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虎

徐虎

座右铭 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0年12月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徐虎,男,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中共党员。1950年出生,1975 年参加工作,现任上海西部企业(集团)徐虎物业有限公司物业总监。

徐虎自从事水电维修工作以来,踏实肯干,服务周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他制作了3只“特约报修箱”挂在居委会、电话间墙上。多年来,他每天晚上7点准时打开报修箱,义务为居民修理2100余处故障,花费了6300多小时的业余时间。有8个除夕夜,他都是在工作一线度过,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晚上七点的太阳”。他主动带徒,手把手地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理念传授给徒弟,形成了广泛的“徐虎效应”。24小时“徐虎热线”开通的十余年间,每年都要接到各类报修、咨询电话3万个左右。在上海各行各业的服务热线中,“徐虎热线”的知名度、美誉度始终名列前茅。1998年以后,徐虎开始从事管理工作。从普通的水电维修岗位到企业管理岗位,他坚持角色变了,“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信念不变,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敬业、钻研和奉献精神,积极钻研物业管理和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结合实践撰写了多篇具有前瞻性和可操性的研究论文。他是中共十五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

生平经历

1975年,徐虎进入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房管所,成为一名水电维修工。

1998年以后,徐虎同志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历任徐虎物业经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支部书记等职。

2002年5月,调任上海西部企业集团任物业总监。从普通的水电维修岗位到企业中层管理岗位。

2010年底退休,而与此同时成立徐虎志愿者服务工作室。[2]

个人荣誉

1986年、1988年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1989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五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1997年作为党员代表出席十五大,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亲切接见,并为他题词:“为人民服务,点滴做起,贵在坚持”。

2009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徐虎同志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和“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有影响的劳动模范”,并赴京出席了“双百”人物座谈会、颁奖典礼和国庆阅兵,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个人事迹

1975年,徐虎从郊区农村来到上海城里,当上了房修水电工,担负起管区内6000多户居民的水电维修、房屋养护工作。徐虎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是菜农,过去的家境并不宽裕。徐虎读书时,一直都靠学校发给的助学金。因此,父母经常教育徐虎,不要忘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干房修水电这—行,虽然脏一些,累一些,总还是个技术活。“身有一技之长,不怕家中断粮”。徐虎记着父亲的话:“阿拉是普通工人出身,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话是这么说,可是,当徐虎第一次去居民家修阻塞的抽水马桶时,还是傻了眼:粪便、草纸、污水淌了一地。别说干活,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但是,看看居民焦急的样子,想想自己干的就是这一行,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徐虎忙着干活,居民在边上忙着端茶、敬烟。马桶修好了,居民连声道谢。事后,还特地给房管所写了感谢信。这件事,给徐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想,自己干了份内的工作,居民就这么感激,真的应该尽心尽力做好。从此,只要一有空,徐虎总是认真学习房修水电技术。碰到居民报修,徐虎一喊就到,及时解决。碰到难做的活儿,徐虎千方百计做到居民满意。每次修理完毕,徐虎都主动做好清洁工作;对居民的酬谢,他笑着谢绝;碰上挑剔的居民,还要耐心说服。一来二去,徐虎和居民们的关系从生疏变得熟悉、融洽丁。从居民的欢笑声、赞扬声中,徐虎体验到了人生的欢乐、工作的价值。再脏、再累,心里也是高兴的。

1984年底,上海市主要新闻单位和市有关部门共同发起了由市民评选“上海市优秀社会服务工作者”的活动。市民们纷纷投徐虎的票。结果,徐虎获得了一等奖。当房管所里的同志们兴高采烈地上门送奖时,这个普通劳动者的家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亲友们燃放鞭炮表示庆贺。徐虎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不知该怎样回报居民们的信任。他走家串户,征询居民们对房修服务的意见。结果,归结到一句话:维修一定要及时。

1985年6月23日是个星期天,徐虎在房管所以及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光新二村、石泉路75弄和石泉六村,挂上了3只“夜间水电急修特约服务箱”,上面写着“凡属本地段的公房住户如有夜间水电急修,请写纸条投入箱内。本人热忱为您服务,每天开箱时间晚上7点。中山房管所徐虎”。打那以后,每天晚上7时,徐虎总是骑着“老坦克”,带着工具包,走向3个报修点。然后按照报修的纸条,挨家挨户上门修理。

打从挂箱服务的那天起,在徐虎的心里就没有了“星期日”和“节假日”,只留下“为民服务”4个字。劳碌了—年,谁不想在除夕夜与家人团聚一堂,欢欢喜喜过个年。但是,这10年来,徐虎是怎样度过除夕的,他的工作记录上是这样记载的:

1985年除夕,光新路人民浴室进水阀爆裂;

1986年除夕,南黄海石油公司断水;

1987年除夕,石泉六村27号,棉纺一村27号,石泉路75弄3户居民报修;

1988年除夕,信谊新村34号18户居民家断水;

1990年除夕,石岚三村48号居民家断水;

1991年除夕,潘家湾123弄9号屋顶水箱断水;

1992年除夕,管弄路61弄29号水管冻裂漏水;

1993年除夕,石泉六村12号207室抽水马桶堵塞。

8个除夕,徐虎为居民贺年守岁,为群众排忧解难。1988年除夕,徐虎照旧在晚上7时去开箱服务。发现3只报修箱里没有一张纸条,就放心回家吃年夜饭丁。女儿看到这么“早”回家的父亲,高兴得不得了。还和父亲约定12点钟一起放鞭炮。想不到夜里10点多钟,又有人敲门了,原来是信谊新村的18户居民家突然断水。徐虎二话没说,拎起工具包匆匆出门。他爬上断水居民家屋顶,冒着刺骨的寒风修理。家里人等到辞旧的爆竹声响了,还不见徐虎的踪影。女儿提着“八百响”,含着眼泪等待着父亲的归来。直到凌晨1g寸左右,徐虎才回到家里,带着女儿到阳台上点燃爆竹。后来,女儿在作文里写着:“虽然父亲没有和我们一起好好过节,但在充满爱心的世界里,我始终感受到父亲伟大的爱。

个人精神

徐虎精神是社会主义历史条件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徐虎精神是共产主义光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时代先进的民族精神。徐虎精神是“心系群众,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地体现了他“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实际行动中。徐虎精神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并反映出这一特定时代的鲜明特征。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引起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变化。然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与之相适应的仍然是提倡包括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勤劳俭朴、不畏艰难等高尚品德在内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徐虎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融的,而弘扬徐虎精神则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优质服务,市场经济要求人们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确保产品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如此。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发扬徐虎的全心全意、一丝不苟的精神,树立“消费者至上”,“顾客至上”的观念,尽心尽力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只有服从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为重,才能获得保障和最终的满足。徐虎曾经十分形象地阐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去奉献。”“你要索取,我要索取,向谁索取。”他始终把自己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与社会的健康发展自觉地联系了起来,在平凡工作中,使人生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无私奉献,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按劳取酬,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提倡徐虎那种无私奉献精神。我们的国家还不很富裕,需要全体人民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倘若人人都以分配原则为借口,在报酬上斤斤计较,不肯尽半点义务,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就很难迅速发展起来。我们要按劳取酬,但更要无私奉献。

人物评价

踏上管理工作岗位的徐虎,从来都保持着工人阶级的本色。虽说身份变了,地位变了,但他一直牢记着江泽民同志对他的亲切勉励:“为人民服务点滴做起,贵在坚持。”徐虎朴素地认为,物业管理和服务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真正要做到位、做到家,经验和窍门很多,非下苦功不可。由于工作职能发生了变化,客观上他直接上门为居民群众服务的机会少了,为弥补这个缺憾,他主动向组织提出挂牌授徒,以使“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徐虎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徐虎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已遍布西部集团的各个物业企业。徐虎经常到徒弟所在的小区管理处走走看看,遇有棘手的报修单,他都会拽着徒弟上门,亲自示范,悉心指导。小蔡是徐虎2004年收下的新徒弟,工作的普陀物业公司距集团本部有10余公里,徐虎每个月都要抽空去上二三趟,与小蔡促膝交流,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更注重传授爱心。每每在徐虎指点小蔡时,身边的人会越围越多,大家都怀着尊敬和急切的心情,以能得到徐虎的口授心传为荣。在徐虎的倡议下,2004年11月,西部集团还特意举办了物业员工拜师授徒签约仪式,徐虎师徒在内的数十名员工喜结对子,再次掀起了“三学”热潮。

一对一的传授固然好,但涉及面终究有限,徐虎希望能把自己对工作的深切体会和丰富经验掏出来,以发挥更大作用。1999年底,徐虎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业余大专学业,怀揣着红彤彤的毕业证书,他萌发了一个念头,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笔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建议写下来。5年多来,徐虎勤学苦练,笔耕不止,在《支部生活》、《解放日报》、《上海房地》、《城市开发》、《中国建设报》等报刊发表管理论文和工作体会30余篇近4万字,其中不乏观点新颖、思路超前、可操作性强的文章。徐虎2002年撰写的《论物业管理将走入大盘时代》一文,《解放日报》2002年8月22日还特地向徐虎作了《做好准备迎接物管大盘时代》的专访。在蓬勃开展的上海市物业行风评议活动中,徐虎除认真履行物业总监职责,做好分内事外,给物业员工以极大的启迪。他的研究成果为2004年集团物业行风评议由以前的中游水平一举挺进全市三甲,起到了积极作用。

社会影响

1996年4月17日,中宣部、国家建设部和上海市委在北京联合举行徐虎先进事迹报告会。1996年4月18日,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首都各家新闻媒介纷纷在头版头条位置大篇幅地介绍徐虎的先进事迹,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徐虎的热潮。上海市委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学习徐虎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

社会作用

徐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用自己辐射的光为别人导航,出现了“徐虎效应”,涌现了“徐虎班组”、“徐虎群体”。中同物业公司第一公司是徐虎所在的班组。10余年来,班组成员在徐虎精神的感染下,牢记“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的服务宗旨,在设施陈旧、管道老化、报修矛盾极为突出的地区创出一流的服务质量。该班组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班组、红旗班组,并在1993年荣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殊荣。水电工王耀齐自1986年调入徐虎所在的班组后,跟着徐虎学艺,他耳濡目染师傅的言行,于1989年1月在管弄新村以个人的名义挂出了3只夜间特约报修箱,并把家中的地址公布于众,被居民称为“徐虎第二”。

1992年,他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并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4年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在普陀区东新地区,出现一个被誉为“徐虎第三”的黄卫国,在普陀区曹安地区,出现了一个被誉为“徐虎第四”的蒋德宽,他们或挂出了报修箱,或索性将铺盖搬到了所里值班室,热情地为地区居民排忧解难。1994年,他们双双当选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在普陀区曹杨地区还出现了一个被誉为“徐虎第五”的水电工冯宝荣,他在服务地区公开报修电话和自己的BP机号码,推出了急修流动服务车。1996年,他获得了上海市劳动模范的殊荣。

徐虎精神,不仅在房管系统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也在跨行业中引起了社会的瞩目。在上海戏剧家协会的会场里,众多的剧作家聆听过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在大学校园的主题班会上,学生围绕着徐虎探究人生、青春。明星似罗盘指引着这些“天之骄子”的生命风帆。在工厂、商店、机关……在北京、大连、长沙……徐虎,以一颗金子般的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

退而不休

2012年4月28日全国劳模徐虎:“退而不休”的生活也精彩黑框眼镜透出谦逊和蔼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