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秋,整合原私立海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教职工,并利用原琼海小学校址筹办学校。
1951年4月,学校正式招生,并定名为海口市第一中学。[3]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教师被下放到白水塘“五七”干校劳动;高中、初中学制缩短为2年。[3]
1969年秋,学校恢复招生。[4]
1978年,学校被评为为海口市重点中学。[3]
1979年,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重点中学。
1991年,学校被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中国名校”之一。
1998年,学校初中部停止招生。[4]
2002年,学校被评为“海南省普通高级中学一级学校”。[4]
2006年9月,学校高中部迁址,初中部复办。
2007年,学校被评为“海南省普通高级中学一级(甲等)学校”。[4]
2018年1月,学校开始招收培养国际学生;[5]同年10月,学校入选海南省2018年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6]
2019年,学校南海校区正式投入招生。[5]
2020年7月,学校被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7]学校大门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初中部、高中部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40多亩;有初中、高中教学班132个,学生6502人。[8]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520余人,其中有特级教师12名、正高级教师7名、高级教师147名、国家级骨干教师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7名、省级骨干教师55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9名、硕士研究生45名。[8]
全国模范教师:卢国仁[9]
省级特级教师:林珏(政治)、宋开雄(数学)、郑传庆(政治)、冼龙敬(数学)、麦光潭(数学)等[10][11][12]
省级骨干教师:蒙春圆、姚实彦、王莉、唐艳、罗俊娥、王槐珂、曾丽霞、王玉辉、李昌利、吴永红、刘艳丽、王芬、符绵学、李曼、刘晓楠、罗家富、林洁、陈贞、姚卿云等[13]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图书馆、游泳馆等设备设施。[14]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公寓,每间宿舍为6-8人,装有空调、储藏柜,内有单独的卫生间、淋浴间,冬天供应天然地下温泉水。高中部共有三个食堂,都是A级示范食堂。[15]
截至2020年4月,学校与英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香港金巴仑长老会耀道中学、英国柏斯学院和新加坡南华中学开展合作交流活动。[8]
2011年高考,学校本科第一批入围率76.6%,本科第二批入围率96.7%,有5个班级本科第一批入围率达100%。[16]
2013年高考,学校有6人被清华大学,2人被北京大学录取;800分以上26人,单科成绩800分以上54人次;700分以上395人,本科第一批入围1086人。[17]
2017年高考,学校总分800分以上22人,本科A段上线1207人;700分以上学生近400人;各科800分以上共30人。[18]
2018年8月,学校学生在海南省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展演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19]同年11月,学校学生在第70届IENA国际青少年发明大赛中,获金奖3项、银奖2项、铜奖1项;[20]12月,学校学生在第二十四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海南省赛区竞赛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21]
校园风光(2)2019年4月,学校学生在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比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22]同月,学校学生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1项;[23]同年8月,学校学生在2019年海南省中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中,获第一名1项;[24]同月,学校学生在2019年海南省中学生校园歌手、舞蹈、器乐和建制班合唱比赛活动中,获一等奖5项;[25]11月,学校学生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活动中,获金奖1项、银奖3项。[5]
2020年10月,学校学生在第3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海南赛区复赛中,获一等奖4人;[26]同月,学校学生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27]同月,学校学生在2020年海口市中学生篮球赛中,获冠军2项、亚军1项、季军1项。[28]
2018年3月,学校教师在2018年海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29]同年6月, 学校教师在海南省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30]12月,学校教师在海南省第十二届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中,获二等奖1人。[31]
2019年12月,学校教师在第十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中,获三等奖1项。[32]
2020年2月,学校教师在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部级“优课”4门、省级“优课”14门;[33]同年10月,学校教师在海南省2020年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1人;[34]12月,学校教师在2020年海口市“工会杯”职工篮球赛决赛中,获第一名1项。[35]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海口市五四红旗团委、海口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海南省先进少先队集体、海口市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示范点、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5][36]
2016年11月,学校被清华大学授予“优质生源学校”称号。[37]
学校校徽以徽章造型为表现形式,总体呈圆形;外围嵌有“海口市第一中学”的中文(郭沫若书)和英文字体。校徽中心是一把钥匙,与一笔“6”字,巧合成一个“中”,构成了海口一中校徽的主体造型。校徽底色为蓝色。
学校校徽
厚德 博学 沈毅 致远[8]
乐学 善思 有恒 厚积[8]
严谨 民主 博学 爱生[8]
截至2017年7月,学校有街舞社、文学社、流行音乐社、武术队、舞蹈队、动漫社、礼仪社、泥塑社、模拟联合国等26个学生社团;开展了校园文化周、运动会、迎新文艺汇演、爱心音乐会、辩论赛等学生活动。[38][39]学校校训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 | 叶立森 |
校长 | 林珏 |
副校长 | 笪旭、连允锋、莫秋莲 |
参考资料:[40] |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 | 叶立森 |
校长 | 林珏 |
副校长 | 笪旭、连允锋、莫秋莲 |
参考资料:[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