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民歌

大别山民歌

地区 安徽省
中文名 大别山民歌
所属性质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 安徽省六安市
目录导航

简介

大别山民歌为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单位: 安徽省六安市

特色

大别山民歌大别山民歌在皖西在六安,大别山纵横千里,淮河水穿境而过。 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而生、以水而传。山水相连,生生不息。民歌多以 山歌、茶歌、 秧歌、排歌、 小调、 劳动号子为主。 皖西大别山民歌在音乐上,传承了上古时期部落的民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古代时期的社会演化过程,体现了近现代时期的革命、劳动、生活等发展面貌。如:有反映皋陶治法、大禹治水、楚汉之争,以及辛亥革命、红军起义等民谣民歌;还有反映社会建设时期的生活、生产的民歌;以及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六安社会风土、人情、民俗等民谣民歌。最有影响的是《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革命民歌唱遍全国。在原汁原味本乡本土的 皖西大别山民歌中,最有影响的是《挣颈红》、《慢赶牛》等曲调,曾在安徽乃至全国产生过巨大的反响。主要特征有:1、原生态特征;2、明显的地域特征;3、综合的艺术特殊。主要价值有:1、历史学价值;2、美学价值;3、社会学价值、艺术学价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