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对结婚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规定两性依法结合的法定条件及结合后男女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他责任及义务。
婚姻关系的成立有三个基本的法律特征。
一、结婚的主体是男女两性。不是由男女两性生理差别的结合,便不构成结婚。同性别的人之间不能结婚。
二、结婚行为是法律行为。申请结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律规定的结婚登记程序。否则,婚姻关系不产生法律后果。即: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效婚姻,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则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
三、结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确立双方的夫妻关系。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权利、义务。这种已确立的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任何单位、个人或夫妻双方都无权解除夫妻关系。
四、结婚的必备条件:一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年龄,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五、结婚的禁止条件: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结婚登记
法规
在一些国家中是成立合法婚姻关系的法定程序。在中国,符合法定结婚条件的男女。只有在办理结婚登记以后,其婚姻关系才具有法律效力,受到国家的承认和保护。关于结婚登记,中国《婚姻登记条例》具体规定,登记时,男女双方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及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本人出生年月和婚姻状况的证明。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离过婚的申请再婚时,还应持离婚证件。婚姻登记机关,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区人民政府、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认真审查后,对符合法定结婚条件的,即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否则不予登记。当事人如不同意登记机关的决定,有权提请上一级主管机关解决。
结婚登记的意义:
第一,保障社会主义婚姻制度的实行。国家通过结婚登记,国家通过结婚登记,可以对公民的婚姻的建立进行监督,有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防止包办、买卖婚姻、早婚和重婚事件的发生,以国家的强制力确保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巩固。
第二,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实行结婚登记制度,可给予争取婚姻自主的男女及时地法律援助,保护基于爱情而要求结合的男女的正当权利;还可以帮助指导婚姻当事人,避免因无知或受欺骗而陷于不幸的婚姻之中。
第三,及时防止和惩治违反婚姻法的行为。通过结婚登记,国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对婚姻当事人开展法制教育,及时发现违反婚姻法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结婚的程序
从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来看,结婚的程序主要由登记制,仪式制,登记与仪式结合制。
登记制是指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是婚姻成立的唯一要件。要求结婚的当事人必须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结婚申请,接受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查,履行登记手续,婚姻成立。他体现了国家与政府对结婚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登记制是近代发展起来的结婚程序,为现代许多国家采纳,如我国、德国、日本和墨西哥等国均实行结婚登记制。
仪式制是指以举行结婚仪式为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仪式制又有三种:宗教仪式、世俗仪式和法律仪式。宗教仪式是根据宗教教义的要求,在神职人员的主持下举行的结婚仪式,如西班牙、希腊等国;世俗仪式是按照民间习俗,在主婚人和证婚人的主持下举行的结婚仪式,反应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传统;法律仪式是依据法律规定,在政府官员的主持与参与下举行结婚仪式,如瑞士;有些国家还采用法律仪式和宗教仪式双轨制,当事人可仍选其一,均具有法律效力,如英国、丹麦等国。
登记与仪式结合制是既要求办理结婚登记程序,又要求举行法定的结婚仪式,两个程序完成后,婚姻成立。这种结婚制度使得结婚程序既严格又庄重,既能实现国家监督,又能满足当事人结婚仪式隆重热烈的愿望。采用此制的有法国和罗马尼亚等国。
我国采取的是登记制。
我国结婚登记的程序
(1)登记的机关 :1994年发布实施的《婚姻登记条例》具体规定了办理婚姻登记的办法。《条例》第5条规定“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者市辖区 、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婚姻登记的管辖范围,原则上与户籍管理范围相适应。
(2)登记的程序
结婚登记大致可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
申请 1、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
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申请时,应当持下列证件和证明:(1)户口证明;(2)居民身份证;
离过婚的,还应当持离婚证。离婚的当事人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
2、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包括常驻我国和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定居我国的外国侨民)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
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共同到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申请登记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须分别持有下列证件:
1)中国公民须持有:
1)本人户籍证明;
2)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职业、工作性质、申请与何人结婚的证明。
2)外国人须持有:
1)本人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
2)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
3)经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由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或该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婚姻状况的证明。
3)外国侨民须持有:
1)本人护照或代替护照的身份、国籍证件(无国籍者免交);
2)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
3)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职业、工作性质、申请与何人结婚的证明。
3、凡证件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证件和男女双方照片,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4、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应当如实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规定的有关证件和证明,不得隐瞒真实情况。
审查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查明结婚申请是否符合结婚条件,不明之处,应当向当事人询问,必要时,可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登记 1、予以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对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即时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离过婚的,应注销其离婚证。但对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的登记申请,应在收到申请后一个月内办理登记手续,发给结婚证。涉外婚姻的结婚证须贴有男女双方当事人照片,并加盖办理涉外婚姻登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婚姻登记专用章。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受单位或者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查明确实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
2、不予登记。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1)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2)非自愿的;
3)已有配偶的;
4)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5)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申请不予登记的,应当以书面的形式说明理由。当事人认为符合婚姻登记条件而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
注册登记
结婚最重要的是注册登记,具体程序如下:
首先,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必须持相关证明共同到男女一方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用黑墨水钢笔填写填写《结婚登记申请表》,并交纳结婚证工本费、服务费。
其次,婚姻登记机关接到申请后,逐项审查当事人是否符合结婚条件。譬如,双方有没有达到法定婚龄啦,是否重婚啦等等。
最后,经过审查后,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准予登记。你们需同时到场,就可以领到一张大红的结婚证书了。
结婚登记,是婚姻有效的必要手序,结婚仪式是无法代替的。同时还得提醒你的是,登记前必须到正规医院进行一次婚前体检,接受医生的婚前指导。这是迈向优生的第一步,也是给自己一次全面系统的健康检查,有益无害。
结婚登记程序:
·结婚登记
登记地点:男女任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
携带证明:
1、户口簿(或者集体户籍证明)
2、居民身份证
3、婚姻状况证明
(1)固定工、离退休职工由所在单位出具
(2)待业、个体无业人员由居(村)委会出具
(3)待业人员、个体户还应提供劳动手册(或执照)
4、二寸彩照3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二寸单人彩照3张,双方照片颜色统一,结婚登记处有宝利来快照服务。
5、再婚当事人的特殊证明(另外要持上述的各种证明)离婚证书(或解决夫妻关系
证明)(或法院调解书)(或法院离婚判决书)注:持初级法院判决书的,还需带好初级法院判决生效的证明。
6、因私出境人员的特殊证明(另外要持上述的各种证明)我驻外使、领馆认证(或公证)的在国外期间的婚姻证明。
7、因私出境回国定居者的特殊证明(另外要持上述的各种证明)如无在国外期间的婚姻状况证明,可持经公证的本人在国外的未婚证明书。
· 婚前体检:
1、持上述证明,有所在区、县民政局开具婚前体检介绍信。
2、携介绍信,到所在区、县的妇幼保健医院进行体检。
3、经体检证明符合条件的,持体检合格证明回民政局登记注册。
其它:需交纳结婚证工本费、服务费。
·领取结婚证书:
婚姻登记机关在收到申请后将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对当事人进行审查,在被准予登记后,男女双方必须同时到场,然后就可以领到一张大红的结婚证书了。
登记条件 结婚除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根据本条规定,结婚登记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结婚登记是国家对婚姻关系的建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制度。登记制度,可以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原则的贯彻实施,保证婚姻当事人及其子女的身体健康,避免违法婚姻,预防婚姻家庭纠纷的发生,同时也是在婚姻问题上进行法制宣传的重要环节。认真执行关于结婚登记的各项规定,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 1、如果当事人无法出具居民户口簿的,婚姻登记机关可凭公安部门或有关户籍管理机构出具的加盖印章的户籍证明办理婚姻登记。
2、当事人属于集体户口的,婚姻登记机关可凭集体户口簿内本人的户口卡片或加盖单位印章的记载其户籍情况的户口簿复印件办理婚姻登记。
彩礼,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彩礼在普通理解中,尤指婚恋中男方给女方的聘礼或礼金。在今天的互联网中,还指朋友之间互赠彩票、祝福的一种行为,例如在彩礼网上用户只要知道朋友的手机号或邮箱,就可以很简单为朋友送上几注彩票和一段图文并茂的祝福,不仅关心、维系了朋友,同时也传递着希望朋友发财等美好寓意。
我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西周时确立并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是“彩礼”习俗的来源。“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中的“纳征”是送聘财,就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彩礼”。这种婚姻形式直到中华民国都有延续。
有些地方习俗称为纳征,征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礼之后,婚约正式缔结,一般不得反悔。若有反悔时,若女方反悔,彩礼要退还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则彩礼一般不退。
在买卖婚姻中,彩礼表示女子的身价,有的地区和民族直称为身价礼。
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
“彩礼”的表述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用语,人民法院审理的彩礼纠纷案件的案由按照有关规定被定为“婚约财产纠纷”。婚前给付彩礼的现象在我国还相当盛行,已经形成了当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
这种婚姻形式直到中华民国都有延续,但当时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苏区颁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已有了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对婚约和聘礼作出规定,且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的彩礼也在不断提高,小到金银首饰,大到上万元的现金、汽车、住房等。一旦双方最终不能缔结婚姻,则彩礼的处置问题往往引发纠纷,诉诸法院的案件也逐渐增多。
2004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此条件的规定,标志着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于彩礼纠纷问题如何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还规定了离婚彩礼返还的条件,其中第(三)项规定“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是返还彩礼的一个条件。那么如何理解“生活困难”呢?《解释(二)》第二十七条对“生活困难”的含义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据此,“生活困难”应当是指绝对困难,而不是相对困难。《解释(二)》第十条中的“生活困难”的理解也应当与上述解释一致。即所谓绝对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是因为给付彩礼后,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与给付彩礼之前相比,财产受到损失,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条件比较困难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经济状况本身就很差,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单位给予经济帮助,给付彩礼后其生活就更加困难了,应认为被告的这种生活状况,属于“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情形。
如果是索要彩礼钱、首饰钱等,就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还有就是是通过媒人要对方索要,而且现今社会的索要有车、房才结婚的“风俗”也违反了这一条,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金钱。
结婚彩礼钱注意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了彩礼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返还的处理原则。在司法解释中作出这样明确规定显然是基于我国乡村普遍存在的彩礼习俗的现状,是一种务实性的司法妥协。
不过根据彩礼的目的性,在实践中法律上不能认定为彩礼:
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而花的钱财!
2、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而花的钱财!或者两个人一同外出游玩男方自愿花的钱!
3、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性交往时的赠与。
4、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结婚照是新人在成婚前后所拍的照片(或者若干年后补照的)。新郎通常穿着笔挺的西服,而新娘则穿着华丽的婚纱。新人成婚后多将结婚照悬挂在墙上,以示幸福和甜蜜。一般说到的结婚照,是指去知名的影楼或摄影工作室,穿着他们提供的西装和婚纱礼服。让专业的摄影师和化妆师来打扮自己,根据主题,你可以设置不同的场景,用自己不同的造型,在一些比较美丽的风景衬托下,留下让自己一生铭记的回忆的照片。
只要提到新人,除了婚礼,最离不开的就是结婚证,拍结婚证照片注意事项有什么?结婚证上面的照片可不比我们平常拍的“大头贴”,可以随意穿随意笑随意摆,拍结婚证照片需要注意的事项可是很多的,拍的不好不符合要求的话有关的登记机关也是不给通过的,拍结婚证照片未必就比举办一场婚礼轻松,所以拍结婚证照片的注意事项还是要了解一些的!
由于结婚证照片的背景主要是红色,所以在挑选服装的时候最好是穿正装比较好,当然如果你们追求浪漫的话,选择穿情侣装也是不错的,建议多带几套不同类型的服装,虽然说国家对结婚上面的照片比较严格,但一般也仅限于要面对镜头,对身体方面的要求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可以适当有一些小动作!
因为结婚照是正面对准镜头,所以选择长发披肩比盘发来的更好,如果有一些发饰(例如钻戒)作为衬托就更好了,当然发饰也不能过于夸张,不能搞的像非主流一样,在拍结婚照之前最好就是去护理一下头发,长发披肩拍出来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前提是头发不会出现分叉、凌乱等等的现象!
国家的规定是拍结婚证必须是尺寸为6厘米乘以4厘米(长乘以宽),而且背景必须是红色或者是蓝色的双方彩照合影!而且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还必须在登记的时候提供“大二寸”的男女双方近期免冠的半身合影照片!
拍结婚证照片注意事项还是挺多的,除了以上所说的还有拍摄地点的选择等等,新人拍结婚证照片最好和拍过结婚证照片有经验的朋友一同前去,这样能过提供一些比较好的意见![1]
一、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在中国文化中,结婚的信物具有非常深刻和重要的意义,在婚礼中结婚的信物代表着吉庆、欢乐等等。中国传统的结婚信物有以下几种:
红双喜 中国人的婚礼上,到处可见大红的双喜字。双喜字由两个“喜”字组成,代表喜事加倍,不同一般的高兴和喜庆,也表示给新人带来好运气和幸福生活。
龙凤呈祥 在中式婚礼上,还经常看到龙和凤凰的图案,这是因为在中国,龙和凤凰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高贵、华丽、祥瑞,以及夫妻和谐美满的关系。这个传统来自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据说虞舜时天下大治,乐官夔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演奏过程中金龙彩凤同时现身。《诗经·文王之什》中也有龙氏族王季娶凤氏族鸷仲氏的记载,认为这是龙凤呈祥,“天作之合”。
中式婚礼服装 传统的中国婚礼上,新娘子要穿非常漂亮的汉服,汉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服装,具有历史意义和严肃的婚姻寓意。
花朵 与西方人的观念恰恰相反的是,白色是死亡的象征,一般只用在丧事上,因此结婚时不能使用白花作为装饰。传统的中国婚礼上喜欢用牡丹,兰花,荷花和水仙来作为装饰。因为牡丹代表富贵,水仙代表春天和新生活,兰花芬芳美丽,荷花代表爱情。而荷花在中国佛教中是圣洁的象征。
鞭炮中国人喜欢在节庆日放鞭炮来增加喜庆气氛。在重大节日,如春节,元宵节,都会放鞭炮和烟花,用来表达人们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因为中国人认为放鞭炮可以驱邪。在传统的中式婚礼上,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鞭炮放的越多,越响就越能带来好运气。但是由于放鞭炮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如污染环境,炸伤人等),现在中国有些地方已经禁止人们放鞭炮了,所以在现代婚礼中,一些人发明了新的庆祝方式,用踩气球来代替放鞭炮,也同样为婚礼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红豆 中国传统结婚信物红豆通常是被用来作为一种甜品,红豆沙。象征两人结婚后缠缠绵绵,甜甜蜜蜜。
祝福食物 中国传统结婚信物红枣、桂圆、花生、莲子都象征子孙延续,年生贵子、团团圆圆、富贵吉祥。
合髻
“合髻”也称“结发”,是中国传统结婚信物。“合髻”其象征意义就是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结发”的具体操作方式历代不同。先秦、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唐代女诗人晁采的《子夜歌》云:“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问无人处,绾作同心结。”正是这一做法的描述。世人常用“结发”、“合髻”作为夫妻结合的代称,甚至特指为“原配”(亦称“元配”)夫妇,表示夫妻间互敬互爱的意义重大。
二、西式传统结婚信物
母亲传下来物品
西式传统结婚信物中母亲传下来物品包括:母亲的婚纱,母亲的头饰或母亲的首饰,象征结婚后承受美好的一切。
朋友送的礼物
西式传统结婚信物中朋友送的信人的礼物,象征新的生活。
新娘的小饰物或花束
西式传统结婚信物包括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象征新娘的纯洁及贞洁。
钻石
西式传统结婚信物钻石认为是热能和压力孕育出颗颗结晶。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在古代,人们并没有切割钻石的工具和技术。钻石因此成为永恒不渝的爱情的象征,孕育钻石的热能就代表着炽热的爱。
面包
西式传统结婚信物本来是面包,后来演变成蛋糕。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制造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着生育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象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霜,成了现代结婚信物的蛋糕。
戒指
西式传统结婚信物戒指,戒指形状是圆的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象征婚姻着永恒。
三、俄罗斯结婚信物
小树
俄罗斯新婚夫妇在庭院中种一小树作为结婚信物,象征期待婚姻和爱情之树开花结果。俄语中的“绿”,有“年轻”或“不成熟”之意。
花布
俄罗斯新婚夫妇互赠花布、手帕作为结婚信物,象征今后生活如花似锦。
木制礼品
俄罗斯人们向夫妇赠送各种木制礼品作为结婚信物,象征婚姻犹如幼苗长成林木,祝愿爱情如木材般坚韧巩固
红豆
1.婚礼筹备计划
1.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2.确定婚礼预算
1.3.草拟客人名单
1.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5.确定伴郎、伴娘
1.6.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1.7.成立婚礼筹备组
1.7.1.召开kick-off项目启动会
1.7.2.制定婚礼项目计划书
1.7.3.明确筹备组分工
2.婚礼前准备
2.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发喜帖给亲友
2.1.3.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网上发布结婚通知
2.1.5.再次确认主、证婚人
2.1.6.及时反馈亲友受邀信息
2.1.7.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2.2.结婚物品采购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电、家具
2.2.1.2.床上用品
2.2.1.3.彩色气球
2.2.1.4.彩灯(冷光)
2.2.1.5.纱
2.2.1.6.蜡烛
2.2.1.7.胶布
2.2.1.8.插线板
2.2.1.9.其他物品
2.2.2.婚礼用品订购
2.2.2.1.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结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妆品
2.2.2.4.喜帖、红包、喜字
2.2.2.5.彩带、拉花、喷物
2.2.2.6.烟、酒、饮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录像带、胶卷
2.2.2.9.预定鲜花
2.2.2.10.预定蛋糕
2.2.2.11.水果
2.2.2.12.蜡烛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3.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新郎剪头发
2.4.拍婚纱照
2.4.1.挑选婚纱影楼
2.4.2.预约拍摄日期
2.4.3.拍照
2.4.4.选片
2.4.5.冲印或喷绘
2.5.布置新房
2.5.1.请清洁公司彻底打扫新房
2.5.2.布置新房
2.6.确定婚礼主持人
2.6.1.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7.婚宴预约
2.7.1.估计来宾人数
2.7.2.估计酒席数量
2.7.3.选择婚宴地点
2.7.4.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2.7.5.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2.7.6.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2.7.7.预定酒席
2.8.婚礼化妆预约
2.8.1.选择化妆地点
2.8.2.与发型师、化妆师沟通
2.8.3.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2.8.4.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2.9.婚庆车辆预约
2.9.1.确定婚车数量
2.9.2.选定婚车司机
2.9.3.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2.9.4.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2.9.5.预约婚车
2.10.婚庆摄像预约
2.10.1.确定摄影社摄像数量
2.10.2.选定婚礼当天摄影摄像人员
2.10.3.安排摄影摄像分工
2.10.4.准备摄影像器材和胶卷录像带
2.10.5.预约摄影摄像
2.11.其他
2.11.1.调换崭新钞票
2.11.2.确定滚床儿童
2.11.3.为远道而来的亲友准备客房
3.婚礼前一天准备
3.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3.1.1.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与父母沟通
3.1.2.就准备情况和婚礼当天分工与筹备组作最后沟通
3.1.3.根据准备情况就婚礼当天仪式进程与主持人作最后沟通
3.1.4.与伴郎伴娘再次沟通
3.1.5.最后确认帮忙的亲友
3.1.6.最后确认婚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3.2.确认婚礼当天要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3.2.1.主证婚人发言准备情况
3.2.2.父母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3.来宾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4.抢亲时新娘提问准备
3.2.5.新郎新娘在仪式上或闹洞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3.最后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
3.3.1.最后试穿所有礼服
3.3.2.将婚礼当天要穿的所有服装分装口袋
3.3.3.准备两瓶假酒
3.3.4.准备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的快餐干粮
3.3.5.最后检查所有物品并交于专人保管
3.3.5.1.新娘的新鞋
3.3.5.2.结婚证书
3.3.5.3.戒指
3.3.5.4.红包
3.3.5.5.要佩戴的首饰
3.3.5.6.新娘补妆盒
3.3.5.7.糖、烟、酒、茶、饮料
3.3.5.8.焰火道具
3.3.5.9.烛台、婚礼蜡烛
3.4.新郎新娘特别准备
3.4.1.新郎新娘反复熟悉婚礼程序
3.4.2.预演背新娘动作
3.4.3.预演婚礼进行台步
3.4.4.预演交杯酒动作
3.4.5.放松心情,互相鼓励
3.4.6.注意睡眠,早点休息
3.5.准备闹钟
3.5.1确认一只正常工作的闹钟
3.5.2将闹钟调到5点半
4.婚礼当天流程
4.1.化妆
4.1.1. 5:30 起床
4.1.2. 7:00 新郎发型做好后到达新南门女方娘家附近等待
4.1.3. 7:45 新娘妆完成,通知新郎
4.1.4. 化妆师、美发师红包
4.2.婚车
4.2.1. 6:30 开始扎彩车
4.2.2. 7:00 专车送新郎至新南门
4.2.3. 7:30 彩车完成
4.2.4. 7:45 专车送新娘回新南门娘家(8:30前到达)
4.2.5. 9:00 所有婚车到达新南门
4.2.6. 司机红包
4.3.抢新娘
4.3.1. 8:00 伴郎准备好鲜花、红包
4.3.2. 8:30 新娘回到娘家,藏好新鞋
4.3.3. 8:40 新郎带领兄弟们开始抢人
4.3.4. 8:45 敲门、盘问、塞红包、挤门
4.3.5. 8:55 新郎找新鞋,向女方家人承诺
4.3.6. 9:00 彩带师到位气球到位
4.3.7. 9:05 新郎背新娘出门,彩带,踩气球
4.3.8. 9:10 车队出发
4.4.迎新娘
4.4.1. 10:00 车队到达化成小区男方家
4.4.2 10:05 新郎抱新娘进门,彩带,踩气球
4.4.3 10:10 小孩子滚床
4.4.4 10:15 伴娘准备好茶
4.4.5. 10:20 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
4.4.6 10:40 新郎新娘出发至酒店
4.5.酒店准备
4.5.1 10:00 将糖、烟、酒、茶、饮料等带至酒店
4.5.2 10:10 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4.5.3 10:30 准备好新郎新娘迎宾香烟火柴糖
4.5.4 10:45 彩带师到位酒店门口
4.6.酒店迎宾
4.6.1 10:50 新郎新娘到酒店,彩带
4.6.2 11:00 签到处人员就位
4.6.3 11:00 引导人员门口就位
4.6.4 11:00 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门口迎宾
4.7.婚礼仪式
4.7.1. 12:15 主持人准备
4.7.2 12:15 音响、背景音乐、灯光准备
4.7.3 12:15 结婚证书、戒指准备
4.7.4 12:15 气球、彩带到位
4.7.8 12:20 奏乐,新人入场,彩带、踩气球
主持人介绍
主婚人致词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新人父母上台
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三鞠躬
新人给父母敬茶
双方父母代表讲话
双方父母退场
新人开香槟、切蛋糕、喝交杯酒、点燃蜡烛
游戏
4.7.9. 13:00 婚宴正式开始
4.7.10. 13:00 新郎新娘退场、速食,新娘换礼服
4.7.11. 13:15 新郎新娘逐桌敬酒
4.7.12. 14:00 宴席结束,宾客与新人合影
4.8.下午休息
4.8.1. 14:00 宾客离开或到棋牌室娱乐
4.8.2. 14:30 新郎新娘进餐、休息
4.8.3. 14:30 清点所剩烟酒糖等
4.8.4. 14:30 统计晚餐人数
4.9.晚餐
4.9.1. 17:00 通知酒店晚餐准备数量
4.9.2. 18:00 请宾客进晚餐
4.9.3. 20:00 清点所有物品,离开酒店
4.10. 闹洞房
4.10.1. 21:00 开始闹洞房
女方藏结婚证
新郎找结婚证
其它节目自由发挥
4.10.2. 22:30 宾客离开
4.11.摄像摄影
4.11.1.摄像a从新娘化妆开始全程拍摄新娘
4.11.2.摄像b从新郎抢亲开始全程拍摄新郎
4.11.3.摄像c拍摄婚礼仪式全过程
4.11.4.摄影适时拍摄
4.11.5.摄影摄像人员红包
5.婚礼项目结束
5.1 23:00 伴郎伴娘率筹备组另寻别处进行项目总结
几乎每个婚礼上,新郎新娘都会像雕像摆设般,频繁地调换宾客拍照、轮换桌子敬酒,每对新人要在众目睽睽下站立、走动、就座,一想到自己的举动无一能逃过众人的目光,是不是心里感到紧张 ,下面教你一些基本的礼节,保证用得上。
1、坐姿:上半身的姿态最关键
当与亲属拍照时,上半身的姿态最关键,如果有了 “啊!终于能坐下了” 这种想法,人瞬间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猫起腰来,会很难看,不能大意。所以要时刻保持紧张感,特别是如果新娘穿着低胸礼服,坐在椅子的中心处,扭着腰,这样显得肩幅宽,体型苗条。穿细长礼服,把腿斜向垂下,可以使腿显得修长;如果新郎无精打采地坐着时,裤腿会自动向上提,露出袜子,不雅观,所以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在坐下去前,先提一下膝盖部的裤子。
2、站姿:自然地挺直背脊,互相有意识拼成八字形
新郎微曲右胳膊,让新娘把手插在肘里,要注意的是新娘不要拉着新郎的衣服,让人有胆怯的感觉。另外,新郎不应该为了挺直背要过分突出腹部,不要紧挽着新娘,以免踩到裙子,也不要离得太远。新娘也不要死死地抱着新郎的胳膊,好像生怕他会逃跑似的。
3、行走:引人注目的入场仪式
有些新娘由于不习惯穿婚纱和高跟鞋,可能会有踩到裙子的意外情况,所以礼服不宜过长,且走路的正确方式是:用脚尖轻踢着裙边,足底轻擦过地面,徐徐向前。严格地讲,新娘的目光应该是始终直视前方,尽量将视线放于10米前,这样有利于拍照,但为了安全起见,新娘的视线可以稍稍向下,但不可太低以免影响形象。
4、亲吻:自然大方地完成,羞羞答答反觉得很怪
仪式上的亲吻具有神圣的意义,二人应该表现得自然,大方。婚礼上当进行宣誓亲吻时,莫名其妙的害羞,扭扭捏捏或做作地突出嘴唇接吻反而令人厌恶,照片也好录象也好,都会相当不自然。正确姿势如下:新郎轻轻抓着新娘的胳膊,另一只手搂住她的腰,以作为暗示,新娘将脸稍稍抬起,让旁观者感觉二人是以很自然的姿态靠近,有一种神秘感,显得漂亮。接吻的时机由二人先说好,这样到时候才不会出差错,新娘应事先用餐巾纸轻轻试去表面浓艳的口红,免得在新郎脸上留下很清晰的唇印。切记,是轻轻抱住胳膊,将脸略上抬更自然,别像盖章一样。
5、读信:一定要表现出充满真挚的感情
在婚礼上,新郎新娘在朗读给家人,亲戚,朋友的感谢信时一定要非常的认真,因为这是婚礼仪式上一个十分严肃的场面,真诚的情感就显得重要。在写完信之后,本人一定要亲自事先练习一下,以免在正式朗读时有偏差。内容应当真实,能使来宾有所共鸣,尽量营造出一个充满深情的场面。
6、转身:轻轻抓住礼服的衣襟,迅速转身
礼服和一般衣服不同,想只改变一点方向是做不到的。不拖着裙子以夸张姿态转身的决窍在于,转身时用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手轻轻抓住裙边和裙撑稍微向上提,在穿着长裙,披着长披纱时,把它们挂在自己的手腕上,瞬间地快速转身。
7、笑容: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嘴角上翘,柔和地微笑。一对新人脸上的幸福笑容是宾客们最喜爱看到的,很多人拍照时的笑脸是刻意堆出来的,拍完了,脸上的笑容也没有,这样的笑很假。笑脸的练习方法是:嘴里横含一根筷子,嘴角上翘,样子看上去像笑一般。保持嘴形不变,把筷子拿出来,便完成了笑脸,然后反复操练,练到笑不露齿的程度便大功告成。
8、鞠躬:一边微笑一边微微弯曲上半身并点头寒暄
婚礼上免不了的频频鞠躬要领:第一,背要直,腰部以上的身体向前倾;第二,鞠躬时要满怀感情,弯腰的幅度约15度左右,两个人要配合,不要“此起彼伏”。可以保持一秒钟的停顿,在音乐声中向主婚人鞠躬时不要忘记必须整个身体正对着他。注意不要突出下巴,只点头行礼或弯腰过度都会显得不文雅,注意鞠躬的时候不要抬眼看人。
9、换戒指:实现最浪漫的一幕
紧张了,连戒指也戴不进去!有此尴尬的经历的人不妨事先多练几次,新娘帮新郎戴戒指时,新郎弯曲肘部,把手伸到自然弯曲的高度。新娘用左手托新郎的手,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握戒指,戴入新郎的无名指。通常,在戴不上去时,新娘会不自觉地夸张起来,紧紧抓住他的手,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仔细将戒指往他无名指上套,其实这种姿势很失态,拍出的照片也不好看。
10、切蛋糕:绝好的拍照机会
在婚宴中拍照次数最多的场面就是一对新人切蛋糕的时候了,如此近距离拍摄,手指尖的细微动作都会令新郎新娘感到紧张。切蛋糕的正确姿势是新娘右手持刀,新郎将左手盖在新娘的右手上,新郎的右手搂住新娘的腰,新娘的左手辅助右手切蛋糕,这种是最美观的姿势,并在站姿上依旧保持亲密的八字形,而且,两人的视线保持一致,有利于把照片拍得更完美。回头时不要只转脸,整个身体都要转。
11、点蜡烛:如画般的景象,点亮喜宴蜡烛
挺直背脊是重点中的重点。经常有人在这一点上失败,因为新郎新娘拿着点火棒在离蜡烛很远的地方伸手点火,这种姿势会让二人突起下巴,张开嘴巴,样子很可笑,且两人手臂长度不同,若新郎把手臂完全伸直,新娘就会身体前倾。
所以,新郎要考虑新娘手臂的长度以决定站的位置。这称为“新郎引导式”。新郎的另一只手放于新娘腰上,像跳舞一样,通过手指的暗示来调节距离,将新娘引到离桌子半步之遥处。新娘则要注意,不要忘了将手中的花束正面朝外。
12、揭面纱:动作稳健,相互配合
新娘应该挺直了背,微微蹲身以配合对方,婚礼的严肃气氛不应该让新郎揭面纱的不规范、不雅观动作给破坏了。为了使新郎更容易地掀起面纱,有必要降低高度,新娘应以惯用脚为主心支撑点,另一只脚向后跨小半步,直着腰板微曲膝盖,那种曲腰突臀的姿势会很难看。
13、干杯:一边轻举杯,一边注意举杯方式
主先,在听祝酒辞时,新娘应摘下手套,放在桌子上。酒杯应端至胸前,随着干杯声怀着感激心情将酒杯稍斜上举,幅度若不过大,应该不会让酒杯遮住脸部,从任何角度拍照都会很美。若两个人的椅子离得远,可以在站立时靠得近一点,有意地做成“八字形”站姿,这样整体才显得美观。另外,拿酒杯的时候,要安排好手指的位置。听别人发言时,应用左手稳托杯底。
女+子=好,愿你们在以后的风雨路途中,好好的恩爱,好好的相携,好好地体谅,好好的相待,好好地宽容,好好的情深四海!恭祝新婚快乐!
月老一线牵,我们心相连,前途路漫漫,有你在身边,生活多滋味,有你更觉甜,此生手相牵,人生不遗憾,快乐在其中,幸福不用言。
愿快乐的歌声永远伴你们同行,愿你们婚后的生活洋溢着喜悦与欢快,永浴于无穷的快乐年华。谨祝新婚快乐。
落叶投入了大地的怀抱,秋季无声的走了;气温和寒冷相爱了,冬季悄悄的来了;霜和冻比翼双飞了,棉衣棉被要穿了;我的祝福和手机结婚了,用短信将请柬送到了。愿你快乐多一点,忧愁少一点,危险系数为零,平安系数是一百,健康每一天,幸福到永远!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前生注定,喜结良缘。新婚大喜!百年好合!
两情相悦的最高境界是相对两无厌,祝福一对新人真心相爱,相约永久恭贺新婚之禧!
你们本就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而今共偕连理,今后更需彼此宽容、互相照顾,祝福你们!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于茫茫人海中找到她,分明是千年前的一段缘,祝你俩幸福美满,共谐连理。
美丽的新娘好比玫瑰红酒,新郎就是那酒杯.恭喜你!酒与杯从此形影不离!祝福你!酒与杯恩恩爱爱!!美丽的新娘就好比是一杯玫瑰红酒而新郎就是那红酒杯就这样二者慢慢品?那融合的滋味恭喜你!酒与杯从此形影不离!祝福你!酒与杯恩恩爱爱!!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于茫茫人海中找到她,分明是千年前的一段缘,祝你俩幸福美满,共谐连理。
为你祝福,为你欢笑,因为在今天,我的内心也跟你一样的欢腾、快乐!祝你们,百年好合!白头到老
由相知而相爱,由相爱而更加相知。人们常说的神仙眷侣就是你们了!祝相爱年年岁岁,相知岁岁年年!
愿你们二人和睦同居,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全身;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彼此相爱、相顾,互相体谅、理解,共同努力、向前,建造幸福的基督化之家!
周年别称
中国:
1年纸婚;2年棉婚;3年皮婚;4年花果婚;5年木婚;6年糖婚;7年手婚;8年古铜婚;9年陶器婚;10年锡婚;11年钢婚;12年丝婚;13年花边婚;14年象牙婚;15年水晶婚;18年石榴石婚;20年瓷婚; 25年银婚;30年珍珠婚;35年珊瑚婚;40年红宝石婚;45年蓝宝石婚;50年金婚;55年绿宝石婚;60年金钢钻婚;70年白金婚;80年钻石婚。
美国:
1年一纸婚;2年一布婚;3年一皮婚;4年一丝婚;5年一木婚;6年一铁婚;7年一铜婚;8年一电婚;9年一陶婚;10年一锡婚;11年一钢婚;12年一亚麻婚;13年一花边婚;14年一象牙婚;15年一水晶婚;20年一瓷婚;25年一银婚;30年一珍珠婚;35年一玉婚;40年一红宝石婚;45年一蓝宝石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钻石婚。
法国:
1年一棉婚;2年一皮婚;3年一麦婚;4年一蜡婚;5年一木婚;6年一铜婚;7年一羊毛婚;8年一虞美人婚;9年一陶婚;10年一锡婚;11年一珊瑚婚;12年一丝婚;13年一铃兰婚;14年一铅婚;15年一水晶婚;16年一蓝宝石婚;17年一玫瑰婚;18年一绿松石婚;19年一印花婚;20年一瓷婚;21年一乳白石婚;22年一青铜婚;23年一绿玉婚;24年一萨丁婚;25年一银婚;26年一玉婚;27年一桃花心木婚;28年一镍婚;29年一绒婚;30年一珍珠婚;31年一羊皮婚;32年一紫铜婚;33年一斑岩婚;34年一琥珀婚;36年一梅斯林婚;37年一纸婚;38年一水银婚;39年一绉纱婚;40年一祖母绿婚;41年一铁婚;42年一珠质婚;43年一法兰绒婚;44年一黄玉婚;45年一朱红婚;46年一薰衣草婚;47年一开斯米婚;48年一紫晶婚;49年一雪松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钻石婚;70年一白金婚;75年一白石婚;80年一橡树婚。
英国:
1年一纸婚;5年一木婚;10年一锡婚;12年一皮革婚;20年一瓷婚;25年一银婚;30年一象牙婚;40年一绒毛婚;45年一丝绸婚;50年一金婚;75年一钻石婚。
俄罗斯:
1年一花布婚;5年一木婚;6年一锌婚;7年一铜婚;8年一白木婚;40年一银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钻石婚;67年一石婚;70年一福婚;75年一王冠婚。
日本:
2年一纸婚;5年一木婚;10年一锡婚;15年一水晶婚;20年一陶婚;25年一银婚;30年一珍珠婚;35年一珊瑚婚;40年一红玉婚;50年一金婚;75年一金刚石婚。
另外在朝鲜,夫妻结婚60周年称为“四婚”。
传统婚俗
相亲
子女尚未成年,父母即命媒说亲。一经中意,双方登门相亲、看厝。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接着,双方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条件。
断八字
男女双方经媒婆说中撮合后,由媒婆从中传递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生辰贴,请算命先生决断吉凶。
定聘
在双方谈妥条件后,由男方选择吉日,备办金戒指、首饰、部分聘金等礼物及糖果、香烟等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并将礼品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女儿已经许配人家。
择日
男方把择定的婚期写在红纸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双方开始择吉裁衣。
送嫁
姑娘出嫁时,亲友为其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贺,俗称“送嫁”。姑娘接受礼物后,则应将夫家定亲时所送之“石榴”面包、白糕、红(米团)、猪肉等分赠亲友,以表谢意。
催嫁
俗称“起轿脚”,即在婚期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全数送至女方家,礼盘多至八个。
迎亲
迎亲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绱头”、沐浴斋戒。新娘的绱头是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只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迎亲的早上,男方用红轿或花轿、彩旗,请十音八乐队迎亲。
拜堂
新娘轿到新郎家门首时,除新郎外,其他家庭成员都要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柴火,寓意“新娘入门无火气,亲人不犯轿头冲”,以后全家就会和睦相处。新娘下轿后,由媒婆和两个小孩引至厅堂拜堂。
出厅
拜堂后,新娘由新郎、“花女”(即女傧相)和媒婆引进洞房。新郎在媒婆的导演下用扇子把新娘的“幔罩”向上搅三下,新娘才卸下幔罩,并脱去外衣罩。接着梳妆,涂脂搽粉,围上珠屏,插上金银首饰和红花。然后在媒婆的陪同下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礼毕,新郎、新娘由媒婆引去拜见翁姑和前来贺喜的长辈亲友。受拜的人都要回敬红土封,俗称“压拜”。压拜后,新娘回洞房,至次日方能出房。
闹洞房
花烛之夜,新郎新娘的亲友一起来做游戏,捉弄新娘和新郎,最初是为了辟邪,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恶搞。
换花
婚后第三天,女方备办“换花盘”,由小舅子送到男方家,看望才出嫁的亲人。
回车
俗称“转马”。有名气的人家,在结婚的第三天中午,新郎伴新娘由八乐彩旗鼓队陪送,坐绿轿回娘家。至傍晚时,新婚夫妇需返回家中。
集体结婚
集体婚礼作为一种新式婚礼,是与中国的传统旧式婚礼相对而言,是西风东渐的舶来产物。集体婚礼,尽管在本世纪初盛行,却并非近几年才肇始,早在民国时代便已开先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在婚礼形制上也推广西式新婚仪,并由社会局出面组织,首开近现代集体结婚风气。上海是首倡之地,自1934年10月至1937年“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止,先后举办了十多届,集体婚礼的青年情侣1000多对,顿成一时之大景观。1935年在南京励志社大礼堂举行的“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时任南京市长马超俊出席证婚,共有33对新人志愿参加,各式媒体盛赞这种新兴婚仪“观礼者千余人,极一时之盛”。
结婚成本排行榜
1.上海:140.02万
2.杭州:127.8万
3.北京:106.8万
4.广州:104.8万
5.深圳:85.8万
6.苏州:74.95万
7.南京:70万
8.成都:67.8万
9.重庆:62.8万
10.武汉:21.16万
a.婚礼的人员组成及职责:总策划:1人
负责统筹整体,分配协调各组工作。
负责整个结婚筹备过程进出账款的记录(各组工作人员将花费收据交给他),并于婚礼后3天将余款与单据交给新人。
负责统一支付款项,如婚宴酒席后与饭店结账。
伴郎/伴娘:2人
协助新郎、新娘临时处理一些状况:并留意、整理新娘的服装,尤其是拍照的时候。
招待组: 4人
1人为总招待,负责主桌来宾邀请与全场座位的安排调度,并招呼客人的需要。婚宴时掌握每桌人数坐满与上菜时间,注意饮料的补充,并负责为摄影等工作人员留位、留菜等事宜
1人由至亲好友担任,负责来宾签名,礼金、礼品的收纳,账务的处理与保管。
1人负责引导男方亲友来宾入座,最好由熟识男方亲友来宾的人担任。
1人负责引导女方亲友来宾入座,最好由熟识女方亲友来宾的人担任。
交通组:1人
负责结婚所需车辆的租借与司机的安排。
负责安排亲友来宾的交通与停车问题。
婚礼前一日,确认所需车辆的到位情况,是否需要清洗等问题。
b.婚庆公司(负责整个婚礼晚宴的布置,策划,人员调配等)
化妆师:1人
预备化装箱,负责新娘的化妆、换发型和补妆。协助新娘更衣,保管服装、配饰等物品
摄影摄像组:2人
邀请熟悉摄影技术的朋友或者专业摄影人员来负责拍摄。
司仪:1人
典礼、婚礼程序与时间的安排,要说话得体,善于控制时间并能调节现场气氛。
c.工作程序:
1. 婚礼前一个月,确定婚礼筹备组的人员组成并确认联系方式,召开第一次预备会。
2. 婚礼前一周,第二次预备会,确认各组工作情形。
3. 婚礼前二天,召开最后一次筹备会,各项工作已基本落实。
4. 筹备组人员在婚礼当天要提早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