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果

谢清果

中文名 谢清果
专业方向 华夏传播研究;两岸传媒研究
职称 教授
职务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基本情况

学习工作经历

1994~1998, 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0至2003,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3至2006,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6至今,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工作;

2006-09至2009-09,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

学术兼职

  1. 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
  2.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主编
  3. 《华夏传播研究》主编
  4. 福建省传播学会副秘书长
  5. 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6. 《老子学刊》副主编
  7. 《道学研究》副主编[2]

主授课程

本科生:《新闻学概论》《华夏传播概论》《华夏文明传播》等课程;

研究生:《中国传播理论研究》《研究前沿(传播学)》《史论精解(传播学)》等课程。[2]

学术研究

主要贡献与特色

1、拓展华夏传播研究新境界,提出建构“华夏传播学”的学术研究目标,在建构理论体系方面有所建树,在学科建设方面有所进展,已形成本、硕、博三个层次的教材和教辅建设体系,主持学校核心通识课程《华夏文明传播》,先后编撰出版了《华夏传播学读本》《华夏文明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华夏传播学引论》《华夏文明与舆论学中国化研究》《光荣与梦想:传播学中国化研究四十年(1978-2018)》等标志性成果。

2、推动中华文化经典与传播学的对话与融合工程,将《中庸》《论语》《庄子》《墨子》等元典与《对空言说》《传播的历史》等西方传播学经典进行学术对话,努力阐发中华元典的传播学智慧,从而为建构传播学“中华学派”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出版了《中庸的传播思想》,即将出版《论语的传播思想》《庄子的传播思想》等系列丛书。

3、提出建设“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新的研究领域,希望系统梳理华夏文明的传播特质,以为推进中西文明和谐交流,提供“中国方案”,并阐述了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提出了华夏传播观的特质在“共生传播”,正带领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已撰写了《中华文明传播的世界意义》《共生交往观: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等系列论文,主编《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

4、提出“老子传播学”研究新领域,努力在老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方向有所成就,主持福建省精品线上课程和厦门大学核心通识课程——《道德经》,已出版《和老子学传播——老子的沟通智慧》《和老子学管理——老子的组织传播智慧》《和老子学养生——老子的健康传播智慧》《大道上的老子——<道德经>与大众传播学》《生活中的老子——<道德经>与人际沟通》等系列作品,即将出版《道德经大众读本》《和老子一起思考》等普及读物。

5、拓展海峡传播研究新方向,提出建构“对台宣传学”的构想,深化了“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研究”,系统阐述了“建构两岸传媒特区”的构想,带领团队系列研究了“台湾新闻自由”观念变迁,出版了《两岸关系与新闻宣传研究》《台湾新闻观念变迁与两岸传媒交流前瞻》《新媒体与两岸关系》等著作,主编《两岸关系与海峡传播研究文库》。

6、探讨科学传播研究领域,研究中国科学文化的思想来源与科学传播政策等,已出版《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中国科学文化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国视域下的新闻传播研究》等著作。[2]

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华夏传播研究;海峡传播研究;科技传播研究;文明传播研究[2]

科研课题

  1. 主持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基础、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
  2. 主持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主流媒体的百年传播研究”子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西对话与国家形象建构方略”
  3. 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文化认同研究”
  4. 主持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海峡两岸传媒交流与政治互信研究”
  5. 主持201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闽台传媒特区与两岸政治互信研究”
  6. 主持2011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台湾新闻自由与闽台传媒业先行先试研究”
  7. 主持2010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道家符号传播思想研究”
  8. 主持2009年“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研究”获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3批二等资助
  9. 主持2010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科技传播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
  10. 参与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一国两制新闻理论与实践”[2][4]

主要学术成果

主要论文

  1. 《说服的艺术:华夏“察言观色”论的意蕴、技巧与伦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10期。
  2. 《文明共生论:世界文明交往范式的“中国方案”——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思想体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3. 《礼之起源——中国古乐的媒介功能观新探》,《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4. 《天下一家:新时代人类文明交往观的中国气派》,《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5. 《共生交往观的阐扬——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4]
  6. 《尼尔·波兹曼论媒介技术演进与社会话语变迁》,《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年第2期。
  7. 《 媒介环境学派与“技术决定论”关联的再思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8. 《 内向传播视域下的先秦儒家“慎独”观》,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9. 《新子学之“新”:重建传统心性之学——以道家“见独”观念为例》,《人文杂志》2017年第5期
  10. 《传播学“中华学派”建构路径的前瞻性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11. 《2011-2016:华夏传播研究的使命、进展及其展望》《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期。
  12. 《作为儒家内向传播观念的“慎独”》《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1期。
  13. 《 华夏舆论传播的概念、历史、形态及特征探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14. 《中西传播理论特质差异论纲》,《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11期。
  15. 《 华夏公共传播的概念、历史及其模式考索》,《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6. 《风草论:建构中国本土化传播理论的尝试》,《现代传播》,2015/09
  17. 《两岸网络公共领域中的身份认同及其交往逻辑的功能考量》,《台湾研究》,2014/05
  18. 《两岸政治互信中的传媒角色、功能及前景》,《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9. 《“解严”后政党角力下台湾新闻自由的进步与迷思》,《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 《海峡两岸新闻交流政策的困境与出路展望》,《现代传播》,2014年第3期。
  21. 《“两岸”的平潭,抑或“平潭”的平潭?——<平潭时报>消息来源与议题建构的视角》,《台湾研究集刊》,2013/02
  22. 《公共传播视域下的“魏晋清谈”及其当代遗思》,《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23. 《海峡两岸传媒共同市场构建的现实需要与理性前瞻》,《现代传播》,2010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4. 《台湾新闻自由与民众监督的博弈与出路》,《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3期
  25. 《台湾三大报的新闻评论特色及其启示》,《台湾研究》,2010年第3期。
  26. 《台湾新闻自由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困境探析》,《台湾研究》,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7. 《闽台媒介共同市场先行区设想》,《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2010年第1期
  28. 《内向传播视阈下的老子自我观探析》,《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5期。
  29. 《道家语言传播效果的求美旨趣》,《哲学动态》2008年第4期
  30. 《老子思想中的媒介拟态环境批判意识及其治理之道》,《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

主要著作

  1. 《华夏传播研究:媒介学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2. 《华夏文明研究的传播学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
  3. 《华夏传播学的想象力》,九州出版社,2018年。
  4. 《华夏文明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九州出版社,2016年。
  5. 《两岸关系与新闻宣传研究》,九州出版社,2016年。
  6. 《台湾新闻观念变迁与两岸传媒交流前瞻》,九州出版社,2017年。
  7. 《大道上的老子——道德经与大众传播学》,九州出版社,2016年。
  8. 《生活中的老子——道德经与人际沟通》,九州出版社,2017年。
  9. 《<道德经>与当代传媒文化》,世界道联出版社,2014年。
  10. 《华夏传播学引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
  11. 《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科学出版社,2011年。
  12. 《中国科学文化与科学传播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 《道德真经精义》,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
  14. 《中国视域下的新闻传播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15. 《和老子学传播——老子的沟通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
  16. 《和老子学养生——老子的健康传播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
  17. 《和老子学管理——老子的组织传播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2][4]

主要科研奖励

  1. 《道家语言传播效果的求美旨趣》论文,获2010年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 《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研究专题》(系列论文),获2011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 《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专著),2013年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 《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2009年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