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北京至台北并行线德州至上饶跨越长江的关键性工程,是安徽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济祁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于2009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专家组推荐的路线方案起点位于枞阳县会宫镇,接规划中的北沿江高速公路,沿白荡湖西、阮家店,在石矶头东约2.2公里处跨长江,过江后经高岭、与正在建设中的宁安城际铁路交叉后跨秋浦河,经乌头湖西侧,在殷家汇与南沿江高速公路相交,建设里程约41.22公里。大桥全长8347米,其中主桥1448米,主桥型式为828米斜拉桥,长江大桥引桥及接线均采用双面六车道。主跨长度、桥面宽度均刷新长江大桥记录。据估算,工程造价66.1亿元,其中大桥造价33.7亿元。共设互通立交4处,其中枞阳范围内设枞阳东互通、预留会宫枢纽互通,另在枞阳东互通附近设置养护工区1处,在白荡湖K10+000处设置服务区1处。另据了解,济祁高速桐城雨亭至枞阳会宫段正在规划论证之中。
长江公路大桥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安徽省“东向发展”、“皖江开发开放”和“皖江城市带建设”重大决策的需要,是充分发挥池州市与枞阳县资源和区位优势,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池州长江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安徽省高速公路网和过江桥梁布局,区域交通更为便捷,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长江两岸特别是池州、枞阳、铜陵的经济社会联系,对促进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及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工程施工期为4年半,2014年12月底开工,2019年6月底建成通车。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发改基础[2014]1243号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报来《关于审批安徽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皖发改基础[2013]67号)、《关于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建设资金来源情况的补充报告》(皖发改基础[2014]117号)及有关补充材料均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部署,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优化长江过江通道布局,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意建设池州长江公路大桥。
二、同意项目采用左家墩桥位方案。路线起自铜陵市枞阳县会宫,接拟建的合肥至枞阳高速公路和北沿江高速公路,经曹家圩,在左家墩跨越长江,经高岭,止于池州市殷家汇,接已建成通车的芜湖至大渡口高速公路,全长约41.2公里,其中安徽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获批 项目总投资约56.4亿,长江大桥长约6公里,北岸接线长约16.5公里,南岸接线长约18.7公里。
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100公里/小时,其中,枞阳东互通立交至池州西互通立交段(含长江大桥)约10.7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基宽度33.5米,长江大桥宽度为33米(不含布索区);其余路段约30.5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基宽度26米。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原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有关规定。
全线在枞阳东、池州西、殷家汇等3处设置互通式立交。同步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枞阳东互通立交连接线约3公里。
长江大桥通航有关要求应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航安全影响论证的审查意见》(交水发[2013]489号)执行。
三、项目估算总投资约为56.4亿元(静态投资51.1亿元),其中,国家安排中央专项建设基金(车购税)8.54亿元,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代省政府以自有资金安排5.56亿元,共计14.1亿元作为项目资本金,约占总投资的25%;其余42.3亿元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解决。
项目法人为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四、在初步设计阶段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探明不良地质及覆盖层、岩石风化层和可能存在的断层带位置,深化长江大桥主桥防撞、抗风、局部冲刷等专题研究,进一步优化主桥桥轴线,深化主桥和引桥桥型、桥跨方案的比选。
(二)结合区域公路网规划,优化互通立交布设方案,做好与相关公路的衔接,合理划分工程界面。深化与宁安城际铁路交叉段防洪方案研究,满足防洪要求。
(三)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沿线生态和环境,合理运用路线平纵指标,避免高填深挖,尽可能少占耕地。
五、请项目法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招标投标的规定,项目的勘察、设计、建筑安装工程、监理、设备和重要材料采购等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招标组织形式采用自行招标。
六、本项目为政府还贷公路,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应严格执行《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
七、请你委会同有关部门督促项目法人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公路的要求,通过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的推广应用,优化设计,把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和集约用地、节能减排等工作落实到位。
项目建设期间要加强管理,落实征地拆迁相应政策,合理掌握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控制项目总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4年6月6日
2004年7月,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被列入国家发改委长江干流过江通道规划。
2005年4月,省交通厅确定省公路局为临时业主,委托省公路勘测设计院编制了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12月,省交通厅委托省公路学会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预审;
2006年安徽省政府正式确定省高速公路总公司为项目业主单位;
2007年3月,省发改委委托省工程咨询院进行了初审;
2007年6月,省发改委将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
2008年7月,项目预可报告通过了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的咨询评估;
2008年10月,项目预可报告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的审查;
2009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批复。
2009年12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通过了省交通运输厅评审。
2010年3月枞阳县提出在大桥北岸接线处规划核电厂址,要求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路线方案予以避让,未同意出具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规划选址意见书,导致省发改委无法评审上报国家有关部委。按照协调确定的路线方案情况,在保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推荐桥址不变,路线满足高速公路设计标准的前提下,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北岸接线较原工可方案向西平移约300米左右,路线平移长度约3公里,路线变更长度约8公里。按照路线方案变更结果,涉及到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工可相关专题将作局部调整。
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接线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意见的函(池政秘[2010]72号)。
2012年9月中旬,池州市发改委联合安庆市发改委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省发改委。目前,省交通、住建等部门已审查同意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选线方案,并核发相应意见书。
2012年11月21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报告》初审会在武汉召开。会上,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报告》通过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专家评审。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汇报介绍了桥梁设计概况,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汇报《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报告》编制过程及相关情况。专家听取报告后发表意见,认为该报告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研究方法正确,结论可信,同意桥位、桥墩及桥跨布置,左家墩桥位为推荐桥位。会后,长航规划设计院将按照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该报告。
2013年2月,省发改委将《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
2013年2月5日,安徽省环保厅对《安徽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自即日起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2013年6月8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航论证报告》通过交通运输部审查
2013年8月15日取得《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航论证报告》批复文件。
2013年8月14至16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组织的行业审查,
2013年8月28至30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组织了咨询评估,
2013年9月24日,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的工可报告上报交通运输部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水利部关于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水保函[2013]32号)
2013年6月7日,安徽省交通厅对池州长江大桥勘察设计、技术咨询招进行投标
2013年8月3日,中铁大桥勘察设计院等五家单位中标。
2013年8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已开展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工作。
201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在池州市组织召开了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场调研评估会。
2014年1月6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试桩工程正式开工。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对池州长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2014年7月26日至27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初步设计方案顺利通过由交通运输部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审查,经专家组综合考虑,同意施工单位设计推荐的主跨828m等高塔双索面单侧混合梁斜拉桥方案,主塔采用花瓶形混凝土索塔。
2014年9月,交通部对初步设计批复。
2014年10月14日,池州市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建设指挥部召开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市长赵馨群任指挥长并主持会议和讲话。
2014年11月,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在合肥主持召开池州长江大桥技术设计审查会。9位国内桥梁界知名专家应邀参加参加会议,并对大桥技术设计进行了详细审查,同意大桥技术设计通过审查,建议进一步优化设计。
2014年12月30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