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现已建成有六条主要街道。 竹峪镇交通方便,省道万阿公路纵贯全境,竹澌路、竹溪路、竹康公路纵横交错,构成南北向交通网络。
竹峪 关山清水秀, 森林覆盖率70%以上。胜产木耳、 香菇、 野生菌的 红菌、 冬瓜花、 鸡腿菇、 大脚菇、 岩耳、 竹荪、、 竹笋等、 野生天麻、 杜仲、 黄柏、 木通、 银杏等中药材和野生 树花菜、 蕨菜、筌菜等特色农副产品。地下资源也十分丰富有煤、铁矿、石灰石、桃红石。清澈的肖口河穿镇而过,养育了品种繁多,肉制鲜美的各种鱼类。出产毛竹,斑竹、尺竹。
竹峪关也有鲜为人知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竹峪街道坐落在由三座桥组成的展翅的 凤凰身上,在街的中间位置有清朝修建的财神楼,现只有遗址。
竹峪关因有满山遍野的竹子生长在山谷之中而得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红军文化,传说三过时期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的猛将张飞,从湖北领兵进入巴山,昼伏夜行,悄悄来到竹峪关外,埋伏在毛竹林里,黎明时突发奇兵,一举夺关。而后,夜 过巴州,智擒 严颜,攻城略地,直捣闽城,与 诸葛亮会师,为开创蜀汉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张飞夜过三关就有竹峪关,至今还有一地名“喂马池”,传说是张飞夜过三关是给马喂水的地方。
竹峪关也有灿烂的红军文化,血战万源的第一仗就是在竹峪的观音梁打响的。1933年5月中旬, 刘存厚以8个团1万余人的兵力据此雄关,欲切断红军后路,再伺机出击。配合 田颂尧全歼红军于川陕边界地区。根据红军总部的战略意图,5月17日,红11师、红10师分别由涪阳坝、洪口场,日夜兼程奔赴竹峪关。 红四方面军前线指挥部也由 王家坪转移至董 溪口, 徐向前总指挥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红11师师长 倪志亮,将主攻包台山的任务交给33团。团长 程世才根据侦察员“发现有一座离敌人主阵地只有几十公尺远的山崖,从上到下长满青藤,可供红军攀援上去偷袭敌人”的报告,立即把任务交给一营,一营又马上将任务交给善于夜战的三连,一、二连紧跟后面作为二梯队。三连长选出最善于钻林爬崖的川北藉战士20人,编成两班,每人配备冲锋枪一支、手榴弹10枚,乘着夜色,在张连长的带领下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山崖。
张连长率部到达崖下,崖有四丈来高,好似刀砍斧削。他安排外号叫“小燕子”的 张青第一个上去。张青纵身一跃,抓住青藤,很快就“爬”上了半崖。他稍停片刻,又一鼓作气上到山顶,放下手中的绳子。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经过20分钟,20个勇士全上去了,接着三连余部和其他两个连都攀了上去。营长命战士们一律换上敌军衣帽,绕过敌人岗哨,潜入到敌营腹部。同时又派人插到敌前卫营和团部中间,把敌电话线接到自己的耳机上,探听敌情。
18日凌晨四点钟,包台山上五发红绿白信号弹划破夜幕,紧接着一阵阵排子枪响掣群山,睡梦中的敌人还没有弄明白就做了枪下鬼,敌人除少数仓促举枪乱射外,大多数举手投降。当时程团长带着二、三营从包台山正面进攻。在内外夹击下,仅30分钟就击溃廖雨辰旅的一个团和一个营,占领了包台山。竹峪关战斗从18日凌晨四点半钟打响,到是下午四点结束,共毙伤俘敌1200余人,缴获长短枪支约1300余支,轻重机枪数10多挺, 迫击炮15门,子弹数十万发。
有佐证: 竹峪关三圣阁序 年份:公元1901 蒲志先关于竹峪的简介:
在清末小小的竹峪就有全国各地在这里设立的会馆,出名的有浙江会馆, 广州会馆,在当时被誉为川东北的“小上海”。
竹峪关三圣阁序 年份:公元1901
蒲志先
竹峪关旧有财神楼,无 龙王庙,历年雨水愆期,祈祷有应。士民欲构龙王庙以妥神庥,苦无基址,众议财神楼居镇之中,当水之口,基址极佳,而楼仅一层,狭隘卑小,不足以壮观瞻。且年已久远,势将倾颓,不若因而新之,易小而大,易一而三,不惟崇祀二圣,亦且 崇祀奎星。
议成,呈于官,官是之。于是土木并兴,始于庚子之冬,成于辛丑之秋,楼共三层,高约数丈,画栋雕梁,焕然一新。上曰文星阁,中曰青龙阁,下曰天一阁,三圣同阁,锡福无疆,殆所谓一举而三善皆备者乎。非特此也。吾观竹峪山虽高,而群峰会萃,有送迎拱列之形;水虽细而二流交汇,有曲折潆洄之致;市虽小而通商致远,为纳货聚财之区。即斯三者,敻乎尚矣。兼之文风日盛,文人叠出,其故何哉?抑亦镇市当山水之中,楼适当镇市之中,後枕层峦,前临流水,巍然耸峙,扼要争奇,振全体之精神,挹四山之爽翠。其形则街列左右,如鸟翼将舒,其脉则龙奔江河,如头角特立于众山环绕之中,忽睹此秀逸美丽之象,则所谓文峰者此也。夫文运之开,必待文峰之立,此似青囊之说,然地灵人杰,理实可信,非谬言也。至于卷帘看山,凭栏玩水,清风常住,明月自来,助词客之胸襟,阔文人之眼界,景随时而更新,情因人而递变,则登楼者自领之,吾不复赘云。
题记:
此据民国《万源县志》。蒲志先,通江 廪生。咸丰十一年(1861)任潼川府训导。三圣阁,在县城西二百里竹峪关中街,原系财神楼,清代改修为三层,祀文星、财神、龙王,是仙道共祀。据文,疑此文当是蒲志先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