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翻毛月饼”(简称“翻毛儿”),由于外表看起来像普通的酥皮点心,所以似乎提不起太多人的兴趣,尤其是没吃过这种月饼的人们。其实这“翻毛月饼”不仅来历不简单,而且口感别有风味。这种老北京京式“月饼”据说是从清朝末年起就被老北京人乃至一些上海人另眼看待。主要原因是来源于关于“翻毛月饼”名称的一个传说。
据说这种诞生于清朝年间的月饼,刚出炉后放于桌上,然后轻轻拍打桌面,那外层白色酥皮即如雪白鹅毛一样轻轻飞起。放在嘴里尝一口,那口感不黏不硬,鲜香松软、甜而不腻。翻毛月饼乍看像普通酥皮点心,但其馅儿却是北方风味儿,内有椒盐、桂花、八宝等。此外,由于其外皮层次细密,面皮与油酥层次多,可以轻易见到一层面皮一层酥,用手一拍即如鹅毛飞起,而其他酥皮点心却做不到这一点。据传,有一回慈禧太后老佛爷牙口不适,可为她安排的早膳照样是口蘑肥鸡、山药炉肉等菜,其实这些菜纯粹是摆样子,御膳房的师傅知道老佛爷晨起爱喝粳米粥就炒黄瓜酱等。于是经总管太监同意,就特地备了这几样小菜,同时还做了一盘月饼,一同端上了桌。老佛爷一瞧,立刻就变了脸,问:“谁传的旨让上这么硬的点心,谁能咬得动?”说罢用手一拍桌子,吓得太监们个个魂飞胆破,以为大劫难逃了。再看桌上那盘月饼,酥皮飞起如雪白的鹅毛,老佛爷拿起一块尝了一口,不黏不硬,入口就化,不但鲜香软糯,而且回味悠长,当时就乐了,问是谁做的饽饽,叫什么,怎么还能翻出鹅毛来?太监顺口答:“此乃姑苏细点。”于是老佛爷赐名“翻毛月饼”。此后翻毛月饼在京城红极一时,也就成了京城月饼。
难度:配菜(中级) | 时间:1小时以上 |
难度:配菜(中级) | 时间:1小时以上 |
盐椒五仁馅:
糯米粉+面粉100g+50g | 糖粉30g |
椒盐3g | 蜂蜜20g |
花生油50ml | 白酒+葡萄酒5ml+10ml |
凉开水适量 | 蔓越莓干50g,熟果仁100g |
油酥面; | 中筋粉+猪油200g+100g |
水油面; | 中筋粉280g |
奶粉20g | 糖粉30g |
猪油80g | 凉开水150ml |
糯米粉+面粉100g+50g | 糖粉30g |
椒盐3g | 蜂蜜20g |
花生油50ml | 白酒+葡萄酒5ml+10ml |
凉开水适量 | 蔓越莓干50g,熟果仁100g |
油酥面; | 中筋粉+猪油200g+100g |
水油面; | 中筋粉280g |
奶粉20g | 糖粉30g |
猪油80g | 凉开水150ml |
椒盐味翻毛月饼制馅:
1、糯米粉和面粉混合,放入锅中干炒至熟。
2、蔓越莓干切碎粒。
3、核桃,芝麻等果仁烤熟后擀碎。
4、将椒盐五仁馅的所有用料加一起拌匀即可。
油酥面:
面粉加猪油搓匀成团即可。
水油面:
1、面粉加奶粉,糖粉,一点盐,和猪油一起混合用手搓成细粒。
2、分几次逐量添加水揉成面团。
3、面团要揉匀,揉透,形成三光面团,约需用时20分钟左右。
4.取出醒好的油酥面团和水油面团。
5.椒盐五仁馅分成每个20克,搓成小圆球待用。
6.油酥面分成每个18克,水油面分成每个25克。
7.水油小面团按扁放上油酥小球。
8.逐个包严实,搓圆后静置5分钟。
9.开始逐个擀卷,相同做法擀卷三次,每次中间醒面10分钟。
10.包制饼胚。
11.包好的饼胚放在烤盘上,均匀按扁,点上红色装饰。
12.烤箱预热160度放入中层烤25分钟。
13.烤好后出炉移入烤网上晾凉。
和水油面时可预留一点水,由于面粉的吸水性不同,而酌量添加。该配方可以做20个月饼。盐和糖的用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