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荡镇

沈荡镇

所属地区 海盐县
方言 海盐话
中文名称 沈荡镇
国家 中国
电话区号 0573
面积 61.87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简介

 

沈荡镇沈荡镇(5)江南古镇——沈荡镇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浙江省海盐县境内,紧挨国际大都市上海,省级风景区“南北湖”、天下奇观“海宁潮”近在咫尺。建镇史溯及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现为海盐县西北部经济重镇、政治文化中心。

  沈荡镇人文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百姓富庶安康,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沈荡镇经济发展迅猛。工业经济日新月异,工业体系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建材、造纸、汽配三大支柱产业为基础,以轻纺、小家电、化工、饲料为辅助的生产格局,全镇拥有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26家。农村经济蒸蒸日上,是海盐县重点商品粮、苗猪、花木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异峰突起,“黄泥坡”西瓜、蜜梨、桃子香誉市场。

  近几年来,沈荡镇牢固树立“工业强镇”,紧紧抓住“加快园区开发,加大技改投入,加强招商引资”三大主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沉着面对宏观调控政策,突破要素制约,使整个工业经济运行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经济增幅列全县各镇之首,各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9亿元,同比增长26.7%;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8.59亿元,同比增长25.9%;农民人均收入实现6400元,同比增长15.8%。沈荡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邻盐嘉塘与齐家乡隔岸相望,南靠于城镇,西依百步镇、横港乡,北与嘉兴市郊区余新镇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沈荡镇,距县城13公里。依靠发达的水上交通,成为县内第二大镇。陆路交通也较发达,进出方便。2010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3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230万元,增长14.7%;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74元,增长9.3%。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有63家,其中超亿元企业8家。

行政区划

 

全镇总面积61.87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其中镇区面积3.02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民委。

历史沿革

 

沈荡历史悠久,秦王政海盐建县始就有记载。古为沼泽地,多水荡,沈荡即沉塘,因此得名。唐时属永泰乡(后名永宁乡),明初属永宁乡五都,清末属沈荡区。民国21年(1932)始为建制镇。1950年,镇又分为沈荡镇、镇南乡、镇北乡。1956年3月,为沈荡镇、沈荡乡。1958年,镇乡合并为沈荡乡,同年10月为沈荡公社。1959年8月,将今沈荡集镇划出建沈荡镇。1983年10月,为沈荡镇、沈荡乡。1985年8月,沈荡乡并入沈荡镇。

经济发展

 

1980年,沈荡自来水厂建成,居民开始使用自来水。1986年,海盐至沈荡公路通车,环城公路路基全线竣工。1989年,沈荡至于城公路水泥路面灌浇竣工,共投资170余万元。1990年,建成镇有线电视站,1997年与海盐县有线电视台联网,共输出25套电视节目。1993年,沈荡公路大桥竣工,沈荡至齐家通车。1993~1998年,沈荡样板大街宋坡路初具规模。1994年,镇先全县对29家“小、微、亏”企业分别采取关、停、拍卖、租赁、合并等多种形式实行经营机制转换。1995年,嘉兴大洋造纸厂投入1250万元建成“1575”纸板生产线并试产成功,1996年又投入1400万元再上一条“1350”生产线。1995~1998年,海盐光泰灯泡厂累计技改投入615万元,获得利润累计694万元。1996年,沈荡小商品城投入使用,总投资200万元。1997年,蚕茧产量首次突破万担。1997~1998年,南排二期工程干河彭城港开挖,境内总长3050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