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人舞(9)“矮人舞”是广西靖西县壮乡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源于靖西安德古州一带。秋收田间,小伙子们用泥巴在肚皮上画出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小竹篓往头上一盖,便形成了“小矮人”。而姑娘们则用木炭在竹衣片上画出脸谱戴上,显露出调皮风俏的模样,舞者互相逗趣,尽情欢跳,喜庆丰收。据了解,“肚皮舞”是流传在靖西安德古州一带欢庆丰收的田间娱乐舞蹈,又名“矮人舞”。舞步风趣诙谐,令人不禁莞尔。
“矮人舞”是流传在靖西县安德镇安德古州一带欢庆丰收的田间娱乐舞蹈。收获季节,小伙子们用泥巴在肚皮上画出脸谱,小竹篓往头上一盖便形成了“小矮人”。“小矮人”的舞蹈风趣、诙谐,令人回味无穷。[1]
谈起古戏,就有不少人对广西“壮剧珍品”的靖西田园矮人舞蹈情有独钟,赞叹不已。靖西田园矮人舞蹈原生于靖西民间,是一种脍炙人口的壮乡古戏。
自古以来,矮人舞蹈一直成为靖西民间乐舞,是壮乡作为欢庆吉祥的舞蹈,深受壮家儿女喜爱。此舞独特的民间地方风格和诙谐风趣,2005年通过积极申报,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早期的矮人舞是劳动人民为了抒发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三五成群一齐跳的。其嬉闹滑稽成分较重。抗战时期,为了宣传抗日,丑画东洋鬼,就把箩筐换成特制的鬼子军帽或爵士帽,衣服是日本军服或西服,脚上穿着长筒裙,从而就变成了一种讽刺性很强的舞蹈了。
最初,它的起因是这样的:金秋时节,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聚集到晒坝乘凉,老人们围团打座拉家常,姑娘们唱起悦耳动听的山歌,小伙子们做游戏、抓迷藏。最吸引人的是小伙子们抓迷藏的活动,开始抓迷时,抓迷人一手蒙眼睛,一手伸出去抓“迷”,如遇不老实的人,当“抓迷人”,他就要松开手指,从指缝里窥视躲藏的人,这就很容易抓到一个“替死鬼”,为了“安全”起见,小伙子们索性把装谷物的箩筐扣在抓迷人的头上,抓迷人那特大的“帽子”;那祼露的上体及因他奔跑、跳跃、喘息时肚皮牵拉肚脐眼的蠕动,就象一张奇大的面孔上不停地蠕动的小嘴;那为探索坎坷不平的道路而踟踌、蹒跚的小腿,就象一个侏儒的小肢。这幅滑稽、可爱的尊容,使目睹者无不捧腹大笑。人们觉得很象个小丑在舞蹈,就拿来簸箕、盆盆等农家用品在旁有节奏地敲打。“抓迷人”踩着节拍兴致勃勃地跳跃着,这就是矮人舞的初形。
原始的矮人舞的服饰及其装扮是这样的:腋下以上的部位藏于箩筐内,上体全裸,并将对肩便衣扎在胯骨处,肚脐眼露在外面,并用墨在肚皮上画上五官,裤脚卷到膝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