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秀山

通海秀山

目录导航

景点简介

通海秀山位于通海县城南。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相传汉之田勾 町王毋波始在此辟山林、建古刹、立亭园。千百年来,经通海节度使、大理国王段思平等历代的扩建修缮,文人学士、百姓官宦的爱护与完善,遂成为林木丰茂、文采斐然、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

地理位置

秀山,位于云南玉溪通海县城南隅,峰顶海拔2060米,垂直高度近200米,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游览面积1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

气候、交通条件

秀山,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凉冬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如春。交通极其便利,东汉(公元25—56年间),通海的人行道路西可达于玉溪、晋城、昆明方向,东可抵于建水等地,自古就是交通的枢纽。现在,4车道的高等级公路横贯通海,西接玉元高速公路、东连通建(通海至建水)高速公路,由县城至秀山景区也可乘坐大型旅游客车,行2公里就可到达。

主要景点

秀山,始于西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时名青山,唐谓秀山,宋名普光山,元、明称玉隐山,清代又恢复了秀山之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始名秀山公园。

汉元鼎元年,汉武帝封庄跷的后裔毋波为田勾町王,始在秀山辟园林,建古刹。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今尚存田勾町王庙、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涌金寺、白龙寺七大古建筑群体。

秀山,自西汉元鼎元年始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沧桑,历史悠久,多元文化积淀丰厚。据《大明一统志》载,秀山是云南四大名山之一,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点苍山齐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秀山时留下了赞美秀山的诗名,清康熙时,云南按察使许弘勋在《通海邑去序》中称誉秀山“秀甲南滇”。建国后1949年至1979年,秀山公园为滇南的游览胜地,隶属通海县秀山镇代管,1979年10月至今隶属通海县人民政府文化旅游局下属的一个单位。

登秀山,近观翠林芳草,聆听清泉幽韵,远眺南山北湖峙对,万壑千峰笏立,云山烟霞岚绕,真乃仙韵无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