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忠烈祠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上悬“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悬“忠烈祠”匾额,走廊两侧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腾冲会战概要、告滇西父老书等碑文。祠内外立柱刻有国民党军政要员及远征军20集团军将领等人的题联、挽诗、悼祠。祠内正面为孙中山遗像及遗嘱,两侧墙上嵌有 9618位阵亡将士题名碑石。
腾冲, 滇西重镇,与缅甸毗邻,历代都是 军事要地,也是二战期间我国唯一的外国援华物资通道——滇缅公路的侧翼支撑点。
1942年5月上旬,日本侵略军由缅甸攻入滇西。由于中国军队及时炸毁 怒江桥,日军受阻于怒江西岸,侵占我怒江以西3万多平方公里国土。
为完成 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策应中国驻印军在缅甸 密支那的作战,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从 六库栗柴坝到施甸打黑渡近200公里的多个渡口,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向滇西的腾冲、龙陵、芒市、 畹町等重镇发起反攻。
出征前,蒋介石于4月25日致电远征军,强调“此次渡江出击之胜负,不仅关乎我国军之荣辱,且为我国抗战全局成败之所系”。英国首相丘吉尔为滇西反攻专门电贺中国政府,表示“伫候其进展之佳音”。美国陆军部部长史汀生对国际媒体称,“滇西远征军怒江出击,是东南亚过去一周内盟军作战的重要新闻”。
滇西反攻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腾冲、 松山、和龙陵三地。
腾冲一直以“ 火山”“ 热海”的独特地质特征闻名于世。腾冲的城墙,也以那些经受过地底沸腾锻造的熔岩石围筑而成,坚固异常,日本人占据后,城内更是战壕工事密布,光碉堡就有30余座。
8月2日,远征军炸开西南城墙,部分突击队员冲入腾冲城内。8月14日,美军飞机轰炸东门日军指挥部,日军148联队队长藏重康美大佐被当场炸死。17日,远征军从多处缺口冲入城内开展巷战。9月9日,远征军夺取城区主要街道,日军被包围在城东北的狭窄地域。蒋介石再次电令远征军,“腾冲必须在九一八国耻纪念日之前夺回。”日军代理指挥官也预感末日来临,于9月12日晚向长官致电决别,烧毁军旗、密电码,破坏无线电设备,准备背水一战。13日,远征军发动决战。9月14日,城内残敌被肃清,腾冲完全光复。
战后的腾冲一片残垣断壁,古建筑悉数被毁,历史名城变成一片瓦砾,这一仗被日军称为当时3个“ 玉碎战”之一。
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腾冲战斗全歼守城日军6000余人,中国军队亦阵亡团长李颐、覃子斌等将士8000余人,地方武装阵亡官兵1000余人,盟军(美)阵亡将士1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