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八大部

伪满八大部

中文名 伪满八大部
开放时间 08:00~18:00
位于 长春市中心的新民大街附近
建议游玩时长 1-2小时
目录导航

基本简介

伪满 八大部位 于长春市中心的 新民大街附近,包括伪满洲国的八大机构(治安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卫生部),建成于1936年。八大部各幢大楼的建筑风格都各不相同,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既有外观宏伟的大楼,又有垂花拱门的庭院。在新民大街两侧,满是高大挺直的 杨树,这八幢建筑独特的大楼就繁华绿树之中隐隐而现,将 这条街装点得典雅清净。

“八大部”于1936年间基本建成,唯有溥仪的“新皇宫”(今地质宫)只完成地下部分,而金碧辉煌的宫殿,是解放初完工的。宫殿,华丽中透着古朴,翠绿色琉璃瓦的宫顶,高大的六根红柱,使整个宫殿庄严雄伟。宫殿占地31.2公顷。殿前的广场已改建为文化广场,是人们观光休闲的理想场所,那绿色的草坪、白色的广场鸽以及壮美的雕塑太阳鸟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人。站在宫殿的中轴线上向南望去,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街直插南湖公园,宽约60米,两侧是高高的杨树,中线花坛是松、柏、丁香树带,通街象一条 绿色长廊。“八大部”办公楼坐落在沿街两侧。

伪满综合法衙(今中国人民解放军461医院),邻近南湖公园,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正中塔式楼顶,嵌以紫红色的琉璃瓦,外墙用咖啡色砖贴面,设计新颖独特,外表呈圆角曲线形。它是伪满州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傀儡政权统治镇压中国人民的主要工具之一,楼内设有刑讯室和绞人机等10种刑具。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在此惨遭无辜杀害。

建立背景

1932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将长春市变为伪满州国国都——新京市,并在新京建起了伪满国务院(今白求恩医大基础楼)及所属八个部,即:伪满治安部(今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伪满司法部(今吉林大学新民校区白求恩医学部)、伪满经济部(今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第三临床医院)、伪满交通部(今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伪满兴农部(今东北师大附中)、伪满文教部(今东北师大附小)、伪满外交部(今社会科学院)、伪满民生部(今省化工设计院)、伪满综合法衙,统称“八大部”。

建筑特点

陶瓷 水磨石 大理石 混凝土

八大部各部建筑各具特色,绝无雷同。其间各有院落,皆掩映在绿涛之中,错落有致的高大楼房,典雅幽静的庭院,集中西方建筑风格为一体,这里的街心带状花园与和谐的建筑,把长带形风景区妆扮得格外俊美。

伪满八大部图册伪满八大部图册(6) 伪满八大部图册伪满八大部图册(7)

保护修复

伪满八大部图册伪满八大部图册(6) 伪满八大部图册伪满八大部图册(7)

各部旧址

这一路段上的历史保护建筑占整个街道界面的71.9%。

有关部门将采用三种方式进行修缮,即复原重点建筑、简单修复,以及复建建筑。

各部介绍

治安部(军事部)旧址:新民大街1号,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伪满司法部旧址:新民大街6号,现为吉林大学新民校区白求恩医学部。

伪满经济部旧址:新民大街5号,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第三临床医院。

伪满交通部旧址:新民大街7号,现为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伪满兴农部旧址:自由大路20号,现为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原址已拆除)

伪满文教部旧址:自由大路18号,现为东北师大附属小学。(原址已拆除)

伪满外交部旧址:址普庆胡同1号,现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伪满民生部旧址:人民大街77号,现为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

军事部

经济部

  伪满军事部原名“军政部”,后改称“治安部”,1943年改称“军事部”,是指挥伪满洲国军队的机关。 旧址位于新民大街1号,现为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该建筑建于1935年,整个建筑平面呈八字形,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门厅由四根方柱支撑,门厅内墙均以赭石色天然大理石装饰,雨棚平台设有花岗岩栏杆。深褐色瓷砖贴面,屋顶及木檐部采用绿色琉璃瓦装饰。主体顶部采用民族式建筑风格,并有部分浮雕装饰。此楼原为4层,1970年又接一层。占地面积为538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802平方米,附有车库,锅炉房。

交通部

  伪满经 济部原名“财政部”,1937年改称“经济部”。 旧址位于现新民大街5号,现为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院。该建筑物建于1935年,整个建筑平面呈F字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主体为五层,两翼为褐色瓷砖贴面坡屋顶及檐部采用深色琉璃瓦装饰。占地面积为43200平方米。

司法部

  它管理东北境内的公路、内河航运及邮政。 遗址位于现新民大街7号。现为吉林大学预防医学院。该建筑物建于 1935年,整个建筑平面呈字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的主体为四层,两翼为三层,地下一层,山花头为“人”字形面对新民大街。在坡屋顶边缘雕有花纹,四层楼窗顶装有半坡檐做点缀,其下有四条突出墙面的装饰柱。整个建筑用浅褐色寸条瓷砖贴面,用深红色琉璃瓦铺顶。

文教部

  司 法部设有总务司、法务司和行刑司,掌管法院、检察厅及狱政等司法行政事务。 旧址现为新民大街6号,吉林大学新民校部。该建筑物建于1935年。整个建筑物呈十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正门朝西,主体三层,地下一层,正中建有塔楼,塔楼为三层。塔楼底层为拱型窗,二、三层为条窗。主楼中上部配以歇山、马尾、重檐。门厅宽大敞亮,门厅前部,每侧由三根圆柱呈L字型排列,寸棚上部用宝蓝色琉璃瓦装饰,单城面护栏.。主楼第一层为拱型窗。整个建筑用赫石色瓷砖贴面。中部部分高出主体三分之一,用洁白瓷砖贴面。塔顶,屋顶及檐部均以宝蓝色琉璃瓦装饰。总建筑面积为16328平方米。

民生部

  旧址 位于自由大路10号,现为东北师大附属小学。该建筑物原为二层楼房,正门朝北,钢筋混凝土结构,无其它附属建筑。占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1938年建成。伪文教部主要负责常务、宗教、社会教育、以及思想文化的统治。伪民生部旧址位于人民大街77号。现为省石油化工设计院。该建筑物建于1937年。整个建筑平面呈F字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二层、地下一层、正门朝东。在五级台阶上有六根圆柱支撑着挑檐、挑檐与四坡屋顶间设一夹层。在中间四根圆柱后方,门的上部有半坡檐做点缀。第二层楼全部为拱窗,在一、二层窗之间有双柱浮雕。

外交部

  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133号(现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处就是原伪满时期的民生部。民生部原名“民政部”,1937年改称为“民生部”,194 5年3月又改称为“厚生部”。

  民生部实为镇压东北民众负责日本移民政策的一处重要的工作机构。通过“地籍整理”大肆掠夺东北农民土地,并积极策划成立了“满洲拓植株式会社”,负责“移民现地指导和获取土地”等事项。

兴农部

  旧 址位于现建设街与普庆胡同交叉路口,即建设街副12号。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主体为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9700平方米,主入口处高大威严,似古城门楼,后部建筑转角处立一园楼,整个建筑系城堡式建筑,具有西方建筑特点,由法国普拉士莫班公司设计和施工,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部分布图

  兴农部掌管东北的农、林、牧和水产。 旧址位于自由大路8号,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附 属中学。该建筑为二层楼房,正门朝北,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为9871平方米。伪兴农部的前身是伪实业部和产业部。

词条图册

行政机构 办公建筑 吉林省长春市 新民大街 林荫大道 官厅 综合法 花园城市

这一片长条状风景区被当地人俗称为“八大部”,现已列为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中轴线北端的新宫廷,1938年9月动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财力紧张,到1945年只完成新宫廷首要宫殿的地下部分,1953年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用作长春地质学院的教学楼(今吉林大学朝阳校区长春地质宫),现设有地质博物馆。地质宫门前原规划为占地18万平方米的宫廷广场,名曰顺天广场,1996年改造为绿草如茵的长春文化广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