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街

山塘街

中文名 山塘街
宽度 2-6.8米
开放时间 全天
外文名 ShanTangstreet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门票价格 免费
荣誉 2008年中国民族建筑事业杰出贡献奖、2009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苏州民心工程、2010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所属国家 中国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山塘街山塘街(4)山塘街因山塘河而命名。[5]唐宝历元年(825),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开挖成直河(由阊门外护城河直达虎丘山麓),称山塘河,便于行舟。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长堤,长堤宽阔成路,也直通虎丘,当时虎丘称武丘,山上有武丘寺,故诗人笔下直称为武丘寺路,后人称“白公堤”,堤长七华里,又称七里山塘。因介于阊门闹市与名胜虎丘之间,逐渐成为繁华的旅游商业街。

20世纪50年代,改为弹石路。

1956年,自渡僧桥至山塘桥段拓宽,改为沥青路面。

1981年,山塘桥至白姆桥段砌花岗条石路面。

1985年自普济桥至西山庙桥段砌石驳岸,铺小方石路面。

1992年,虎丘以西210米段进行改造,形成明清风格的商业街。

1996-1997年,自白姆桥至普济桥段,改建为六角道板路面。现主要路面全为条形石板铺就,门牌总数为948号。

2002年6月18日启动保护性修复以来,严格遵循“保护风貌、修旧如旧、延年益寿、有机更新”和“分级分类保护”的原则,先后完成了整体风貌保护工作、重要节点修复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文化内涵挖掘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和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天堂里的街市”。吴邦国、贺国强等中央领导,贝聿铭、罗哲文等专家学者,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巴达兰、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等外国嘉宾都曾先后视察山塘,并给予很高评价。

2008年,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荣获“中国民族建筑事业杰出贡献奖”;

2009年荣获“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苏州民心工程”。

2010年荣获“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单位”,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2015年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地理环境

山塘街位于苏州古城阊门外西北,东起阊胥路北首渡僧桥,西到虎丘西南麓西山庙桥。街实测3829.6米,宽2~6.8米,旧时桐桥以东全为石板路。

山塘街上河道多,桥多的特征充分体现了苏州这个水城的街巷特点。其河道逶迤平行,绵延至虎丘长达七里。山塘河的东段民居大多都是临水构筑,水榭和水阁都是由木桩支撑着的。河的西段水面则疏朗宽阔,两岸种植花木绿树。水面上横跨的古桥或平或拱、或单孔或三孔。

山塘沿街两侧的大多数古建筑,大多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几落几进构成的建筑群体,纵向为落,横向为进。其单门面种类有:石库门、栅板门、遮堂门、矮挞门、雀宿檐门等。建筑入口有门厅、轿厅、花厅、楼厅等三到五进,有些住宅则拥有七进,其前后两巷相通。在纵贯线上,明代的建筑几乎都是一路的,但到了清代,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人们开始崇尚奢侈,所以就出现了三路、五路。备弄的设立在纵横交错的各路之间,往往是由备弄隔开的。弄不但是建筑的前后进通道,又起到了各路间的消防作用。

主要景点

古石桥

山塘街古石桥山塘街古石桥山塘街区内,横跨山塘河上的古石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昔日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 

古戏台

古戏台古戏台山塘街古戏台位于通贵桥西侧,是一座“易地移建”的古戏台。戏台原在“东汇路”68号“外安齐王庙”(安庙)内,2003年庙内的古戏台移建到山塘街,被列入“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的古戏台,占地310平方米,建筑面积362平方米。坐北朝南的戏台,黛瓦结顶飞檐翘角。戏台前铺砌的花岗岩石板空地,辟为游客看戏之处。两侧的厢楼,辟为书店、老照片收藏馆等文化场所。戏台呈正方形,上下二层。底层砌筑半墙,墙上设置木构玻璃窗。四角四根方形石柱,支撑起上面的戏台。戏台形制为悬山式,塑“龙吻脊”。翘起的“戗檐”上,排列蹲兽。两侧飞檐下,各悬挂一串红灯笼,题“山塘”两字。东西两侧木柱间,从上至下,分别镶嵌斗拱、垫栱板和挂落。垂莲柱错落其间。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戏台上就演出各类文艺节目。

山塘街上有一座建于清末的“控保建筑”,为中医外科名医许丹鹤之宅,俗称“许宅”。2002年,年久失修的许宅修复。古建专家罗哲文题名“山塘雕花楼”。雕花楼内的第五进,与走马楼南北相对。该戏台临池而建,是一座伸出水面、“半陆半水”的水上舞台。戏台6米见方,高达10.67米,两侧观戏的厢房各宽5.6米。其形制分为上下两层,卷棚歇山顶,飞檐翘角。临水一面和东西两侧,设置低矮的围栏。戏台正中悬挂一块横匾,金底黑字,题额“普天同庆”。两柱镌刻一副对联:“日月星辰耀天地;生旦净末警人伦”。对联寓意演戏如做人,富含人生哲理。

博物馆

苏州商会博物馆苏州商会博物馆苏州商会博物馆于2005年苏州商会成立百年之际,在阊门外山塘街原泉州会馆开馆,是当时全国第二家商会博物馆。该馆通过呈现档案史料,展示了百年来苏州商会的“人、物、事”,成为传播商会和苏商文化的平台。该馆还采用数字展馆形式,通过手机客户端或微信小程序里的图片、文字、语音、视频和部分AR展示资料。

江南船文化博览馆所在地是绍兴会馆遗址,陈列着春秋战船、鸬鹚捕鱼船、郑和船、沙船、漕舫等数十艘船模和舟船构件、船上用具及相关图片资料。 

五人墓

五人墓是在明代苏州人民抗暴斗争中死难的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沈扬、马杰五义士之墓。明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亲信巡抚毛一鹭勾结织造太监李实,仗势在苏州残酷剥削人民,并诬陷被誉为“七君子”的周顺昌等东林党人。苏州人民激于义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暴斗争。后魏忠贤诬陷苏州人民谋反,派兵镇压,颜佩韦等五人为保护群众,挺身投案,临刑时五义士相顾笑谈,痛骂魏忠贤,引颈就刃,慷慨赴义。苏州百姓把毛一鹭为魏阉所造的“普惠生祠”拆毁,葬五人义骨于废基,立碑大书“五人之墓”。复社领袖张溥有感于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撰写了《五人墓碑记》,赞扬五义士的高风亮节。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人文

地方历史

古往今来,山塘向来是帝王国君、文人墨客的钟爱之地。无论是乾隆康熙,亦或是伯虎秋香,都曾流连于山塘河两岸。可谁知,在这优美风光的背后,藏秘着众多浩气长存,甚至是惊天动地的传说故事,比如载入中学语文课本中提到的《五人墓碑记》、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开篇中提到的葫芦庙、弹词名篇《玉蜻蜓》中的经典段落《桐桥得子》、国际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和他家的祖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化团体“南社”、野芳浜处的陈圆圆董小宛,以上所提到的这些都与山塘有关。

旅游信息

交通信息

精品旅游线路之一(180米,龙身):山塘老街、安泰救火会、通贵桥、玉涵堂、山塘人文风情馆、古戏台、江南船文化博物馆、苏州商会博物馆(原汀州会馆)。

精品旅游线路之二(360米,龙头、龙身):阊门城楼、唐少傅白公祠(白居易纪念苑)、御碑亭、山塘老街、冈州会馆、正社、安泰救火会、通贵桥、玉涵堂、山塘人文风情馆、古戏台、江南船文化博物馆、商会博物馆(原汀州会馆)。

全程旅游线路(3600米):阊门城楼、唐少傅白公祠(白居易纪念苑)、御碑亭、山塘老街、冈州会馆、安泰救火会、通贵桥、玉涵堂、山塘人文风情馆、新民桥、古戏台、江南船文化博物馆、商会博物馆(原汀州会馆)、山塘雕花楼、天和药铺、王氏义庄、郁氏家祠、陕西会馆、东齐会馆(山东会馆)、桐桥遗址、观音阁、吴中贝氏纪念馆(贝节孝坊)、古牌坊群、敕建报恩禅寺、普济桥、同善桥、普济堂、引善桥、五人墓、葛贤墓、白公堤石幢、普福禅寺(葫芦庙)、鲍氏义庄祠、李氏义庄、李鸿章祠、虎丘风景区。

乘坐公交406路、317路、529路、44路、64路、游1路、304路到山塘街站下,沿着广济路向北500米左右即到。

乘坐公交游2、146路在虎丘首末站下车步行可到。

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到山塘街站下车。

名胜导览

苏州山塘街风光(21-40)苏州山塘街风光(21-40)(21)山塘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曾是明清时期中国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吴文化的窗口”。街道呈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建筑精致典雅、疏朗有致,街面店肆林立,会馆集聚,再现了山塘街的盛世繁华。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这便是对山塘街的生动写照。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的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清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长卷(也称《姑苏繁华图卷》),画了当时苏州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画的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是个水乡,河道多,桥多,而山塘街是最具苏州街巷特征的典型。它中间是山塘河,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条典型的水巷,这里的房屋沿河有石级。

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荫、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五人墓”安葬着明末颜佩韦等五位义士,他们为了抗议魏忠贤阉党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率众市民暴动,最后慷慨就义。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问陶)晚年寓居于山塘街青山桥和斟酌桥间,颜所居曰“乐天天随邻屋”,日与好友石韫玉、孙星衍等诗酒唱酬,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病逝山塘街,著名诗人吴锡麒《哭张船山》云;“却思斟酌桥边水,鸣咽还应到九原(君寓吴门斟酌桥)”、“如此惊才仅中寿,问天何苦更生才!”再向西行,就到了有“吴中第一胜景”之称的虎丘山,峰峦塔影,山林气象更使人神往。

最佳旅游时间:春季最佳。无论是春光灿烂还是春雨缠绵,苏州都是一幅动人画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