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来桥

紫来桥

中文名 紫来桥
曾名 子来桥,良弼桥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紫来桥位于桐城市龙眠街道办事处东大街西入口的龙眠河上,为舒庐通衢之要道。

始建于宋末元初,建桥者为邑人方德益。明嘉靖末易木桥,名“紫来桥”,取“紫气东来”之意。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复修,名子来桥。

康熙四年(1665)改木桥,后毁于洪水。

雍正十二年至乾隆二年,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捐金重建石桥,邑人感其德,更名“良弼桥”。

嘉庆、咸丰、同治和民国间有多次修葺,名紫来桥。

1984年复修。紫来桥东西走向,长48米,宽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用麻条石垒成,桥西头第一孔为拱券,其他四孔用长方条石铺砌,桥面有一深辙痕。桥垛设尖形分水墩,其设计科学,造型独具特色。

桐政字(1985)189号文件公布为市保单位。紫来桥紫来桥

基本信息

紫来桥:原名桐溪桥,曾名子来桥,良弼桥,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市区龙眠河上。桥东西走向,东接东大街,西抵紫来街。全长48米,宽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用麻条石垒成。桥西头第一孔用麻石砌拱券,其它四孔用巨型长方条石铺砌,呈方形。桥的迎水面设尖形分水墩,今西头第一垛分水墩不存。桥面中间有一道较深的古辙道痕迹,印证着老桥的古朴与沧桑。历史上紫来桥曾几度被毁。好在当地民风淳朴,每次紫来桥被毁之后,总有乡贤捐资重修。

最早建石桥的捐助人叫方德益,是后来桐城派名人方苞(日后另行撰文介绍)的祖先。紫来桥是取“紫气东来”之意。清初桥基渐圯,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邬汝楫复修,延邑人、内阁中书陈焯作《桐城县重造东门桥记》勒石立碑(今不存)。

康熙四年(1665年),改建木桥,七年(1668年)知县胡必选加以修葺,构造坚实,往来称便,一度更名为“子来桥”。时人韩胪有诗云:“朱栏照水赤,白石凌波苍。履桥若平地,车驱骑连行。”纪其盛况。

乾隆初,毁于洪,大学士张廷玉,捐金数万,重建石桥,两岸俱有桥亭。邑人德之,更名为“良弼桥”,取清世宗皇帝赐书匾额“调梅良弼”之意。邑生姚兴泉词云:“桐城好,桥跨大河滨,捐俸经营赖良弼,筑堤防御有恭人,七省是通津”。

其他信息

嘉庆五年(1801年),桥毁于山洪。二十年(1815年),知县吕荣易建木桥。咸丰年间,洪圯桥亭,复遭兵燹。

同治三年(1863年),知县薛元启筹款再建石桥。九年(1870年)又加修葺,后因年深日久,洪水冲刷,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再行修复。

1984年,桐城县人民政府,拨款修整桥垛,更换桥栏和及少数桥梁。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紫来桥”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政府再次修缮紫来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