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淦庭

任淦庭

中文名 任淦庭
职业 陶刻艺人
逝世日期 1969年12月
出生地 江苏宜兴
代表作品 陶器壶、盒、瓶上雕刻和平幸福、母女种菜等
毕业院校 私塾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任淦庭   任淦庭(1888.8-1969.12)又名干庭,字缶硕 ,号漱石、 石溪、 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排行老三, 长兄淦坤,精于 刻纸, 二哥不幸 早逝,四弟淦儒,专工花鸟人物。幼年只读过三年私塾,但极为刻苦好学,常折树枝席地作画写字,被乡人视为 奇才。15岁时,跟随宜兴名雕刻书画家卢兰芳学习 紫砂陶刻工艺。满师后在宜兴城 吴德盛陶店陶刻作画为主。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陶业渐有恢复,才又从事 紫砂陶器的雕刻受雇于顺与 陶器厂。1955年,艺人归队,参加蜀山陶业 生产合作社,并担任理 监事。1956年被 江苏省命为技术辅导员,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和 朱可心、 顾景舟等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和 朱德委员长同坐一席。1959年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任淦庭一生 酷爱书画,每天作画不止,留下大量画稿。他潜心研究紫砂陶刻艺术,上承清末宜兴书画,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卢兰芳、 韩泰、邵云儒等,下传当今陶刻名家 徐秀棠、 谭泉海、 毛国强、 鲍志强、 沈汉生、 咸仲英、 鲍仲梅等,其紫砂陶以传统风格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画以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为主,尤以梅、竹、兰、菊为胜。书有正、草、隶、篆、钟鼎、甲骨文等种书体。镌刻时以多变的刀法,表达陶刻线条的趣味和美感,将书法、诗词、 画意装饰、简约于紫砂陶上,使紫砂艺术相映成题。奇绝处是能用左手或右手对瓶挥毫落墨,画出相同而对称的花鸟、山水、图案。
  任淦庭的陶刻艺术,在我国 美术界影响颇大,与许多美术家结为挚友。他如 严师、慈父般的对待紫砂陶刻艺徒,当今门徒都已成就。近八旬时,还每日习字作画,对每个艺徒按各人特长,分赠画稿,供学生参考练习,后虽 腕力不济,仍以钢笔作画稿。其孜孜不倦的精神,为世人铭记。
  作品有 陶器壶、盒、瓶上雕刻《和平幸福》、《母女种菜》、《八仙上寿》、 《春到农村》、《田间归来》、《溪水罱泥》、《 月月红》、《婆媳养猪》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