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嘉陵

伍嘉陵

中文名 伍嘉陵
职业 书法家、画家
代表作品 国画《力争上游图》、《笔力论》书法长卷
出生日期 1927年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伍嘉陵(1927~ )广东著名书画家。名陵,字嘉陵,晚号雪翁,室署补庐。广东顺德勒流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书协名誉理事,广东美协会员,佛山市书协顾问。伍嘉陵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书法行草有“当代董其昌”之美誉。早年专攻书法国学,师承岭南画派大家赵少昂、卢传远(高剑父入室弟子)等,其书法、篆刻早就知名於时,是顺德最早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两位作者之一,早为不少名家和时人所称赏。书法以“二王’’为宗,以“米”为体。兼擅五体。早年从师攻书法国学,后及褚颜碑学,尤得益于李北海、米海岳,通四体,尤擅擘窠大字。亦工写意花鸟及工笔画鱼。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展览及广东省历届书法篆刻展览,西泠印社首届华人篆刻大展、西泠印社第四届篆刻评展及送展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印尼、香港、澳门等;国画《蕉鱼图》获人民画报社“首届华人艺术大展”铜奖。书法篆刻作品还先后表于《南方日报》、《羊城晚报》、香港《文汇报》、《中国画报》、《广东画报》等,并为南京、武汉、荆州、广州暨南大学馆藏。近年伍嘉陵书画备受社会关注,其精品、大作品更广为收藏家、书画同道所购藏。

伍嘉陵与弟子黄桢祥、黄锦祥(右)在一起伍嘉陵与弟子黄桢祥、黄锦祥(右)在一起其传略收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近20种辞书。

2011年12月6日下午,佛山市副市长麦洁华在艺术馆参观后称道:“伍嘉陵先生书画作品运笔流畅,严谨有度,秀劲生动,佛山有这样出色的艺术家应该值得骄傲和自豪。”

由于伍嘉陵在书画方面卓有成就,作品又相继入编《中国名家》画库大型画集、《广东著名老书法家精品系列--伍嘉陵书法选》、《中国美术年鉴》、《荣宝斋画谱 -- 伍嘉陵绘》等多部著名辞书,2011年荣获中国文联颁发“从事新中国文艺创作60周年”荣誉证书和奖章。

伍嘉陵作为领南画派杰出传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得友人王建勋介绍,入私塾岭南大家赵少昂门下;后又师从勒流大晚旅穗画家卢传远(注:卢传远是高剑父入室第子)。解放后,伍嘉陵自费到广州学习素描,油画,后转攻国画,先后师从梁占峰、李云、孙文斌等广东名家。八十年代,又先后参加函授,师从上海钱行健,天津贾宝珉,郭书仁等名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年过花甲,还远赴天津接授老师的面授。20多年前,为了画好花鸟画,还十分虚心地向比他年轻二十多岁的陈永锵先生求教。永锵先生在一幅以画为函上题词:“嘉陵道长不耻下问,多次询于余以鳙鱼鱼头画法,实使余汗颜也……”缔结了一段画坛佳话。直至现在,他仍然经常与许多青年画友交往,畅谈画艺,亦师亦友。其中,著名书画学者收藏家黄桢祥、黄锦祥与伍嘉陵常有密切往来,黄锦祥更在其《学书偶记》散文中称道:与雪翁(伍嘉陵)相交于千禧之初,交游甚欢,时不吝教诲,非师胜师矣! 古人云:“字如其人”,翁当如是也!…由此可见,伍老师的人品与艺品早已受到社会及各界的关注和肯定!

伍嘉陵能写多种字体,并且能大能小,蝇头小楷、盈米擘窠,都能挥运自如,他的书法用笔曲折回旋,粗细、缓急变化自如,作品遒劲有力、堪称一绝,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书画作品集,并远赴日本、新加坡、北京、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各地参展,为多家博物馆、书画协会及各界人士收藏。作为广东省著名老书法家之一出版了《伍嘉陵书法作品集》。

除了在书法上颇有造诣外,伍嘉陵先生的绘画也很有根底,幼年时曾立志成为国画家,并师从画鱼名家卢传远及梁占峰、李云、孙文斌、陈永锵、贾宝珉、刘书仁等山水、花鸟画名家。受某方面影响,伍嘉陵曾暂停了绘画研究,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七十高龄的伍嘉陵先生才开始重拾画笔,“以书法带画,以工笔带写意”,并订立了—个“跟自己过不去”的计划。为了画活鲮鱼,他买了数条大鲮鱼放进玻璃水箱养,朝夕相对,仔细观察鲮鱼游动的姿态:鱼尾的摆动、鱼鳍的摇动、鱼嘴的张合、鱼身的弯曲……为了传神表现鱼鳞的排列,他找来鲮鱼图片,通过电脑扫描放大,逐片研究鳞片的大小、疏密、形状、排列。

先生的绘画领域宽广,基本功扎实,除了工于国画外,大凡速写、素描、漫画、连环画、水彩、油画、年画、乃至工艺美术、舞台美术、都有涉猎,而且都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国画则无论工笔、写意,抑或山水、人物、花鸟、鱼类,都无所不工,近六七年尤精于工笔花鸟画。从伍嘉陵的《国画作品选》稿本中,不难看出伍嘉陵先生的绘画成就,先生的工笔鲮鱼尤精,深得卢传远三昧而又能出新。每条鲮鱼都画得精到传神,简直无法相信是70多岁老年人的作品,细看伍嘉陵先生的绘画作品,无论工笔、写意、造诣都很高。

工笔画线条的勾勒工夫最能体现画家的功力。伍嘉陵先生的线条勾勒得流畅、肯定、准确、有力,多变而统一,能以不同的线条准确概括地表现出物体的形体结构和虚实质感、空间关系。作品渲染工夫是否深厚与画面是否厚重很有关系。而此又与素描有关系。伍嘉陵先生由于早期学过素描,故他的工笔画并不觉得单薄;画面的色彩能做到调和中有变化,对比中有统一,通过色相的冷暖、明度、纯度的变化进行对比,使画面产生明快效果而不俗。

87岁著名书画家伍嘉陵与弟子黄桢祥87岁著名书画家伍嘉陵与弟子黄桢祥伍嘉陵先生的写意画也有一定的造诣。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被商承祚、廖冰兄以及八十年代后期的王玉珏等大师名家所激赏。尤以水墨写意鳙鱼(大头鱼)画得生动出色,独具风格,顺德至今无出其右。用笔用墨,概括准确,活泼灵动,墨韵丰富。其题款更见其文学修养功力,长款穷款,亦诗亦文,配合其潇洒飘逸的行书,加上典雅鲜丽的印章,显示出了一种寓新于旧的文人画的本色。

伍嘉陵先生的写意画如《春酣》《牡丹小品》,墨气淋漓。七十年代中后期的《花卉小品》、《芙蓉鸳鸯》也比较明快灵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鸡》,是在得《花卉小品》、《芙蓉鸳鸯》也比较明快灵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鸡》,是在得天津画鸡名家贾宝珉的亲授和深入临习著名画家黄胄画鸡的造型所形成的面目。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嘉陵先生更多的是放在他的“跟自己过不去计划”上和立身于“补庐”(“亡羊补牢”之意)来策励自己,在工笔画上下大功夫,以工笔画起动,以写意画接力。

几十年来,伍嘉陵先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取得了成绩。他的油画《瓶菊》,剪纸《读报》,同时入选省职工美展,剪纸获得二等奖;工笔画《蕉鱼图》获得中国文联和《人民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华人艺术大展”的铜奖,并获“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工笔人物画《于谦像》为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首任院长魏传统所收藏。

著名书画家伍嘉陵的“优居雅韵”书画展在2012年9月29日正式在顺德大良海悦新城展出,这次共展出60多幅画作和书法精品,囊括了他各阶段的创作。

今年85岁高龄的伍嘉陵先生的画作以描画广东四大家鱼为主。 他的工笔画并不让人觉得单薄,画面的色彩调和中有变化,对比中有统一,通过色相的冷暖、明度、纯度的变化进行对比,使画面产生明快效果,鲮鱼变得栩栩如生。这次展出的画作中,伍嘉陵先生最欣赏这幅《荔熟鱼肥》。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伍嘉陵说:“分清它的层次才有一种立体感,正面的可以用最淡的,这些位置可以用最深的。虽然它画得比较密,但也不会觉得重复,也有一个层次,色要比鱼深。这些荔枝也有淡色深色的,后面是深色的,前面是淡色的通过色彩的层次,表达那些荔枝的层次。”

当日,不少美术爱好者来到了这里欣赏伍嘉陵的书画作品。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退休教授付家诚,特意从北京来到顺德参加伍老先生的画展,他对伍嘉陵的画工非常欣赏,盛赞书画能够传神。

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付家诚称道:“画的画很不错,你看,这条鱼用水用墨用得多好,里面用了一种书法的处理方法在里面,所以看起来鱼的精气神就出来了。”

2013年3月8日,顺德区勒流慈善会举行勒流书画名家佳作慈善拍卖活动,多幅作品共筹得善款139万元,而第二幅拍卖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伍嘉陵的画《得利有余》,今年86岁高龄的他以荔枝、鲮鱼为题材创作了这副画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伍嘉陵说:“我就想用荔枝这个新题材,祝福广东的建设、工商业,以及文化事业大繁荣,希望勒流以后的建设、文化、经济、群众生活步步提高,这就是我的心愿,我的祝福。”这副写意水墨画很受藏家欢迎,此作由 8万元起拍价,最终以50万元成交,善款将全部用于勒流慈善事业的发展。

勒流书法研究会大事记:

1980年5月,伍嘉陵面向全国成立“勒流书法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农村书法研究会。

1983年9月,勒流书法研究会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广东省第一个农村书法作品展,吸引众多媒体采访。

1984年10月,成为全国第一个群众性书画组织并进京展览,勒流书画轰动全国,传美于海外,前中央领导人张爱萍等领导以及费新我、启功等书画泰斗前往展会观展,吸引海内外3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1984年,被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1996年,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1998年~1999年间,接受中国文化部团司、农业部办公厅和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颁发的多项个人奖和两个集体奖。

2001年,勒流书法研究会一行应台湾嘉义市的邀请,前往台湾嘉义市与当地书法名家进行艺术交流并举行联展,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吸引了海峡两岸众多媒体采访。伍嘉陵是勒流书法研究会的创立者,作品《荷影游鱼》作为勒流镇礼品赠送台湾嘉义市陈丽贞代市长等。自此,透过“勒流书法研究会”这个窗口,更多人认识了勒流,感受了勒流文化,使勒流翰墨香飘万里,扬名国内外。

艺术名家评价:

嘉陵先生年近九十高龄,书法造诣深厚。因着对国画的热爱,自学自研。在水墨画鱼领域另辟蹊径、独具风格。书画结合,工笔写意兼具,笔下之鱼灵动传神。更难得六十余年笔耕不缀,对绘画的探索钻研至今仍未停歇,钟爱之情可窥一斑。我亦深受感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 李劲堃)[1]

嘉陵道兄书宗“二王” ,书法中规中矩,章法严谨,用笔粗细缓急变化自如,笔势连绵,气韵生动,透过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上,吸取了李北海、米南宫、文衡山等历代书家的笔法长处,甚为难得,渐入“人书俱老”之境界!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 陈景舒)

嘉陵先生行书秉承晋唐,参以明人笔意,骨力通达。全篇浑然一体,虚实得宜,潇洒出尘,洵为佳构。所作甲骨对联,劲中兼有清和之气。此体虽非先生专长,然出手即自不凡。工夫在书外,信乎其言也。

( 中国书协教委会副主席、暨南大学教授 · 陈初生)

与伍嘉陵老师相识十多年来交往从未间断,彼此感情深厚。多年来敬畏其学识与涵养,后来与胞兄黄桢祥拜师于其门下,并为我俩创作多幅书画精品巨作,他是我人生的第二位恩师!

(学者 黄锦祥)[2]

2009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日自作诗书法展”20周年纪念大展,伍嘉陵先生以82高龄积极创作投稿,其自作诗书法作品及论文都荣幸入选。先生如此精神,难能可贵。连贯着先生数十年艺术人生,值得我们晚辈学习。先生还长于中国画、篆刻,是诗文书画印,全方位求索。我们品尝先生佳作,纯正温雅,内蕴丰富,笔墨清健流丽。如拨动心弦的乐曲,如饮陶情醉意的美酒,当会有所感悟吧!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欧广勇)

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顺德伍嘉陵君也。纵观其书艺,用笔方中带圆,凝重又见飘逸,无不集其篆楷行草之精粹。故其书艺,陶然自得,书卷随心,真君子安雅也,今又见苍松含晚翠,玉树发新枝矣。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周树坚)

近二十年和伍嘉陵先生之间,艺术交流很深,是我尊敬的名家之一。伍先生长年研究各种古典、楷行草篆的各体(技法),多有突出。写风很流畅,感到笔法精妙入神,品尚、老练,(有)独自个性的作品,自成一家。 (日本知远书法篆刻研究会代表 · 著名收藏家中岛春绿)

荣获文联颁发证书奖章

伍嘉陵荣获中国文联颁发证书和奖章伍嘉陵荣获中国文联颁发证书和奖章2009年,在国庆60周年和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之际,伍嘉陵荣获中国文联颁发“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年”荣誉证书和奖章。当时广东获此荣誉的还有著名艺术家红线女、杨之光、潘鹤、黄俊英、黄少梅、龙志航、岑诒立等50多人。2010年,恰逢广东省文联成立60周年,省文联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办了纪念晚会再次嘉奖了这批老艺术家们,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同志出席了晚会。是佛山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这正是伍老数十年来对文艺界作出贡献的有力证明。 [1]

2011年12月6日下午,佛山市副市长麦洁华在艺术馆参观后称道:“伍嘉陵先生书画作品运笔流畅,严谨有度,秀劲生动,佛山有这样出色的艺术家应该值得骄傲和自豪。”

由于伍嘉陵在书画方面卓有成就,作品又相继入编《中国名家》画库大型画集、《广东著名老书法家精品系列--伍嘉陵书法选》、《中国美术年鉴》、《荣宝斋画谱-- 伍嘉陵绘》等多部著名辞书,2009年荣获中国文联颁发“从事新中国文艺创作60周年”荣誉证书和奖章。[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