头山遗址1979年被发现,1991年至2001年,连续进行了11次考古发掘,其中,1998年—2001年属于中日联合考古,后来,2011—2014年间,又进行了多次抢救性补充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近9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000余件。遗址区内有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6500年前)、保存最完好的水稻田,中国最早的大型祭坛。城头山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古文明的发展高度,与素称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古文明相比,毫不逊色,而且时间更早。城头山的考古发掘成果,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通道,写进了大、中学的历史教科书。1992年和1997年,该遗址先后两次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05年11月,《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小型张在全国公开发行。同年,被国家列入“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
古城遗址内建成城墙遗迹剖面和稻田祭坛遗迹两个展示馆,及居住遗迹、制陶遗迹和墓葬遗迹三个复原展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