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殿邦

杨殿邦

逝世日期 1859
别名 字翰屏
代表作品 《菜香小圃诗集》
目录导航

人物信息

人物作品人物作品        姓名:杨殿邦

        性别:男

        出生年月:1777年不详

        国籍:中国

        朝代:清朝

        籍贯:安徽泗州

        民族:汉族

        身份:政治人物

人物简介

故居旧址故居旧址        杨殿邦(1773---1859),字翰屏,号叠云,泗州招贤乡人,今属江苏省盱眙县鲍集乡梁集村。杨宪益的曾祖父后迁居淮安。嘉庆十九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史书记载“天资聪慧,善书画,工诗词古文,精武术骑射”,先后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河南乡试正考官、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兼顺天府尹、山东乡试正考官、贵州按察史、山西布政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仓场总督兼户部侍郎,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漕运总督,在沿海抵抗外国入侵有功。咸丰年间从淮安南下,在扬州东北面邵伯镇一带阻击太平军,被太平军打败,清廷将他罢官,在军中戴罪作战,令福济取代他的职务,咸丰9年(1859)卒于军中,恤赠太仆寺卿。

        著有《菜香小圃诗集》、《心太平居文集》等。

漕运情怀

家乡旧址家乡旧址        杨对故里有较深厚感情,曾多次回乡祭祀,至今其家乡一带尚有关于他的民间传说,多年之前,尚有其墨迹在民间留存。杨殿邦为人幽默风趣,交游者众,传说与泗州某寺主持相交甚厚,一日游寺,住持请其留下墨宝,他挥手便写下了住持的法号:法海大和尚。围观者大为惊讶,接下来他又写出自己的名讳:泗州杨殿邦。墨迹淋漓,一时皆大欢喜。这幅字后流入民间,被钱巷一户收藏,有人以数十斗米换未成。杨殿邦位至总督,署领漕运,但为人不事张扬,回乡祭祖时,轻舟简从,不惊动地方。传说一年回乡祭祖毕,从淮河上船,经肖咀、花园咀绕经盱城停舟休息,其随从上岸购物,误撞县衙人员,事情处理后,船出盱城,已至老子山附近,地方才得知,县令急追,陪罪并挽留下小住。在盱期间,杨殿邦应留有诗文的,只是已无缘觅得。目前可见的杨殿邦诗,是题《推蓬春意图》咏梅花:“万花飞动墨香迟,写遍南枝与北枝;仿佛罗浮人入梦,一双翠羽欲来时”。该画现藏于广东博物馆。

        现在盱城留有唯一关于杨殿邦的历史记载,是刻于清道光25年(1845年)的哈晋丰重修敬一书院记。此碑现存第一山,一个半世纪来,字迹依稀可辩:敬一书院者,崇圣书院故址也--岁久倾圮--邑绅杨侍郎叠云、汪廉访孟棠首捐倡修。杨殿邦对家乡还是有贡献的,他援助泗州学子,兴教劝学,由此可见一斑。

北京盛邦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杨殿邦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具中国律师资格;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在读。先后在中纪委、香港华润集团等机构服务多年。历任实达电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锦华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董事,现任北京盛邦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殿邦

  1988.09~1991.07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1.07~1995.09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化教研室助教,讲师;

  1995.09~1998.09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天然药化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8.09~2000.01 法国Paul Subatiar大学药学院访问学者;

  2000.09~2003.09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2003.095至今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室主任。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化教研室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学现代中药研究中心教授。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总后科技新星”、“第八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荣誉。担任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及《中国中药杂志》等国内十本重要学术期刊编委及审稿人。主要从事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体内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创新中药的研究,主持国家863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基金等16项基金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2篇,其中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Planta Medica 等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100篇,EI收录5篇,出版专著2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国内发明专利20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得中药一类新药临床批文3项,二、三类新药证书和临床批文6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