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街道办事处

公明街道办事处

中文名 公明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 100.3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公明简介

年日照总时数2134小时,年平均气温2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境内有水库13座,库存容量为1800多万立方米,茅洲河由东到西,经松岗流入珠江口。公明街道办又是著名的侨乡,有海外华侨、港澳同胞1万多人,分布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公明街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到2005年,公明街道生产总值生产总值97.11亿元,全街道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71.62亿元,实收工缴费5.3亿港元,实际利用外资0.79亿美元,两税总收入1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亿元。全街道总供水4116万吨,总供电167325万千瓦时。

公明街道陆海空交通方便。陆道有贯穿全境的"松白"一级公路。公明至深圳机场、火车站有专线客车,并开辟了广州、汕头、梅县、湛江和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汽车客运线路。街道内村道路实现了硬底化。海道有福永码头可通香港、广州、珠海、汕头等地。空道有深圳国际机场,可通达国内各大城市及世界各国。

公明街道环境优美,街道平坦宽阔,规划有序,街道中心区建有3.8万平方米的雅丽西式广场和雕龙画凤的公园牌坊,公明街道办卫生清洁,治安良好,1997年被评为卫生先进镇,1998年7月份被评为广东省卫生镇,1998~1999被评为广东省文明镇,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卫生镇,2002年被评为中国经济百强镇,2003年被评为绿色村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先进镇、广东省教育强镇。

历史沿革

公明街道建制于明清时期。先后建周家村圩、白龙岗圩、永长圩、丰和圩等。后因宗族纠纷,在楼村武举人陈海神、合水口村麦晓孙的倡议下,于1929年在合水口与上村交界处建公平圩,1931年正式命名为"公明"圩,取"公道"、"光明"之意。公明地域在历史上先后隶属于番禺、博罗、东莞、新安、宝安等。其行政名称亦多次变更:1950年属宝安县第四区;1952年10月改属第七区;1958年10月与光明农场一起组成光明人民公社;1959年4月并入松岗人民公社;1961年7月分出;1983年7月改为公明区;1986年10月改称公明镇。1993年1月1日,宝安撤县设宝安、龙岗两区,2004年7月1日,公明镇改为公明街道,公明街道归深圳市宝安区管辖。

人口民俗

公明街道办事处户籍人口中,以讲粤语为主。居民姓氏主要有:麦、陈、曾、梁、钟、吴、张、周等姓。麦、陈为公明街道的两大姓氏,其人口占户籍人口的75%。最大的行政村是楼村,其中户籍人口3225人。

公明街道民间传统的节日主要有: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而最大喜庆气氛的是春节。除夕前一天,家家户户在门口贴上新春联,除夕夜零时起,鞭炮一直响到天亮。大年初一锣鼓阵孟子,"狮子"上门贺年。亲朋好友在春节期间互相登门拜年,已婚男女给小孩派发"利是"。

公明街道年老居民中,还有一部分保贸着逢初一、十五烧香、放鞭炮的习俗。

地理环境

公明街道下辖19居民委员会。2005年底,总人口502720人,其中户籍人口21973人;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此外,有华侨、港澳台同胞400多人,分布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内衣集聚基地简介

深圳市(公明)内衣集聚基地位于深圳市公明镇西北部,总占地面积2628亩,总投资超过20亿元。该基地是深圳市实施园区带动经济战略,做大做强产业的一个强力举措,基地由工业区、生活服务区和内衣科技创新中心区组成,基地内有维珍妮国际有限公司,新兴橡根厂等世界知名内衣品牌企业,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一个以专业生产内衣为主导产业的大规模、高效益,中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内衣生产出口基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