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堰镇

时堰镇

中文名 时堰镇
车牌代码 苏J
别名 梅家圩、梅家堰
火车站 东台站
机场 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
国家/地区 江苏省东台市
著名景点 万莲禅寺、冯道立故居、九州公园
电话区号 0515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古代

西汉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临淮郡海陵县,县治设于时堰。

东晋安帝义暨七年(公元411年)置海陵郡(郡治设于时堰),辖宁海、建陵、蒲涛、临江、如皋五县。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设江都府为东都,属东都泰州海陵县。

清朝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建立东台县,时堰隶属之。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5月 建时堰区公所;

1957年8月 建时堰乡;

1958年9月 建时堰人民公社;

1968年4月 成立时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6月 成立时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2年 第一个全国文明村诞生于时堰镇嵇东村。

1984年4月 成立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人民政府;

2010年4月 合并后港镇,成立新的时堰镇。

地名含义

据清人《时村志》记载:时堰其名不知始于何时,考证北有杨公堤又名杨公堰。想即“堰”所由来。至于“时”字则无可引证。

经济结构

时堰镇连同兴化市戴南、张郭、茅山,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兴泰和东台市溱东共同组建江苏省三市(区)七镇苏中不锈钢产业基地,是全国著名的不锈钢之乡。

时堰镇油菜花时堰镇油菜花时堰镇打破了里下河水乡传统的以稻麦棉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拓桑养蚕。2005年与富安茧丝绸公司衔接,实行“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全面发动栽桑养蚕。时堰镇新拓桑园80公顷,栽培大棚蔬菜6.67公顷,新增养殖大户81户,百头猪场、千只鸡场达280个。

新种植意杨银杏等树木7.2万株,成片造林600多亩,形成了5公里长的泰东河和1公里长的幸福河圩堤林带。 大力实施“三清”工程,对全镇84条河道水生杂草集中突击清理整治,清除水生杂草800吨。

201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5亿元,同比增长13.5%;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8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552 亿元,增长9%;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30亿元,增长11%,工业用电量4.5亿千瓦时,增长14%;外贸出口3050万美元。投资5亿的苏创公司年销售超10亿元。

2014年,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全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苏创高强新材料、运星机械科技、康隆电动车配件、宏大耐热材料),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竣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苏创高强新材料、爱利德双合金锯片、康隆公司电动车配件、博鸿塑业塑料制品、宏大耐热材料),其中亿元项目2个。引进总部经济2家(太仓盛发工贸有限公司、泰州盛平运输有限公司),合作重组企业1家(江苏元兴线缆项目)。苏创、正祥、联众开票销售超亿元,苏创、正祥、金谷纳税超千万。10个“222”工程项目累计投资3.5亿元,全部当年竣工、当年达效。全年创省高新技术产品4个、盐城市名牌产品2个、盐城市知名商标1个。金谷不锈钢在上海股交所Q板上市,港泰公司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时堰镇定报企业由16家发展到19家,纳税1万元以上的企业由78家发展到116家。

新增私营企业39家,新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0个,500万元以上项目15家。

时堰镇陶庄村时堰镇陶庄村(30)2005年实现工业产值21.16亿元,工业销售20.15亿元,利税699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67%、24.04%、22.31%。

2014年,以“载体建设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园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平台集聚效应。投入1600多万元实施园区平整、新嵇村二组68户拆迁和园区道路黑色化改造,园区整体形象明显提升。

协调供电部门,架设20千伏双回电力线路1条;协调金融部门,镇融资平台为企业担保资金1.2亿元;协调国土部门,新批用地指标18.67公顷。全年新建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内河港顺利交付使用。

港口建设的牵动,吸引了苏创高强新材料、爱利德工具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其中苏创高强新材料项目全部投产后,可望形成产能100万吨铸件、年销售40亿元、纳税8000万元。

城镇建设

2014年,坚持规划引领,以省道610及610接线段为核心,修编完善3平方公里新镇区规划,城市规模和发展空间得到新拓展。

在上年完成陶庄等10个村庄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对六烈等8个村庄进行规划修编,为加快镇村建设提供新保障。加速在建工程推进,投资1亿元的天子邑四星级大酒店和3#、4#、5#、6#楼,投资2.4亿元的阳光新城1#、2#楼,投资4000万元的文港花苑小区1#、2#、3#楼,投资1000万元的农民公寓楼主体工程年内全部竣工,全年新增商品房面积8.5万平方米。

投资2600万元的610接线段工程加快推进,确保与610省道同步通车。精心规划打造的新嵇北安置区26户开工建设,集镇主干道、泰东工业园绿化提档升级工程顺利推进。

时堰镇春天风景时堰镇春天风景(16)2014年,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加快完善公共服务,扎实推进实事项目。实施路桥改造工程,投入600万元新建农村公路26公里,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资金200万元,兴办10个村10Km道路通达工程,投入250万元改建缪陆大桥、修缮东溱线后港段路面

。实施卫生室三年提升计划,投入80万元,完成1增8改任务,改厕工程投入60万元完成“五村”改厕1000座。上海—南京—淮南特高压电力线路80户拆迁,73户签订协议,交房拆除有序进行。投入260万元继续推进城乡联网供水,投入50多万元实施镇敬老院达标建设工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市领先。

通过土地经营、盘活资产、争取资金等方式化解镇级债务2000万元,村级基本实现“零负债”。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100人次。持续推进社保、农保扩面,新增参保人员3120人。全镇13000多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时领取基础养老金。新农合参保资金486.2万元,参保6.3万人,参合率100%。全年新增低保54户,累计1075户、1794人。开展农副产品、餐饮、食品流通等环节专项整治,保证全镇食品药品安全。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投资20多万元对散葬烈士墓和后港烈士纪念广场进行维修出新。

围绕“打造新镇区、建设新园区、建设新社区”目标,委托专业单位修编46平方公里的集镇总规、1.7平方公里的新镇区控制性详规、1平方公里的新社区修建性详规以及新园区建设规划,通过修编规划引导时堰未来发展。投资1200万元建成集镇新区东环大道,镇区初步形成“四横四纵”交通网络。

新农村建设

2014年,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镇。投入20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及11.6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实现集镇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研究出台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实施方案,投入500多万元,全面落实河道保洁、垃圾处理、工程维护、镇村绿化“长效管护、督查监管、考核奖惩”工作责任和各项措施。

实施泰东河“清水工程”,有效改善主干水道水体环境。沙杨村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创建快速推进,申报创建省“美丽乡村”,19个村居场、28个村庄点创建省一星级康居示范村和环境整洁村,各村、居、场全面落实公共服务运行服务长效管护机制。

2014年,按照规模化带动、产业化发展、特色化推进的思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广新型机械,在上级奖补基础上,镇拿出专项资金配套奖补新购大拖,全年新增大型拖拉机80多台套、大型联合收割机10多台套,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31家,农业机械化率达89.6%。

培植大户典型,以双马养殖场和兴凤家禽养殖场为龙头,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畜禽养殖新模式,推广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有效解决畜禽粪污对环境的影响,全年培育千头猪场4家、万只蛋禽场1家、千只羊场4家,申报百万元养殖企业1家。

调整种植结构,按照“缩棉减油、增加粮食、扩大蔬菜特经”的结构调整思路,全年粮食面积6666.7万亩,比上年增加333.33万亩,其中,水稻3266.68万亩,小麦3400.02万亩,;棉花333.33公顷,比上年减少200公顷;油料333.33公顷,比上年减少200公顷;瓜菜蔬菜800公顷,比上年增加133.33公顷。

时堰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进,群众参合率达93%。时堰镇504名特困群众享受到低保待遇。

194名农村计划生育群众得到奖励扶助。平安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建成东台市“民主法制示范村”3个。

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初见成效。一些社会矛盾和陈积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资源特色

时堰镇农业基础扎实,是东台有名的鱼米之乡。又在多种经营上形成特色。利用水资源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事养殖鱼、虾、蟹、甲鱼以及挂蚌育珠生产。时堰镇境内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丰富。有10多口油井已开采出油,年产原油3万多吨。现已探明除石油资源之外,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有待进一步开发。

盛产蒲包

范公堤西的时堰镇,历史上是盛产蒲包的地方,清代水利学家冯道立编撰的《时村志》上,曾用“蒲岭连云”,形象当时的情景。可知当时时堰的蒲包生产已经很具规模了。时堰的蒲包生产,历史悠久,最迟在明朝就已盛产。清初,每年生产的数量已在上百万只,是时堰四乡农民的主要副业,约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乃至全部。

时堰蒲包业的盛起,归功于范公堤以东沿海滩涂遍布的大大小小的盐场,由于盐的生产量不断增加,蒲包量的需求量也逐步增长,推动了当时蒲包业的发展。抗日战争初期,是时堰蒲包生产最兴旺的时期。

地方特产

后港王氏茶干、刀切手擀面、蟹黄肉包、盐水干子、生粉饼、

鱼汤面、凤糖糕、油炸虾糍、蒲包干、花生酥、杂碎糖等

十景简释

长堤远眺:长堤(杨公堤)即泰东河堤,明御史杨澄所造,站在堤上远 望,但见泰东河水清澈,白帆点点,景色优美。

同井春耕:镇左右农田都以九百亩成片,有古井田遗迹。从中可以看出 时堰历史悠久。

芦洲飞雪:镇南皆芦苇荡,每到秋天芦花象雪花在空中飘。

蒲岭连云:用菖蒲织成蒲包,用于装盐等物,历史上淮南各盐场装盐所 用蒲包都在这里进出,蒲包商聚集,堆货成岭,有“时堰 姑娘会做包”的说法。

虹桥锁浪:虹桥在镇西河上,泰东河水至此,在此处被阻。

堰口归帆:泰东河时堰运盐河口,船只往来到时堰停泊,都在此处下帆入港。

西林柳色:镇西南有柳林,春夏间浓萌叠翠,秀色可餐。

南蒲荷香:镇南有荷池,花开时香闻数量,常有游人玩赏。

一湾新月:一湾地名,在镇西北,每月初三,新月如钩。

教育

高中 东台市时堰中学(江苏省三星级高中、江苏省重点中学)
初中 时堰镇初级中学、时堰镇后港中学、
小学 时堰镇中心小学、时堰镇后港中心小学
幼儿园 时堰镇中心幼儿园、时堰镇新区幼儿园、时堰镇后港幼儿园、

名人

柳敬亭 清代扬州评话祖师
冯道立 清代著名水利学家
邰爽秋 著名教育家
赵蓝天 中国现代画家
高二适 著名书法家
吴为山 当代国际知名雕塑家

获得荣誉

高中 东台市时堰中学(江苏省三星级高中、江苏省重点中学)
初中 时堰镇初级中学、时堰镇后港中学、
小学 时堰镇中心小学、时堰镇后港中心小学
幼儿园 时堰镇中心幼儿园、时堰镇新区幼儿园、时堰镇后港幼儿园、

词条图册

柳敬亭 清代扬州评话祖师
冯道立 清代著名水利学家
邰爽秋 著名教育家
赵蓝天 中国现代画家
高二适 著名书法家
吴为山 当代国际知名雕塑家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