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大海

职业 工人
中文名 龙大海
目录导航

事件详情

 

吉林省松原市男子龙大海因为绿化带的护栏刮烂了儿子的手套,竟破坏了35米长的绿化带护栏,被管理人员当场抓住扭送警方。松原市领导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松原电视台通过《松原新闻》栏目播放了龙大海公开道歉的画面。

公开道歉也是一种惩罚,而且是一种耻罚,比那些限制几天人身自由的拘留,对一个人的惩罚力度还要大。当龙大海在电视上面对全市市民公开表示“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没有给孩子当一个好的榜样。我在这里向全市人民表示道歉”时,他的公开道歉足以影响他的一生。在孩子眼里,他是一个坏榜样;在社会眼里,他是一个破坏分子;在家庭眼里,他在电视里狼狈道歉是耻辱。公开道歉这一惩罚方式,将永远烙在这个市民身上。道歉是一种良心上的事情,属于“良心自由”的范畴。领导作为社会的管理者,行使权力对他人的“良心自由”强加干涉,他人的感情和意志不能自己做主,人身、人格和基本人权,也就没有了价值。不得不说,批示要求道歉侵犯了他人的“良心自由”,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也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事件评论

 

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龙大海破坏护栏,涉嫌损毁路面公共设施,被行政拘留,这是他所必须承担的治安责任。市委书记一个批示,要求他向全市道歉,这是没有根据的添加,形成为一种“责任加派”。龙大海不是不可以被要求道歉,但前提是应有具备合法性的规定在前。没有这样的规定,就地批示,就地执行,这岂不是谁有权,谁就可以灵机一动,要求公民为自己的过错而承担莫名其妙的后果?

为过错而道歉,是个人承担良心责任的公开形式,不要走调成权力压迫的产物,不管这种权力是某个权力人物,还是一种集体的公意。强迫良心,强制灵魂,总是野蛮的。社会可以有舆论和道德评判,但不应有“强迫道歉”,而且强迫的道歉,真实性十分可疑。如果龙大海是一个官员,情况应有差别,因为他掌握权力,公众应对其道德水平有高的要求,被提出道歉要求是合理的,但即使这样,他仍然有接受与不接受要求的选择,只是他要准备为此而承担追责不断扩大的后果。但龙大海只是一个公民,他破坏了35米护栏,损害全市公共利益要向全市道歉,那么那些故意犯罪的人,杀人越货的人,破坏了全市人民的安全感,是不是也要在判刑之外向全市道歉,他不道歉又怎么办呢?

权力对权利的伤害,永远要提防;强者对弱者的伤害,永远要警惕。龙大海因儿子在护栏处受伤,一怒而破坏公共护栏,有歉可道,但道不道应可自选;蓝军批示要求龙大海向全市道歉,大概也是一怒,一己之怒也好,挟公怒而行也好,得以实施,终究是权力无依据地处置公民,更加有歉可道,蓝军应当向龙大海道歉。中央在大力倡行依法行政,每个官员一言一行当以法律为边界。依法行政,不能靠怒来怒去。普通人一怒,会做不智之事,但还不难控制;而权力的力量怒火一发,会烧到哪里,往往没个边,所以才需要接受监督,接受约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