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简于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共有七百多枚。后经整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包括《缁衣》、《五行》、《老子》、《太一生水》五部,为先秦儒道两家典籍与前所未见的古代佚书共十八篇。
郭店楚简于一九九三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虽数经盗扰,仍幸存有八百余枚。其中有一少部分无字简;有字简据整理后的数字统计,共存七三O枚,大部分完整,未拚合的小碎片数量不多。郭店一号楚墓位于纪山楚墓群中。历年的考古资料证明,这裹是一处东周时期楚国的贵族墓地,其南面约九公里便是东周时期楚国的都城--纪南城。郭店一号墓是一座土坑竖穴木椁墓,其中遗存的铜铍、龙形玉带钩、七弦琴飞漆耳杯、漆奁等文物的形状及纹样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战国时期楚文化的风格。发掘者推断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参见《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一九九七年七期)。郭店楚筒的年代下
限应略早于墓葬年代。
郭店楚墓竹简 郭店楚简的形制不尽一致。就长度而论,可以分作三类: 一类长度在三二·五厘米左右;另一类长二六·五-三O·六厘米;第三类长一五-一七·五厘米。竹简的形状也有两类。 一类竹简的两头平齐,另一类的两头修削成梯形。竹简上都有用以容纳编缦的契口。前两类长度的竹简每简有两个契口,上下各一个。最短的一类竹简则有三个契口,上、中飞下各一个。抄写同一篇古书所用竹简的长度和形状是一致的,而且上下契口的间距也是相同的。郭店楚简的长度比荆门包山楚简要短许多,前者是传抄的古书,后者是公文、文书`卜筮祭祷记录和遣策。它们的不同应是楚国简册制度的反映。
郭店楚简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国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点,而且字体典雅、秀丽,是当时的书法精品。这批古书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和文书,是由专门的人抄写的。这次发现的分上下两栏抄写的格式和校正补抄文字的插入方式都是在以往楚简中所未见的。
郭店楚简出土时业已散乱、残损,虽然依据竹简形制、抄手的书体和简文文意进行了分篇飞系联,但已无法完全恢复简册原状。各篇原来皆无篇题,现在的篇题是由整理者拟加的。这批楚简包含多种古籍,其中两种是道家学派的著作,其余多为儒家学派的著作。
简本《老子》甲、乙飞丙是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它的绝大部分文句与今本《老子》相近或相同,但不分德经和道经,而且章次与今本也不相对应。简本《老子》分见于今本《老子》的三一章,其内容有的相当于今本全章,有的只相当于该章的一部或大部。简本现存二O四六字,约为今本的五分之二。由于墓葬数次被盗,竹简有缺失,简本《老子》亦不例外。故无法精确估计简本原有的数量。
《太一生水》是一篇佚文。文中的「太一」就是先秦时期所称的「道」。该文主要论述「太一」与天、地、四时、阴阳等的关系,是一篇十分重要的道家著作。
《缁衣》的内容与今本《礼记·缁衣》大体相合,但两者的分章及章次却差别较大,文字亦有差别。两相校勘,可以发现今本的若干错误。《五行》曾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简本文字与之有一些相异之处。以前有学者论证,《缁衣》的作者是子思。马王堆帛书整理者指出,《五行》属于思孟学派。此次两篇著作同出于一墓之中,或许暗示当时思孟学派在楚地流传甚广 。
前言
凡例
图版
老子
甲
乙
丙
太一生永
缁衣
鲁穆公问子思
窮达以时
五行
唐虞之道
忠信之道
成之闻之
尊德義
性自命出
六德
语叢致一
语叢二
语叢三
语叢四
释文注释
老子
甲
乙
丙
太一生水
缁衣
鲁穆公问子思
窮达以时
五行
唐虞之道
忠信之道
成之闻之
尊德義
性自命出
六德
语叢致一
语叢二
语叢三
语叢四
附 竹简整理号与出土号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