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化佛

钱化佛

中文名 钱化佛
代表作品 《林间悟道》、《笑和尚》
出生日期 1884年
目录导航

简介

钱化佛  (1884-1964),字玉斋,室名万佛楼。1884年生,江苏武进人。原名苏汉,字玉斋。   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10年自日本回上海,在天津路创办补救社。1911年秋,武汉爆发辛亥革命,钱化佛即奋力参于起事,在联军先队夜攻天保城战役中建立了功勋,曾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接见。不久中华民国成立,然钱化佛却急流勇退,避谢一切官职解甲返沪,被后人尊为“辛亥首义老人”。是时开始用化佛之名,专绘佛像,亦取“万佛楼”为其室名。   钱化佛虽绘佛像数千上万幅,然幅幅佛像均认真创绘,每绘前必先焚香净手,先草稿勾勒再复绘渲染。所绘佛像,无不神情逼真,栩栩如生,配以民国元老于右任、章炳麟,或海上名人如康有为、王震、钱崇威、袁克文、姬觉弥等人的题跋,得之者莫不珍如拱璧。民国期间多次举办专题画展,震动海内外。   钱化佛不仅善绘佛像,并且精通戏剧,革命成功后组织新剧社,创办影片公司,从事电影和戏剧活动,力谋改进社会教育。曾主演电影《春宵曲》等,成为我国第一代电影明星,在上海最早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的无声滑稽短片中饰演男主角,其表演风趣幽默,轰动一时。   钱化佛有收藏癖,所得民国元老墨宝甚多。他收藏种类很多,有成扇、历代泉币、紫砂壶、鼻烟壶及日伪告示等十多大类。他是收藏火花方面的全国第一人。有次梅兰芳出访他国,问他需带回何物,他日:要火花。梅兰芳回国时,便带回很多俄国沙皇时代的珍贵火花给他,充实了他的火花收藏。从少积多,日久汇集大观,钱化佛堪称“民间收藏大师”。  钱化佛集藏的的火花,不仅数量多,而且价值高。我国清末才有火柴的输入,最初为一种龙头牌,销行时间很短,盒心下面绘一龙头,反面有椭圆形的黑边,四角缕空,旁缀二花,中间印有英文“瑞昌公司”。销后又有姜太公钓鱼等瑞昌火柴出现。这些我国最早的火花,极为名贵,都被他刻意搜罗珍藏。  钱老集藏的爱国行径极多,如在抗战时期,日寇入侵上海,到处张贴告示,他在晚间悄悄地去揭下,抵抗日寇的侵略行径,同时把日伪告示揭下,保存作为历史文献和日本侵华罪证。又如钱老在上海光复时,参加了红十字会在前线危险环境中抢救伤员,有一次一个流弹击中他的胸部,幸而胸前插袋中装着硬币,流弹恰巧打在银币上,银币被打去了半枚,人却没有受伤,这半枚银币,他一直珍藏着。   钱老把藏品加以美化,提高欣赏品味。如珍贵的十把紫砂壶,配着十只鼻烟壶,称为“十壶春”;又如在扇上题字作画;用多种内容分类展览,使之锦上添花。书画之形意美,这一切都浴为一体,将自然与人工高度结合,使人更乐于欣赏。  钱老的集藏,除个人努力外,全靠家庭的支持,以及几位儿子长期的协助和掩护,据郑逸梅著书中叙述说:钱老的集藏品,虽经过浩劫,许多遗物,大半由三子海光掩护保存之。钱老藏品颇丰,然生活清贫,他曾在上海租赁小屋,五个儿子,居一室,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树立了好的榜样。  解放后,钱化佛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与郑逸梅合集《三十年来上海》。五十年代曾绘《陆羽煮茶图》《张衡》等。   1964年钱化佛逝世于上海。   其作品有:《达摩渡江图》、《八仙祝寿图》、《纯阳酒醉岳阳楼图》、《蟠档会图》、《十八罗汉图》、《降龙伏虎图》等等,笔法精湛,曾携带作品赴日展出,名播艺苑,载誉而归。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