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6.62平方公里,略呈梯形。地势南高北低,海拔最低69米。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历下区东南部。
东从山东省纺织学校经经十路向北沿济南灯泡厂东墙到冶金机械厂,与济南市郊区接壤;西到历山路(不含路两边单位),与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相邻;南从羊头峪水库沿羊头峪西沟至纺织学校,与千佛山街道办事处相邻;北从冶金机械厂沿和平路(含路两边单位)向西到历山路,与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相邻。
办事处驻和平路中段。 解放前,文化东路地区除马家庄、羊头峪庄外全部是山丘、田地、坟茔。解放后,属济南市郊六区和直属乡。 1951年直属乡划归郊六区。1955年9月,郊六区撤销,农业户划归济南市郊区,驻地单位山东师范学院、济南第七中学、济南第八中学划入历下区。
1982年2月成立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
到1985年底,辖和平路、健康路、科院路、山师东路、文化东路、羊头峪东沟、羊头峪西沟、山师北街、山大路、经十路10条道路。现设和平路、山师东路、文化东路、师东新村、山大路、山师大、科院路、环山路、羊头峪、中创开元、清华园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办事处成立以后,开始发展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业。
辖区内有两个派出所,省市机关、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驻区部队80多家,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警察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师附中等重点教育单位11所,中创开元山庄、中润裕华园、永大清华园、盛基汇景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均在辖区内,是历下区文化繁荣和商贸繁华的地区之一。
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区域经济发展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项目建设和载体培育为牵引,以打造特色楼宇和特色产业带为支撑,以强化便企协调服务为重点,整合盘活社会资源,着力推进支柱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财税增长,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成效较为明显。2006年度地方财政收入1.1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36亿元,招商引资6.8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0万美元,出口创汇1.04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1亿元,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2315人,养老保险征缴1531人。
到1985年有齐鲁化工仪器厂、 齐鲁锅炉除垢公司两个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01.75万元,利润30.12万元。有废品收购店、群利副食品店、群益饭店、群利小吃部、打印组5个商业单位,营业额26.85万元,利润1.73万元。 文化东路地区有驻地单位127个,其中省属单位30个。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办上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发展税源经济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立足辖区实际,发挥区域优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的进展。先后荣获全国社区服务示范街道、全国首批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示范科普画廊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先进基层党员活动室、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等3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中组部、民政部、司法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计生委等国家部委先后到街道视察工作,对文东办事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