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它们有着各自的特长。要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终极理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并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吴军博士写作《文明之光》系列,希望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 人类文明。虽然今天不同的地区发达程度不同,文明历史的长短不一,国家亦有大小之分,但是文明之光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影响,并且成为了奠定我们今天发达世界的基石。
吴军博士从来不坐在书斋里编书。为了创作《文明之光》,他走遍世界各地寻访当年文明的遗迹,并到各大博物馆参观了大量的文物。加上他在不同文化、不同机构下科研工作的积累,这一切赋予了他难得的史料厚度和相关知识底蕴;而从科学家向投资家身份的成功转型,使得他常常能道出超越同侪的见识。
书中文字轻松优美,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毫不夸张地讲,这是一本在今天快速消费时代,适合人们拿在手上慢慢欣赏品读的好书。
内容提要 第一册
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暨创作《浪潮之巅》、《数学之美》之后,将视角拉回到人类文明史,以他独具的观点和纵横捭阖的文字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段特写,有机地复原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貌。
作者所选的创作素材多来自于十几年来游历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对其内容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文明之光》系列第一册讲述从人类文明开始到近代大航海这一历史阶段,共八个专题。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获奖畅销书《浪潮之巅》及《数学之美》的作者。
吴军博士是谷歌公司早期员工之一。在谷歌,他和辛格(美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搜索专家)、Matt Cutts(谷歌反作弊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全球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
2010年—2012年,他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同时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2012年回到谷歌,负责开发了被认为是“下一代搜索”的谷歌自动问答系统。同年,他作为创始合伙人共同创立了中关村硅谷风险投资基金(ZPark Venture)。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得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他还获得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
吴军博士还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和校国际事务委员会顾问,他也长期担任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家顾问。同时,他也是数家投资基金、创业公司的董事和顾问。
序一 跨界写作的勇气
序二 大数据时代感受人文和科技的跨界之美
前言
引子 一年与半小时—年轻的人类
第一节 我们的星球
第二节 生命的诞生和进化
第三节 最后的半小时
第一章 金字塔和死者之书—古埃及文明
第一节 偶然的伟大发现
第二节 最古老的文明
第三节 金字塔
第四节 灿烂的古埃及艺术
第五节 埃及文明和青花瓷
第二章 轮子、拼音文字和铁器—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
第一节 轮子和楔形文字
第二节 汉 谟拉比法典
第三节 冶铁的发明和人类最早的条约
第四节 亚述— 血腥与文明
第五节 最后的辉煌— 空中花园
第三章 垄耕种植法和科举— 中国的农业文明
第一节 水利、垄耕种植法和农具
第二节 先进的选官制度
第三节 宋代— 幸福的农业社会的顶峰
第四章 科学之路— 从毕达哥拉斯到托勒密
第一节 几何学
第二节 物理学
第三节 天文学
第五章 罗马人三次征服世界— 罗马法
第一节 罗马的崛起与司法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罗马法的体系和法学的发展
第三节 罗马法的复兴和影响
第六章 人造的奇迹— 瓷器
第一节 陶和瓷
第二节 上天的眷顾
第三节 宋代青瓷
第四节 青花瓷器
第五节 风靡世界
第六节 日本的崛起
第七节 从炼金术士到月光社成员的尝试
第八节 瓷器在今天
第七章 一个家族的奇迹— 文艺复兴
第一节 佛罗伦萨的往昔
第二节 最珍贵的财富
第三节 昼夜晨昏
第四节 复兴走向全欧洲
第五节 科学的曙光
第六节 宝贵的遗产
第八章 香料的诱惑— 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
第一节 东方的诱惑
第二节 先驱者
第三节 新大陆
第四节 地球是圆的
第五节 全球贸易时代的到来
索引
我一直期待有启迪性的作品,无疑《文明之光》正是这样一本书。看完由 斯坦福大学张教授作序开篇以宇宙(宏观)大爆炸开启文明之光,以统计学和 熵增(微观)的概念阐述浩瀚苍穹和人类文明,便再也停不下阅读的脚步!
就像吴博士前言所说,历史书里老生常谈的王侯将相战争故事这里就不再敖述,此书从人们谈历史时经常忽略但又对人类文明有深远影响的人文、科技、经济等角度切入,揭示文明发展规律,给人类文明未来以启示!
《文明之光》与《浪潮之巅》有异曲同工之妙,基因在自然选择的状态下操纵着人类生命体,直到出现了大脑,人类通过设计程序操纵着计算机,直到出现了人工智能, IT发展史是高度浓缩的人类进化史,人类主观能动性与自然选择效率比是 38亿年/68年。人类文明最终会进入计算机虚拟空间,这里不需要空气,不需要水分和食物,甚至没有成形的肉身,随着想象走,跟着感觉走,就像《黑客帝国》里的尼奥可以超时空转换般出现在任何场合,就像宫崎骏创作《千与千寻》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出现什么场景。将人的记忆转换成一堆数据封存于数据库,数组、链表、树等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想找你必须先拿到你的&p,P=NULL(C语言)预示着你在这个世界里消失,人的思想对应成各种算法,switch case(C语言)枚举人生的各种情况,printf(C语言)直接作用于人类大脑产生声音影像,(现在戴上VR眼罩进入用Google地球做成的Demo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每个人都可以像《未来学大会》里的罗宾·怀特一样青春永驻。
文中不时提到中国历史与世界同时代的对比,在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诲下建立了几乎收集了当时人类所有书籍的图书馆,读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德与托勒密分别奠定了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基础,也制定了整个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与此同时的秦始皇却下令焚书坑儒,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盛况成为历史绝唱;古罗马恺撒大帝修建罗马大道,“条条大道通罗马”使得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等得到了广泛普及,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在抵抗外敌入侵的同时,却也禁锢了文化的传播。 这样鲜明的对照怎能不给个人和国家以深刻警醒,要改革要开放,要崇尚科学,要以教育为本,要与时俱进。
文中还提到葡西的短暂的发迹与荷兰可持续的繁荣,很切合实际的结合到当今经济社会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之路。葡西不劳而获的飞来横“福”这真是福兮祸兮,不但没有促进两国经济、工业、科技发展,还促生了国民懒惰之风,中国过去十年经济车轮高速运转的同时,国民的精神文明的车轮却淹没在金钱的烟尘中了。可喜的是中国钢筋水泥垒砌的GDP已经开始倒塌,荷兰人的勤劳、诚实、开拓精神鼓舞着我们,督促着我们继续前进,这个曾经将瓷器端到世界每一个餐桌的古老东方文明之国再次迎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