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联奎

戴联奎

逝世日期 1822年
老师 邵晋涵、嵇璜
出生地 江苏如皋
本名 戴联奎
所处时代 清朝
目录导航

个人生平

1751年生于如皋如城冒家巷一个仕宦之家。幼读诗书,聪慧过人,15岁时已有诗集行世,有“东皋文童”美称。

戴联奎20岁时至京师(北京),随邵晋涵攻读经学。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中顺天府解元,次年殿试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升为编修。当时阿桂、和珅先后掌政,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因此久未能晋升。和珅意欲聘其为子丰绅殷德之师,戴联奎坚持不就。

戴联奎雕像戴联奎雕像1796年(清嘉庆元年)后升任内阁学士,历任礼、兵、工、户部侍郎。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升左都御史。次年任礼部尚书。二十三年调任兵部尚书,二十四年兼署吏部、户部、工部尚书,授光禄大夫,赐覃恩圣字第一号尚书戴联奎正一品诰命四轴。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将谒东陵,兵部失落行印,戴联奎降为太常寺卿,未满一月,改命“督浙江学政”。道光初复兵部尚书职务,回京前病逝帝惋惜。戴联奎先后“典试”云南、江西,督学顺天、山东、安徽、浙江,任经筵讲官、会试大总裁。其门生多居显要官职,但他平生以诸葛武侯为师,“清节自励”。1822年(清道光二年)殁于浙江,奉旨归葬于如皋县张草港(今东陈镇尚书村)。[2]

任职

历官赞善、中允、左庶子、洗马、詹事、内阁学士、殿试读卷官、左都御史、文颖馆署总裁、会试大总裁、监射大臣、经筵讲官、礼部、兵部尚书兼署吏、工、户部尚书。治经学,有清节,不交结权贵,拒和珅之请。曾督浙江学政。道光二年卒。参与编修《四库全书》、《明鉴》。

历史记载

戴联奎像戴联奎像戴联奎 ,字紫垣,江苏如皋人。乾隆四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联奎少从邵晋涵受经学,既通籍,以清节自厉,在翰林久不迁。大学士嵇璜掌院事,将保送御史,列联奎名,满掌院学士公阿桂曰:「吾未识其人,何以论其才否?」璜以语联奎,使往见,联奎漫应之,不往。及京察举一等,又列联奎名,复言如前,终不得与,璜乃益重之。和珅为掌院,属官见者皆降礼,联奎独长揖。和访时望傅其子丰绅殷德,或荐晋涵及联奎,晋涵移病归,联奎亦坚辞。邵晋涵辞不就,和以为愧;欲延联奎,坚辞。邵先生语联奎曰:‘吾老矣!行移病去,子宜为后计。’联奎曰:‘吾师行,弟子从之矣!’邵果乞休,和曰:‘吾非必相强,邵君何为此悻悻?’,益重联奎,礼貌有加。循资累迁至内阁学士。嘉庆九年,迁兵部侍郎,历礼部、兵部、吏部。二十一年,擢左都御史。逾年,擢礼部尚书,调兵部尚书,署吏部、户部、工部尚书。二十五年,失行印,坐降三品京堂,补太常寺卿,督浙江学政。道光元年,擢礼部侍郎,又擢兵部尚书。召还京,未至,卒。[3]

嘉庆元年七月十二日,刘墉题为查议同考官戴联奎等员照例议处事。嘉庆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和珅题为开列戴联奎等应升人员请旨简用詹事府司经局洗马(第一历史档案馆)。戴联奎擢此官,帝召对垂问资俸,戴以实告,始奉与讲、读诸臣一体较俸之谕,由是洗马无久淹者。

戴联奎墓戴联奎墓(2)上谕:“尔兵部尚书戴联奎,性行纯良,才能称职,方冀遐龄,忽闻长逝,朕用悼焉,特颁祭典,以慰幽魂。呜呼!宠赐重垆,庶沐匪躬之报;名垂信史,聿昭不朽之荣。尔如有知,尚克歆享!” 奉旨御葬,按士大夫制建堂、树牌坊、立华表,其神道自南而北布列狮、羊、马、武臣、文臣等石像生。茔地九十步,封丈有六尺,环以垣。石人,望柱,暨虎、羊、马各二。墓门,勒碑(螭首),有石刻墓志埋于墓内。

人物轶事

刘墉和戴联奎之父行善积福

赵慎畛作《榆巢杂识》记载:“天理彰彰刘文正公太翁(刘统勋)任某省藩司,岁饥,先发赈而后入告,为上所嘉。后生文正公(刘墉),为一代名臣。吾师戴紫垣(戴联奎)先生父(戴知诚)官临清州牧,修城垣,督工真至,不辞劳瘁,寝食城上者半载。后王伦之乱,犯临清,不能屠此城者,公之力也。是科吾师甫弱冠,捷京兆解元,联成进士,入翰林。谁云天理不甚彰彰耶?”

狐狸和刘墉纪晓岚戴联奎

《榆巢杂识》又载:“狐现内阁甲子九月二十日,内阁堂上见狐蹲伏汉相座,逾久乃去。不数月而刘文清(刘墉)、王文端(王杰)、纪文达(纪晓岚)三相继逝。此物之出,信非偶然矣。是时戴紫垣(戴联奎)师官阁学,与王介堂(王绶)学士同在阁值班。是日批川省勾到本,两人分写,字数甚多,薄暮方散。众人往来探望,师初不知,并在座侧散步数百次,未见此物。介堂早见之,意以为师必知之也。后日馀谈及,乃笑置之。迨十二月,紫垣师擢少司马。人谓前之不见,自是吉征云。”[4]

家族成员

  • 高祖:戴谏廷,为避明末李闯王起义,从安徽休宁隆阜迁江苏扬州,配吴氏
  • 曾祖:戴介公,盐商,常往来真州(今仪征市)、如皋、通州(今南通市),遂落户如皋(因曾孙戴联奎赠正一品光禄大夫),配翁氏
  • 祖:戴旻苍(因孙戴联奎赠正一品光禄大夫),配商氏
  • 父:戴知诚,亦名戴蘧庵(山东临清知州、安徽安庆府知府、陕西盐法道,乾隆四十六年兼护安徽按察使,因子戴联奎诰赠正一品光禄大夫),配徐氏、周氏。叔父:戴知相(葭州吏目),配蒋氏
  • 妻:顾氏,医士顾金寿姐
  • 子:戴鸣皋(江西信丰县、兴国县、南丰县知县);戴一芝(京吏目); 戴一德;戴一骐(候选布政司经历)
  • 婿:兵部侍郎吴其彦(林则徐师吴烜长子、状元吴其濬兄); 山西雁平道俞恒润(俞樾族叔); 李熉(左都御史李绶之孙);鸿胪寺卿陆以烜等
  • 孙:戴锡祉(四川邻水、南充、黔江知县);戴锡龄;戴锡年;戴锡珍等
  • 外孙女:俞氏,乃清代台湾人中官位最高者伯爵王得禄之长媳
  • 老师:王杰、嵩贵、邵晋涵、嵇璜
  • 学生:嘉庆、道光、状元胡长龄、阮元、伊秉绶、赵慎畛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