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在南京的玄武湖设立“动物苑”,最初的动物苑,地址选在了玄武湖梁洲和翠洲交界的湖边,面积几十个平米,除了猕猴,动物苑里还陆续引进了一些家兔、鸳鸯等比较常见的动物。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3)
民国三十八年(1947年)7月,南京市政府通过了《南京市动植物园筹备委员会组织章程》,决定由市园林管理处处长梅成章牵头,成立一个由11人组成的筹委会,基本上是当时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包括中央卫生实验院院长朱章赓、中央大学园艺系主任章守玉、中央大学森林系主任郑万钧、中央大学植物学教授陈邦杰等等。
民国三十九年(1948年)6月8日,南京市政府审查批准了《南京市动植物园筹备委员会组织章程》草案。
1954年1月,玄武湖动物园在位于玄武湖公园的菱洲建成;同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共有动物78种、634头(只)。
1955年至1963年,动物园进行了持续的扩建,先后建成猴山、水族馆、小兽舍、鳄鱼池、猛兽馆、鸣禽馆、雉鸡馆、熊山、熊猫馆、骆驼园、和平亭等馆舍。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1979年,动物园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动物园互换动物,开启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动物园友好往来之路。
1980年至1989年,动物园又建成长颈鹿馆、袋鼠馆、斑马馆、山魈馆、猩猩馆等,其中以四方八鹿为造型的长颈鹿馆曾获建筑设计奖。
1987年1月28日,江苏省的友好省份——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赠送了江苏省一对裸鼻袋熊,被安置在玄武湖动物园,之后连续繁殖了三胎,都存活了,这是中国首次人工繁殖袋熊。
199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把位于玄武湖公园菱洲的玄武湖动物园与红山公园合并新建红山动物园列为规划项目,红山公园由三座山组成,大红山、小红山、放牛山,这三座山曾经是南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上林苑的一部分,饲养了很多动物以供南朝皇室与贵族狩猎。著名诗句“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描述的就是早晨齐武帝与宫女们从上林苑回宫的情景。
1994年,南京市成立红山动物园筹建小组,开始红山动物园详规编制工作。
1995年,红山森林动物园筹建处在红山公园挂牌,开始动物园基础设施建设。
1996年,红山森林动物园动物馆舍开始施工建设。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3)
1998年8月,动物园整体建设完工。
1998年8月15日至9月18日,原玄武湖动物园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大搬迁。同时,动物园又新进了河马、金丝猴、白鹮、天鹅等珍稀动物品种,将动物展出规模扩展为200多种,3000多头(只)。
1998年9月1日,玄武湖动物园正式闭园,搬迁至红山森林动物园现址。
1998年9月28日,搬迁原玄武湖动物园所有动物合并而成红山森林动物园并正式对外开放。
2004年5月1日,动物园耗资300万复建了山上的“大壮观阁”。
2010年,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扩展至动物展区设计,由香港金鸟基金会首席执行官Carin Harrington(金龙)博士主导设计,澳洲动物展区建成并开放。
2011年,红山森林动物园取消了动物表演项目,成为中国第一个取消动物表演的动物园。
2014年,废除销售安排在日常饮食内的供游客投喂动物用的饲料。
2015年7月,南京市规划局计划对红山动物园进行扩建,红山动物园将扩大到74.82公顷,面积增加了24.37公顷,此外,还要改造北大门,新建南大门,增加商业综合体,并新增澳洲区、非洲区等动物馆。
2018年1月,红山森林动物园改造提升工程公示,计划于2022年前完工,将增设冈瓦纳、非洲等展区,并面向小红山客运站新建南大门,还会依托园内山体改建熊谷、虎园等。
这里林木幽深,青翠葱郁,四季景象,各具特色,是南京陆地面积较大的公园,也是展示六朝遗风的专类园。园内有按六朝石刻复制的仿古石雕,分三列对称陈设,最前面一对是石兽辟邪,高3米;第二列是一对神道墓阙,又称华表,高6米;第三列是神道碑。园区导览图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内有大红山、小红山、放牛山诸山峰,最高海拔81.8米,分为小红山片区、大红山片区和放牛山片区三大片区,拥有澳洲动物展区、大象馆、斑马馆、狮虎山、企鹅馆、猩猩馆等近20个展馆。同时,辟有儿童宠物园、综合表演馆、科普生态馆、儿童游乐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和科普场所。园内有较大面积由山地汇水而形成的水面,略施人工修葺,是水禽栖息的良好场所。
动物园很大,园内地形起伏,曲径通幽。有狮虎山、鸟类区、猛兽区、灵长类区、大型食草动物区和动物表演等等。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内植物从蕨类植物到高大乔木共有400多种,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其中雪松、银杏、白玉兰、香樟、水杉、红枫等构成了山地园林风景。
截至2022年11月,园内展示着世界各地珍稀动物260余种、3000余只[2],有从德国引进的白虎、澳大利亚引进的考拉、从南非引进的黑猩猩、从南极引进的企鹅等,有国家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黑叶猴、丹顶鹤、东北虎、小熊猫、河麂、扬子鳄等,展示着世界各地珍稀动物280多种,3000只(头)各类动物。鸟类是红山森林动物园内最早放养的野生动物,主要品种有灰喜鹊、兰喜鹊、山斑鸠、黑斑鸠、白头翁、鹦鹉等20多种。
类别 | 动物名称 |
||||
---|---|---|---|---|---|
哺乳类 |
食肉动物 |
美洲虎 |
猞猁 |
狼 |
金钱豹 |
黑豹 |
狮 |
豹猫 |
东北虎 |
||
白虎 |
|||||
食草动物 |
黇鹿 |
马鹿 |
双峰骆驼 |
白黇鹿 |
|
河麂 |
河马 |
长颈鹿 |
袋鼠 |
||
梅花鹿 |
亚洲象 |
羊驼 |
斑马 |
||
灵长动物 |
豚尾猴 |
阿拉伯狒狒 |
山魈 |
黑猩猩 |
|
红猩猩 |
节尾狐猴 |
黑叶猴 |
松鼠猴 |
||
金丝猴 |
长臂猿 |
||||
其他珍稀动物 |
小熊猫 |
大熊猫 |
马来熊 |
亚洲黑熊 |
|
考拉 |
|||||
鸟类 |
鸳鸯 |
小五彩鹦鹉 |
大白凤头鹦鹉 |
红腹角雉 |
白鹤 |
丹顶鹤 |
银鸥 |
相思鸟 |
喜鹊 |
太平鸟 |
|
丝光椋鸟 |
鹩哥 |
蓝孔雀 |
金翅 |
灰鹤 |
|
画眉 |
红腹锦鸡 |
黑鹇 |
黑颈长尾雉 |
白天鹅 |
|
白马鸡 |
白鹭 |
白鹮 |
白鹳 |
白额雁 |
|
八哥 |
鸵鸟 |
秃鹫 |
四川鹦鹉 |
三日月 |
|
金雕 |
琉璃金刚 |
蓝马鸡 |
葵花鹦鹉 |
金刚鹦鹉 |
|
火烈鸟 |
灰鹦鹉 |
虎皮鹦鹉 |
黑天鹅 |
黑鹳 |
|
褐马鸡 |
绯红金刚鹦鹉 |
戴冕鹤 |
白鹇 |
白孔雀 |
|
两栖爬行类 |
网纹蟒 |
大鲵 |
类别 | 动物名称 |
||||
---|---|---|---|---|---|
哺乳类 |
食肉动物 |
美洲虎 |
猞猁 |
狼 |
金钱豹 |
黑豹 |
狮 |
豹猫 |
东北虎 |
||
白虎 |
|||||
食草动物 |
黇鹿 |
马鹿 |
双峰骆驼 |
白黇鹿 |
|
河麂 |
河马 |
长颈鹿 |
袋鼠 |
||
梅花鹿 |
亚洲象 |
羊驼 |
斑马 |
||
灵长动物 |
豚尾猴 |
阿拉伯狒狒 |
山魈 |
黑猩猩 |
|
红猩猩 |
节尾狐猴 |
黑叶猴 |
松鼠猴 |
||
金丝猴 |
长臂猿 |
||||
其他珍稀动物 |
小熊猫 |
大熊猫 |
马来熊 |
亚洲黑熊 |
|
考拉 |
|||||
鸟类 |
鸳鸯 |
小五彩鹦鹉 |
大白凤头鹦鹉 |
红腹角雉 |
白鹤 |
丹顶鹤 |
银鸥 |
相思鸟 |
喜鹊 |
太平鸟 |
|
丝光椋鸟 |
鹩哥 |
蓝孔雀 |
金翅 |
灰鹤 |
|
画眉 |
红腹锦鸡 |
黑鹇 |
黑颈长尾雉 |
白天鹅 |
|
白马鸡 |
白鹭 |
白鹮 |
白鹳 |
白额雁 |
|
八哥 |
鸵鸟 |
秃鹫 |
四川鹦鹉 |
三日月 |
|
金雕 |
琉璃金刚 |
蓝马鸡 |
葵花鹦鹉 |
金刚鹦鹉 |
|
火烈鸟 |
灰鹦鹉 |
虎皮鹦鹉 |
黑天鹅 |
黑鹳 |
|
褐马鸡 |
绯红金刚鹦鹉 |
戴冕鹤 |
白鹇 |
白孔雀 |
|
两栖爬行类 |
网纹蟒 |
大鲵 |
场馆 |
基本信息 |
简介 |
图片 |
---|---|---|---|
犀鸟馆 |
场馆面积:760平方米 场馆位置:小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南美红鹮、非洲冠鹤等 注意事项:请勿敲击玻璃! |
犀鸟馆于2011年在小红山新建而成,建筑面积760平方米,展出动物有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南美红鹮和非洲冠鹤。 |
|
鹤园 |
场馆面积:6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小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丹顶鹤、白鹳、白鹮、银鸥等 场馆设置:水池、不锈钢网棚 注意事项:请勿翻越护栏及投喂食物! |
鹤园于1999年建成,面积600余平方米。2006年将原网罩改为不锈钢网棚。该园采用不锈钢网架构,配以丰富的植物,动物表现自然,参观视觉通透。展出动物有丹顶鹤、白鹳、白鹮、银鸥等。 |
场馆 |
基本信息 |
简介 |
图片 |
---|---|---|---|
犀鸟馆 |
场馆面积:760平方米 场馆位置:小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南美红鹮、非洲冠鹤等 注意事项:请勿敲击玻璃! |
犀鸟馆于2011年在小红山新建而成,建筑面积760平方米,展出动物有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南美红鹮和非洲冠鹤。 |
|
鹤园 |
场馆面积:6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小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丹顶鹤、白鹳、白鹮、银鸥等 场馆设置:水池、不锈钢网棚 注意事项:请勿翻越护栏及投喂食物! |
鹤园于1999年建成,面积600余平方米。2006年将原网罩改为不锈钢网棚。该园采用不锈钢网架构,配以丰富的植物,动物表现自然,参观视觉通透。展出动物有丹顶鹤、白鹳、白鹮、银鸥等。 |
场馆 |
基本信息 |
简介 |
图片 |
---|---|---|---|
大熊猫馆 |
场馆面积:30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北大门附近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和和”、“九九”、“平平” 场馆设置:恒温 注意事项:请勿敲击玻璃及投喂食物! |
大熊猫馆于2008年4月建成,2017年9月升级改造完成,面积从1000平米扩大到3000平米,卧室扩至6间,面积由20至40平米不等,满足不同需求;会客厅增加到2个,客厅面积分别为135、140平米;外运动场增加至3个,面积分别为890、550、1100平米。面积达1100平米的第三运动场是生态运动场,里面有乔木和灌木丛。 |
|
细尾獴馆 |
场馆面积:5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25只细尾獴 场馆设置:生态参观隧道 注意事项:请勿投喂动物! |
细尾獴馆于1998年8月建成,原为斗兽场,面积300平方米。2000年后改为跑马场。2013年改造为獴馆,面积500平方米,建有仿石生态笼舍,模拟野外环境运动场,并增加参观隧道。 |
|
狼谷 |
场馆面积:10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30~17:00 展出动物:12匹狼 场馆设置:建有跃层式加沉浸式参观栈道 注意事项:请勿投喂! |
狼馆为狼量身打造,为满足狼的生活习性和福利需要,场馆在原来山体地形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设计理念,增加山地的坡度,拉开了空间的层次,为狼提供了高、中、低三级活动区域。 |
|
猴山 |
场馆面积:12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猕猴 场馆设置:假山、水池 注意事项:请勿投喂食物! |
猴山于1998年8月建成,面积约1200平方米。2001年修整部分池壁,种树遮阳;2007年7月13日猴山木建构落成投用;2009年修整假山、护坡、为池壁粉饰作画,增设活动设施等;2013年进行改造:增加进入下沉式参观通道,满足游客近距离参观的需求,增设玻璃隔断、护栏、外立面出新、生态水循环系统、丰容设施、管理观察用房,以及园林景观提升等。场内展出动物为猕猴。 |
|
熊谷 |
场馆面积:8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亚洲黑熊和马来熊各两只 场馆设置:水池、山洞 |
熊谷于1998年8月建成,面积800余平方米。1999年后多次对围栏、闸门、护栏进行更新,增加多处丰容设施。展出动物为亚洲黑熊和马来熊。 |
|
狮虎生态园 |
场馆面积:9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非洲狮2只 场馆设置:水坑、遮阴棚 |
狮虎生态园于1998年8月建成,玻璃参观面,面积约900平方米。后经多次整改假山围墙、闸门,增设遮阳平台、电网等。展出动物为非洲狮。 |
![]() |
长颈鹿馆 |
场馆面积:145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规模:长颈鹿四只 场馆设置:遮荫棚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投喂食物、请勿翻越护栏、请勿拍击玻璃! |
长颈鹿园于1998年8月建成,面积1450平方米。2000年增建遮荫棚,整改大门、围栏等。2002年整改供暖系统。 |
场馆 |
基本信息 |
简介 |
图片 |
---|---|---|---|
大熊猫馆 |
场馆面积:30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北大门附近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和和”、“九九”、“平平” 场馆设置:恒温 注意事项:请勿敲击玻璃及投喂食物! |
大熊猫馆于2008年4月建成,2017年9月升级改造完成,面积从1000平米扩大到3000平米,卧室扩至6间,面积由20至40平米不等,满足不同需求;会客厅增加到2个,客厅面积分别为135、140平米;外运动场增加至3个,面积分别为890、550、1100平米。面积达1100平米的第三运动场是生态运动场,里面有乔木和灌木丛。 |
|
细尾獴馆 |
场馆面积:5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25只细尾獴 场馆设置:生态参观隧道 注意事项:请勿投喂动物! |
细尾獴馆于1998年8月建成,原为斗兽场,面积300平方米。2000年后改为跑马场。2013年改造为獴馆,面积500平方米,建有仿石生态笼舍,模拟野外环境运动场,并增加参观隧道。 |
|
狼谷 |
场馆面积:10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30~17:00 展出动物:12匹狼 场馆设置:建有跃层式加沉浸式参观栈道 注意事项:请勿投喂! |
狼馆为狼量身打造,为满足狼的生活习性和福利需要,场馆在原来山体地形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的设计理念,增加山地的坡度,拉开了空间的层次,为狼提供了高、中、低三级活动区域。 |
|
猴山 |
场馆面积:12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猕猴 场馆设置:假山、水池 注意事项:请勿投喂食物! |
猴山于1998年8月建成,面积约1200平方米。2001年修整部分池壁,种树遮阳;2007年7月13日猴山木建构落成投用;2009年修整假山、护坡、为池壁粉饰作画,增设活动设施等;2013年进行改造:增加进入下沉式参观通道,满足游客近距离参观的需求,增设玻璃隔断、护栏、外立面出新、生态水循环系统、丰容设施、管理观察用房,以及园林景观提升等。场内展出动物为猕猴。 |
|
熊谷 |
场馆面积:8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亚洲黑熊和马来熊各两只 场馆设置:水池、山洞 |
熊谷于1998年8月建成,面积800余平方米。1999年后多次对围栏、闸门、护栏进行更新,增加多处丰容设施。展出动物为亚洲黑熊和马来熊。 |
|
狮虎生态园 |
场馆面积:9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非洲狮2只 场馆设置:水坑、遮阴棚 |
狮虎生态园于1998年8月建成,玻璃参观面,面积约900平方米。后经多次整改假山围墙、闸门,增设遮阳平台、电网等。展出动物为非洲狮。 |
![]() |
长颈鹿馆 |
场馆面积:145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规模:长颈鹿四只 场馆设置:遮荫棚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投喂食物、请勿翻越护栏、请勿拍击玻璃! |
长颈鹿园于1998年8月建成,面积1450平方米。2000年增建遮荫棚,整改大门、围栏等。2002年整改供暖系统。 |
场馆 |
基本信息 |
简介 |
图片 |
---|---|---|---|
猩猩馆 |
场馆面积:1293平方米 场馆位置:中心广场南侧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黑猩猩4只、红猩猩4只 场馆设置:分内场馆和外运动场 注意事项:请勿敲击玻璃及投喂食物! |
猩猩馆于1998年8月建成,原建筑面积310平方米。2002年扩建黑猩猩馆150平方米,并对原红猩猩场馆进行改建。2012年委托专业设计研究院进行深化设计,改造后的猩猩馆增加了动物内展厅。2015年增建北侧场馆,整体占地面积1293平方米。 |
|
亚洲象馆 |
场馆面积:1540平方米 场馆位置:中心广场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路麦”(雌)、“麦哥”(雄) 场馆设置:泥坑、喷淋、遮荫系统、行为展示墙等 注意事项:请勿投喂动物! |
亚洲象馆于1997年8月建成,主体建筑高达6米,面积1540平方米,1999年整改围栏和运动场。2009年整改闸门,运动场地面等。2012年进行大象馆丰容改造项目,总投资为220万元,由香港金鸟基金会提供全程设计指导。全新的大象馆落成后呈现云南本土文化风格,为2头亚洲象“路麦”和“麦哥”营造来自家乡的生活环境。其中室内部分增加安全保定笼、沙池以增加大象医疗训练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室外新增的泥坑、喷淋、遮荫系统、行为展示墙和镜面丰容等丰容设施。 |
|
澳洲区 |
场馆面积:4000平方米 场馆位置:放牛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袋鼠、鸸鹋、食火鸡等 场馆设置:水循环系统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投喂! |
澳洲区于2009年10月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该展区采用进入时木栈道参观方式,展现动物原始生态环境元素,构建人、动物、环境和谐融合的展览模式。区内设有红土区域、草地、水溪。展区建有水循环系统,一方面收集雨水,另一方面对废水进行处理并重新利用。 |
|
小熊猫馆 |
场馆面积:600平方米 场馆位置:放牛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小熊猫10只 场馆设置:栖架、树木、植被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投喂食物、请勿翻越护栏、请勿拍击玻璃! |
小熊猫馆有2个内场馆连接着3个外场馆,其中一个外场馆没有玻璃阻挡。 |
|
灵长馆 |
场馆面积:3970平方米 场馆位置:放牛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长臂猿、山魈、狒狒、黑白疣猴等 场馆设置:栖架、遮阴棚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投喂食物、请勿翻越护栏、请勿拍击玻璃! |
灵长馆1、4馆于1998年8月建成,面积440平方米。2003年扩建长臂猿笼舍230平方米。主要展出动物为长臂猿、黑叶猴、环尾狐猴、山魈等。灵长2、3馆于1998年8月建成,面积292平方米。2010年在该馆北侧扩建笼舍,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玻璃参观面400米。动物笼舍以木屋为主,面积约300平方米。展出动物有黑叶猴、白眉长臂猿、白颊长臂猿、黄颊长臂猿、川金丝猴、黑白疣猴、赤猴、熊猴、黑帽悬猴等。2017年重新改造,根据不同品种的动物还原了各自所生存地区的原风貌。 |
|
考拉馆 |
场馆面积:600平方米 场馆位置:中心广场处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梧桐”“茉莉”“柠檬”“柚子”一家四口 场馆设置:恒温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投喂食物、请勿翻越护栏、请勿拍击玻璃! |
考拉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内展厅、外展区、阳光温室展区、体检区、动物隔离治疗区、桉树冷藏室、桉树处理区、人员进出消毒池和更衣区和游客互动体验区等功能区俱全。展厅具有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游客区和考拉生活区两套完全独立的新风系统进行环境控制,确保游客面空气循环与考拉笼舍空气循环不交叉。 |
|
猫科馆 |
场馆面积:20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30-17:00 展出动物:豹、豹猫、猞猁 场馆设置:沉浸式参观体验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拍击玻璃 |
猫科馆保留了原址的山体,将原址地形巧妙运用,在空间被利用化最高的同时,把自然的陡坡、原生态的植被都最大程度的给了动物为了把它们需要的环境尽可能的还原,在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组合山石、设计模拟岩洞,种植大量华北、华南地区特有的针叶林植物用作隐蔽,避免动物受到游客的视线压力。同时用原木搭建不同高度、难度的栖架满足动物攀爬、玩耍、转移等不同需要,增加水池、生态木屑池,制造溪水、湿地等景观,为动物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和探索的区域。人造山洞内还设置了加温系统。 |
场馆 |
基本信息 |
简介 |
图片 |
---|---|---|---|
猩猩馆 |
场馆面积:1293平方米 场馆位置:中心广场南侧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黑猩猩4只、红猩猩4只 场馆设置:分内场馆和外运动场 注意事项:请勿敲击玻璃及投喂食物! |
猩猩馆于1998年8月建成,原建筑面积310平方米。2002年扩建黑猩猩馆150平方米,并对原红猩猩场馆进行改建。2012年委托专业设计研究院进行深化设计,改造后的猩猩馆增加了动物内展厅。2015年增建北侧场馆,整体占地面积1293平方米。 |
|
亚洲象馆 |
场馆面积:1540平方米 场馆位置:中心广场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路麦”(雌)、“麦哥”(雄) 场馆设置:泥坑、喷淋、遮荫系统、行为展示墙等 注意事项:请勿投喂动物! |
亚洲象馆于1997年8月建成,主体建筑高达6米,面积1540平方米,1999年整改围栏和运动场。2009年整改闸门,运动场地面等。2012年进行大象馆丰容改造项目,总投资为220万元,由香港金鸟基金会提供全程设计指导。全新的大象馆落成后呈现云南本土文化风格,为2头亚洲象“路麦”和“麦哥”营造来自家乡的生活环境。其中室内部分增加安全保定笼、沙池以增加大象医疗训练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室外新增的泥坑、喷淋、遮荫系统、行为展示墙和镜面丰容等丰容设施。 |
|
澳洲区 |
场馆面积:4000平方米 场馆位置:放牛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袋鼠、鸸鹋、食火鸡等 场馆设置:水循环系统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投喂! |
澳洲区于2009年10月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该展区采用进入时木栈道参观方式,展现动物原始生态环境元素,构建人、动物、环境和谐融合的展览模式。区内设有红土区域、草地、水溪。展区建有水循环系统,一方面收集雨水,另一方面对废水进行处理并重新利用。 |
|
小熊猫馆 |
场馆面积:600平方米 场馆位置:放牛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小熊猫10只 场馆设置:栖架、树木、植被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投喂食物、请勿翻越护栏、请勿拍击玻璃! |
小熊猫馆有2个内场馆连接着3个外场馆,其中一个外场馆没有玻璃阻挡。 |
|
灵长馆 |
场馆面积:3970平方米 场馆位置:放牛山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长臂猿、山魈、狒狒、黑白疣猴等 场馆设置:栖架、遮阴棚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投喂食物、请勿翻越护栏、请勿拍击玻璃! |
灵长馆1、4馆于1998年8月建成,面积440平方米。2003年扩建长臂猿笼舍230平方米。主要展出动物为长臂猿、黑叶猴、环尾狐猴、山魈等。灵长2、3馆于1998年8月建成,面积292平方米。2010年在该馆北侧扩建笼舍,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玻璃参观面400米。动物笼舍以木屋为主,面积约300平方米。展出动物有黑叶猴、白眉长臂猿、白颊长臂猿、黄颊长臂猿、川金丝猴、黑白疣猴、赤猴、熊猴、黑帽悬猴等。2017年重新改造,根据不同品种的动物还原了各自所生存地区的原风貌。 |
|
考拉馆 |
场馆面积:600平方米 场馆位置:中心广场处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出动物:“梧桐”“茉莉”“柠檬”“柚子”一家四口 场馆设置:恒温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投喂食物、请勿翻越护栏、请勿拍击玻璃! |
考拉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内展厅、外展区、阳光温室展区、体检区、动物隔离治疗区、桉树冷藏室、桉树处理区、人员进出消毒池和更衣区和游客互动体验区等功能区俱全。展厅具有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游客区和考拉生活区两套完全独立的新风系统进行环境控制,确保游客面空气循环与考拉笼舍空气循环不交叉。 |
|
猫科馆 |
场馆面积:2000平方米 场馆位置:大红山 开放时间:8:30-17:00 展出动物:豹、豹猫、猞猁 场馆设置:沉浸式参观体验 参观注意事项:请勿拍击玻璃 |
猫科馆保留了原址的山体,将原址地形巧妙运用,在空间被利用化最高的同时,把自然的陡坡、原生态的植被都最大程度的给了动物为了把它们需要的环境尽可能的还原,在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组合山石、设计模拟岩洞,种植大量华北、华南地区特有的针叶林植物用作隐蔽,避免动物受到游客的视线压力。同时用原木搭建不同高度、难度的栖架满足动物攀爬、玩耍、转移等不同需要,增加水池、生态木屑池,制造溪水、湿地等景观,为动物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和探索的区域。人造山洞内还设置了加温系统。 |
红山森林动物园全年无休,每日开放迎接游客参观。开放时间如下所示:
开园时间: 08:30
最后入园时间: 16:30
闭园时间: 18:00[9]
成人票价:40元
学生(儿童)票价:20元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小贴士:
全日制本科及专科学生须凭加盖本学期学籍注册章的本人学生证购买
1.4米(含)以下儿童免费入园
60周岁(含)以上老人、现役军人、残障人士等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入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