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鲁·聂鲁达智利诗人。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生于智利中部的帕拉尔城,[9]卒于黑岛(一说圣地亚哥)。早年丧母,1906年迁居智利南部的特木科镇。父亲是一名铺路司机。在特木科读中学时开始写作。1917年7月在特木科《晨报》发表题为《热情与恒心》的文章,署名内夫塔利·雷耶斯,是诗人第一次发表作品。此后,他不断使用不同的笔名在首都和家乡的学生刊物上发表习作。1920年起,正式使用巴勃罗·聂鲁达的笔名。1921年3月,到圣地亚哥教育学院学习法语。不久,诗《节日之歌》在智利学生联合会举办的文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巴勃罗·聂鲁达从1927年起,在外交界供职,先后任智利驻科伦坡(1928)、雅加达(1930)、新加坡(1931)、布宜诺斯艾利斯(1933)、巴塞罗那(1934)、马德里(1935~1936)的领事或总领事。在马德里期间,主办了《绿马诗刊》。这时期的主要诗作是《大地上的居所》。第一卷发表于1933年,反映“一个移植到狂烈而又陌生的土地上的外来人的寂寞”。第二卷发表于1935年,色彩已经较以前鲜明。1936年6月,西班牙内战爆发。他坚定地站在西班牙人民一边,参加了保卫共和国的战斗。1937年发表诗篇《西班牙在心中》。然后奔走于巴黎和拉美之间,呼吁各国人民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939年3月被任命为驻巴黎专门处理西班牙移民事务的领事,全力拯救集中营里的共和国战士,使数以千计的西班牙人来到拉丁美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改变了聂鲁达的诗风。他于1940年8月到墨西哥城就任总领事,并访问了美国、危地马拉、巴拿马、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家,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在此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事正酣,苏联人民正在与希特勒法西斯浴血奋战。聂鲁达到处演说,呼吁人们援助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献给斯大林格勒的情歌》和《献给斯大林格勒的新情歌》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1943年11月,聂鲁达回到圣地亚哥。不久,在黑岛买下了一处别墅,着手创作他最重要的诗作《漫歌》。
《伐木者醒来吧》插图1945年是聂鲁达的一生中难忘的一年:他当选为国会议员。1946年智利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大批共产党人被投入监狱。聂鲁达不得不中止《漫歌》的创作。他的住宅被放火焚烧;他本人也遭到反动政府的通缉,从此被迫转入地下,辗转在人民中间,继续从事创作。在此期间,他完成了《1948年纪事》和《漫歌》两部长诗的创作。
1949年2月他离开智利,经阿根廷去苏联,并到巴黎参加世界和平大会。此后他到过欧、亚、美的许多国家,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并继续从事诗歌创作。1951~1952年暂居意大利,其间曾到中国访问。1952年8月智利政府撤销对他的通缉令,人民以盛大的集会和游行欢迎他的归来。回国后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完成了《元素的颂歌》(1954)、《元素的新颂歌》(1956)和《颂歌第三集》(1957)。1957年当选为智利作家协会主席。
聂鲁达墓。前方是太平洋。1969年9月,他接受了智利共产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这次竞选只是促成人民联盟各党派携手合作的一种策略。当人民联盟推举S.阿连德·戈森斯为共同候选人之后,聂鲁达立即退出竞选,支持阿连德直至取得最后胜利。1971年4月被阿连德政府任命为驻法国大使。1973年9月23日,聂鲁达辞世[10]。
巴勃鲁·聂鲁达(3)1945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并于同年加入了智利共产党[8],1949年被选进世界和平理事会,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7]。1950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奖。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1]。
小说《邮差》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国,同名电影荣获1996年奥斯卡金像奖。中文版《邮差》是被翻译的第31种语言。
出版年份 | 作品 | 原文名 | 类别 |
1923年 | 《黄昏》即《晚霞》 | Crepusculario | 诗集 |
1924年 |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 Veinte poemas de amor y una canción desesperada | 诗集 |
1925年 | 《奇男子的引力》 | Tentativa del hombre infinito | 诗集 |
1926 | 《指环》 | Anillos | 诗集 |
1926年 | 《居民及其希望》 | El habitante y su esperanza | 小说 |
1959 | 《爱情十四行诗100首》 | Cien Sonetos de Amor | 诗集 |
1960年 | 《英雄事业的赞歌》 | 诗集 | |
1961年 | 《智利的岩石》 | Las Piedras de Chile | 诗集 |
1961年 | 《典礼的歌》 | Cantos Ceremonirales | 诗集 |
1967 | 《船工号子》 | 诗集 | |
1968年 | 《白天的手》 | L’Homme qui Rit | 诗集 |
1969年 | 《世界的终结》 | la Legende des siecles | 诗集 |
1969年 | 《还有》 | Quatre-Vingt-Treize | 诗集 |
1970年 | 《烧红的剑》 | La espada encendida | 诗集 |
1970年 | 《天石》 | Las Piedras del Cielo | 诗集 |
1970年 | 《海啸》 | 诗集 | |
1972年 | 《孤独的玫瑰》 | La Rosa Separada | 诗集 |
1972年 | 《无用的地理学》 | 诗集 | |
1973年 | 《处死尼克松和赞美智利革命》 | Incitación al Nixonicidio y alabanza de la revolución chilena | 政治诗 |
1974年 | 《冬天的花园》 | Jardín de Invierno | 诗集 |
1974年 | 《黄色的心》 | El Corazón Amarillo | 诗集 |
1974年 | 《2000年》 | 2000 | 诗集 |
1974年 | 《疑问之书》 | Libro de las Preguntas | 诗集 |
1974年 | 《挽歌》 | Elegía | 诗集 |
1974年 | 《挑眼集》 | Defectos Escogidos | 诗集 |
1978年 | 《我命该出世》 | Para nacer he nacido/Passions and Impressions | 诗集 |
1980年 | 《看不见的河流》 | El río invisible | 诗集 |
出版年份 | 作品 | 原文名 | 类别 |
1923年 | 《黄昏》即《晚霞》 | Crepusculario | 诗集 |
1924年 |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 Veinte poemas de amor y una canción desesperada | 诗集 |
1925年 | 《奇男子的引力》 | Tentativa del hombre infinito | 诗集 |
1926 | 《指环》 | Anillos | 诗集 |
1926年 | 《居民及其希望》 | El habitante y su esperanza | 小说 |
1959 | 《爱情十四行诗100首》 | Cien Sonetos de Amor | 诗集 |
1960年 | 《英雄事业的赞歌》 | 诗集 | |
1961年 | 《智利的岩石》 | Las Piedras de Chile | 诗集 |
1961年 | 《典礼的歌》 | Cantos Ceremonirales | 诗集 |
1967 | 《船工号子》 | 诗集 | |
1968年 | 《白天的手》 | L’Homme qui Rit | 诗集 |
1969年 | 《世界的终结》 | la Legende des siecles | 诗集 |
1969年 | 《还有》 | Quatre-Vingt-Treize | 诗集 |
1970年 | 《烧红的剑》 | La espada encendida | 诗集 |
1970年 | 《天石》 | Las Piedras del Cielo | 诗集 |
1970年 | 《海啸》 | 诗集 | |
1972年 | 《孤独的玫瑰》 | La Rosa Separada | 诗集 |
1972年 | 《无用的地理学》 | 诗集 | |
1973年 | 《处死尼克松和赞美智利革命》 | Incitación al Nixonicidio y alabanza de la revolución chilena | 政治诗 |
1974年 | 《冬天的花园》 | Jardín de Invierno | 诗集 |
1974年 | 《黄色的心》 | El Corazón Amarillo | 诗集 |
1974年 | 《2000年》 | 2000 | 诗集 |
1974年 | 《疑问之书》 | Libro de las Preguntas | 诗集 |
1974年 | 《挽歌》 | Elegía | 诗集 |
1974年 | 《挑眼集》 | Defectos Escogidos | 诗集 |
1978年 | 《我命该出世》 | Para nacer he nacido/Passions and Impressions | 诗集 |
1980年 | 《看不见的河流》 | El río invisible | 诗集 |
巴勃鲁·聂鲁达(3)聂鲁达在拉美文学史上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伟大诗人。[12]
聂鲁达一生有三个主题:爱情、诗歌和革命。聂鲁达把这三个主题都演绎得淋漓尽致,推向堪与马丘·比丘高峰试比高的高度。他的爱情是与他的爱情诗互为一体的。他的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3],第一首就是《女人的肉体》,还有他的《我的船长》、《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都是爱之绝唱,在全世界引起长久的回声。
人们对聂鲁达爱情诗和他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更感兴趣的同时,他的《西班牙在我心中》、《逃亡者》,以及众多反抗不公不义的诗篇,很值得怀念,[14]即使他在涉及意识形态方面并非无可挑剔。
聂鲁达的作品之所以能长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是因为他是写人民的。尤其在进入成熟期之后,他所描写的都是时代的重大题材,如西班牙内战、智利人民的斗争、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拉丁美洲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各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等。在将政治生活转化为诗歌的过程中,他注意保持语言和形象的艺术魅力,将现实的政治内容与他所熟悉的各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